汉语大全>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吉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吉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详细内容

课题

第一课 认识信息

课型

新授

课程时间

40分钟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 培养信息意识 激发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思想 2、知道信息的基本特征 搜集信息能力 感情

教 学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信息都有哪些基本特征 难点:理解信息基本特征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师: 计算机、教材、学习光盘、相关材料 学生:教材、笔、纸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落实目标

指导学生看书第三页图,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信息的基本特征:

指导学生看书上有关信息基本特征的内容,播放学习光盘中的相关内容并完成书上练习部分内容

看图,说出自己从图中得到的信息。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或自己知道的小故事使学生知道信息无处不在

使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板书

设计

认识信息 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的思维领域之中。 2、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3、信息有可传递性。 4、信息有共享性。 5、信息有时效性。 6、信息的价值是相对的。 7、信息有可伪性。

教学

反思

学生通过历史故事和生活中例子能够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效果好一些

课题

第二课 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1)

课型

新授

课程时间

40分钟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培养信息意识 激发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思想 2、找到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搜集信息能力 感情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 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难点: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准备教师: 计算机、教材、光盘、 学生: 教材、笔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落实目标

引导学生看书并播放相应内容,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IT)

以书上例子引入,引导学生找到我们生活中信息技术,并完成书上14页内容

引导学生看书上信息技术发展史部分内容,并播放光盘中相应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

找到概念,并画线,了解IT技术的重要性

找出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并全班交流

看教材15-17页,找到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并说说自己知道的相关事件,如造纸术、计算的发明等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重要性

找到生活中信息技术,体会其重要性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知道其发展标,明确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板书

设计

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1) 一、信息技术(IT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一次 语言 第二次 文字 第三次 造纸、印刷术 第四次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 第五次 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教学

反思

课题

第二课 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2)

课型

新授

课程时间

40分钟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培养信息意识 激发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思想 了解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 搜集信息能力 感情 的影响

教 学

重点难点

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教学准备教师: 教材、光盘、计算机 学生: 教材、计算机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落实目标

你在网上查过资料吗?

有过在网上学习的经历吗?播放网学网页

你有过在网上购物的经历吗?播放网页,我们要注意什么?

计算机网络能看病吗?

引导学生看书

怎样和远方的朋友用最快的方法联系?

播放虚拟技术的应用及介绍画面

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练习

学生交流自己在网上学习的经历

学生交流在网上购物或看别人购物的经历

根据书上的例子谈自己的见闻或体会 列举自己知道的联系方法 学生谈虚拟技术的好处及对社会的作用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了解远程教育

了解电子商务

了解远程医疗

了解信息技术使我们的交流更便捷

了解虚拟现实技术

板书

设计

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2) 一、远程教育 二、电子商务 三、过程医疗

四、交流便捷 五、虚拟现实技术

教学

反思

课题

第三课 揭开计算机神秘的面纱(1)

课型

新授

课程时间

40分钟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培养观察力、合作能力 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集体感 了解常见的辅助设备 自主学习能力受 和荣誉感

教 学

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组成及常见的辅助设备 难点:计算机四大组成部分及常见辅助设备名称教学准备教师: 学习光盘、部分实物 学生: 教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落实目标

观察我们的朋友,它有哪四大组成部分?

分组学习它们各有什么作用(教师可以播放光盘,便于学生学习、记录)

汇报、交流学习心得

出示常见输出设备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并写下来

小结、简要复习

观察、交流

分组学习,每组负责一个部分

交流学习 观察图片、实物 记住名称 写一写初步认识计算机的常见组成部分,记住它们的名称 了解每部分的作用

了解计算机的常见输出设备的名称

板书

设计

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1) 一、主要组成部分:主机 显示器 键盘 鼠标 二、常见的输出设备: 打印机 扫描仪 照相机 音箱 视频摄像头 实物投影

教学

反思

课题

第三课 揭开计算机神秘的面纱(2)

课型

新授

课程时间

40分钟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内部构造 培养自学能力、 尊重他人、注意倾听、热爱 2、了解计算机的用途 观察能力 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3、明确计算机的使用规范 归纳能力

教 学

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内部构造及使用规范 难点:计算机的内部构造教学准备教师: 学习光盘、部分实物 学生: 教材、笔、笔记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落实目标

分组学习计算机内部构造部分内容,可以准备部分实物给学生发下去

各小组汇报学习内容

师生共同将各部分实物放入机箱内,教师或学生边放边讲解

师生共总结计算机的用途

师生总结使用规范

看书上使用规范

根据教材和自己所知及实物分组学习、研究

倾听其他组同学的汇报,做好笔记

观察各部分在机箱内位置

交流讨论在写字板或其他简单文字处理工具中输入自己设想的规范

与书上内容进行对照

了解计算机内部构造

了解计算机的用途 明确计算机使用规范

板书

设计

揭开计算机神秘的面纱(2) 内部构造:主板、内存、光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 CPU 用途:控制、监测、医疗、动画 使用规范:道德规范、安全要求、卫生要求

教学

反思

课题

第四课 奇妙新天地

课型

新授

课程时间

40分钟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认识WINDOWS桌面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主动学习、积极进取的学习 2、学会排列图标 自学能力、操作能力 态度 3、学会关闭计算机

教 学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WINDOWS桌面、排列图标、关机 难点:排列图标的方法(单击右键找快捷菜单)教学准备教师: 计算机、教材 学生: 计算机、教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落实目标

开展小组竞赛在书上找到“桌面”和“鼠标指针”的概念,并齐读、演示

指导学生利用教材自学“桌面”上主要图标和“开始”按钮,由一人或两人汇报

分组学习排列图标及关机的方法由一人或两人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小结

通过自学找到这两个概念、齐读、个别学生给大家讲

看书自学桌面上的主要图标,并在机器上自行操作

分组学习排列图标的方法明确“桌面”和“鼠标指针”的概念

认识WINDOWS桌面

学会排列图标、关机的方法

板书

设计

奇妙新天地 一、桌面、鼠标指针 二、桌面上的主要图标:我的电脑、网上邻居、回收站、我的文档 三、排列图标 四、关机

教学

反思

课题

第五课 设置桌面背景与窗口操作

课型

新授

课程时间

40分钟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学会改变桌面背景的颜色并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积极 设置桌面的大小。 操作能力、合作能力、 的学习态度、热爱科学的 2、了解窗口组成及窗口按钮。 表达能力。 学习情感。 3、学会窗口操作。

教 学

重点难点

重点:窗口组成及窗口按钮 难点:窗口操作(四个按钮、移动窗口)教学准备教师: 计算机 学生: 教材、计算机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落实目标

指导学生学生根据教材自学改变桌面背景及大小部分内容

讲解窗口的概念

分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窗口组成、及窗口按钮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学生汇报

注:最小化后在任务栏上

师生共同小结

小组合作学习:移动窗口的方法

学生汇报、师生小结

根据教材自学 汇报学习情况

明确窗口的概念 分组学习 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窗口组成、操作部分内容、选代表汇报

与小组同学根据教材合作学习移动窗口部分学习内容学会改变桌面背景的颜色并设置桌面大小。

了解窗口组成及窗口操作按钮

学会窗口操作(移动窗口:将鼠标针移动到某一窗口的标题栏内,拖动鼠标)

板书

设计

设置桌面背景与窗口操作 一、改变背景、桌面大小 二、窗口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 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关闭 三、窗口操作:移动窗口(注意标题栏)

教学

反思

课题

第六课 文件与文件夹的组织结构

课型

新授

课程时间

40分钟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了解文件和文件名。 培养自学能力、 培养努力学习的学习态度 2、明确文件夹的组织结构。 逻辑思维能力

教 学

重点难点

重点:文件名的组成、文件夹的组织结构 难点:文件夹的组织结构(层次关系)教学准备教师: 计算机、演示课件或教具(贴有标签的文件夹子) 学生: 教材、计算机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落实目标

指导学生看书上文件部分内容

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讲解:文件和文件名

指导学生看书上文件夹组织结构部分内容并小组讨论,让学生说或用实物演示

师生共同演示、小结

看教材、回答什么是文件 看教材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 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示理解什么是文件、文件名

理解什么是文件夹的组织结构

板书

设计

文件与文件夹的组织结构 一、文件、文件名(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类型 二、文件夹的组织结构 层次关系

教学

反思

课题

第七课 欣赏多彩的计算机作品

课型

新授

课程时间

40分钟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多个窗口间的切换操作 培养操作能力、 培养审美意识、合作意识 2、创建文件夹 创造能力、 自学能力

教 学

重点难点

重点:窗口操作、创建文件夹 难点:创建文件夹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 计算机、教材 学生: 计算机、教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落实目标

指导学生找到作品文件夹,打开自己喜欢的三个作品欣赏,欣赏时解决:问题:

1、内容太多看不全怎么办?2、怎样切换窗口?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创建文件夹、有几种方法

提问、演示

师生共同小结

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并打开欣赏 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演示

根据教材合作学习怎样创建文件 汇报学习成果学会多个窗口间的切换

学会创建文件夹: 位置、名字要求、创建方法

板书

设计

欣赏多彩的计算机作品 一、切换窗口 二、创建文件夹 1、创建位置 2、名字要求 3、创建方法

教学

反思

课题

第八课 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文件夹

课型

新授

课程时间

40分钟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学会规划自己的文件夹 培养操作能力、 培养管理意识、规划意识 2、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 自主学习能力 文件及文件夹 自学能力、规划能力

教 学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规划文件 难点: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教学准备教师: 计算机、教材 学生: 计算机、教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落实目标

展示三个同学的文件夹结构,组织学生讨论:

哪个规划得好?规划文件夹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小结

指导学生找到资源管理器,按书上步骤完成书上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师生小结

观看文件夹 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注意事项

规划自己的文件夹 看书自行操作

合作学习

完成书上“活动”部分内容学会规划文件夹

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及对文件夹的一些操作

板书

设计

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文件夹 一、规划文件夹

二、资源管理器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