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职业教育论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一)

详细内容

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举步维艰,并普遍存在师资不足、投入不足、就业困难、管理不善等问题,这些因素阻碍了其发展进程,并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因此,必须从客观上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其中包含的许多有待开发的优势资源,更需要认真发掘,使之得到大力发展。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义及其任务
  
  1、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义。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并结合了前人的探讨,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了如下定位: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具有知识、研发、操作、管理能力的农业技能型人才的终身性教育体系。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有志于农村事业的城乡义务教育的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以及符合条件的农民等。
  2、农村职业教育的范围。毋庸置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一代农村技能型劳动者。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农业、林业、牧业、草业、蔬菜、果业、建筑、养殖业、渔业、农业机械等。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及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政策上、资金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党中央“服务三农”的号召下,各地都开展了“科技三下乡”、“科技种田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支农活动,以积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知识层次和技能水平,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问题。一是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范围认识不清。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普遍缺乏整体认识。许多人在探讨农村职业教育时,基本上都只讲如何搞好全日制农村职业教育,却很少有人专门讨论非全日制的、业余性的农村职业教育。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大类。其中,全日制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应届毕业生和需要培训进修的知识青年而兴办的,而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则主要针对在乡的从业者展开。非全日制农村职业教育是全日制农村职业教育的延续和发展,只有搞清楚了二者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认识农村的职业教育。二是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认识不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对其教育的任务和目标都不很明确。由于对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区别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因此,二者的课程设置等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