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册环行面积
详细内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页-------106页,例3。练习二十三第7,8题。
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环形,理解和掌握计算环形面积的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逻辑思维及动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3,思想目标: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环形的解答方法,会计算有关环形的应用题。教学难点: 掌握环形的解答方法,会计算有关环形的应用题。教学过程设计:一, 引入。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动手操作,直观演示。1,引导学生画环形,剪环形,认识环形的特征,加深理解。先画一个大圆,在大圆内再画一个同心圆,动手剪下小圆。2,观察:剩余部分是什么图形?3,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认为这个图形的面积应该和谁的面积有关?4,我们把像这样形状的图形叫环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图形,“圆环”。板书课题。二, 学习新知。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都在哪见过环形?讲述:看来,环形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结合刚才的动手操作,说说你是怎么剪的吗?介绍几种剪环形简便,快捷的方法。2,进一步加强学生环形特征的认识,深化概念。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来提问,并让学生回答所问的问题。提问:环形中的大圆和小圆是什么关系?讲述: 刚才同学们不但画出了环形,而且剪出了环形,你们还想多了解一些有关环形的知识吗?你们都想了解哪些知识?有同学想知道环形面积,有谁知道环形面积怎么求吗?学生:动脑思考后回答自己想了解环形的其他有关知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回答:大圆面积-小圆面积讲述:(1)这种方法行吗?能求出环形面积吗? (2)现在就利用这种方法,算一算你们刚才自己剪出的环形的面积。 (3)想一想,你们都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师:我也剪了一个圆环,你们愿意帮助我计算出这个圆环的面积吗?出示例题,规范解题过程。图:提问:你们有多少人用的是这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谁愿意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方法2:提问:谁知道他是根据什么做的?教师:看来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环形的面积,你愿意选择哪种方法?与同伴相互交流。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练习。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进行实际测量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有办法知道做出这么一个游泳圈需要多少材料吗?光盘呢?小垫圈,别看它小,它的用处可多了。哪个组愿意计算它的面积?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测量计算出面积。让学生自己选择测量工具(米尺,卷尺)。汇报内容:(1) 你选用的测量工具?(2) 说说测量的方法及得到的数据。(3) 列式计算。 表扬:刚才每个小组合作的都很好,有的量,有的记录数据,有的算,配合的相当默契。 4,指导学生看书。三, 置疑: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今天这节课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