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职业教育论文>关于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几个实践问题(一)

关于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几个实践问题(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学 提高质量 实践问题
  【论文摘要】提高中职教学质量是中职科学发展的必然追求和面t临的紧迫任务。在实践中应当注意四个问题。即充分认识提高教学质量是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确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构建教学质量体系,向“两个课堂”要质量。
  提高中职教学质量是中职科学发展的必然追求,也是职业技术学院在新时期生产与发展最关键、最核心的任务。在实践中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提高教学质量是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
  提高中职教学质量不仅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中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从2005年开始,我国中职开始扩招。2005年至2009年每年扩招5O万人,我国中职规模目前已达到860万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中职教育步出困境,加速发展,良性循环。但在中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必须开始注意内涵发展,即加强内部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就业质量,从而将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中职内涵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高的教学质量能促进学生就业,高质量的就业能吸引好的生源来校就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树立正确的中职教学质量观
  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必须要有正确的质量观作引导。当前,对中职教学及其质量存在以下一些模糊观点。
  1、教学无用观认为中职学校既然是抓就业,只要用工单位需要学生,何时需要何时输送。教学只是做摆设的样子而已,学时长与短,教与不教。教好与教差,都没有什么关系。
  2、教学少用观认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上岗最多只有30%的所学知识技能用得上,因而中职学校不用教学生多少知识技能,不用认真扎实地抓教学质量。
  3、单纯理论观认为中职学校即教授理论基础知识,理论基础知识即教学质量。技能培训是用工单位的事,学校不用教,教了也白教。
  4、单纯教学观认为中职学校只管教学,不必管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只管发毕业文凭,至于学生拿到文凭能否就业,到什么地方就业那是学生自己的事。
  以上四种观点对中职教学的认识是片面的,它误导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方向,对于中职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改革严重阻碍,必须纠偏矫正。
  中职学校不是不要教学质量,中职教学不能不要高的教学质量。中职学校应当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能就业,就好业;能升学,升好学;能发展,能大发展。也就是要以学生学习有兴趣,就业有技能,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发展有基础为教学目标。由此,树立起正确而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对此,教育部曾作出过明确要求:“要坚持正确的质量观,把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胜任工作岗位要求,顺利实现就业,作为衡量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正确而科学的中职教学质量观是什么,就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构建中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必须明确教学质量目标,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具有导向与激励、反馈与交流、检查与监控、鉴定与选拔的作用。构建中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对具有特定教学质量目标的中职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全面的评价,以达到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