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职业教育论文>关于对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一)

关于对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高职生的视角,从分析高职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大心理需求着手,阐述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两点认识,并指出教师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性和实用性,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对关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发现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已有较深入的研究,而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教学质量的论文则相对较少。持续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而教师上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又在于首先正确分析和把握高职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一、高职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大心理需求
  
  高职院校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他们的知识程度、学习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与本科生相比,难以等量齐观。其次,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及城市低收入家庭,毕业后的选择就是直接面向就业。从农村中来,到基层中去,是当今很多高职生的时代选择。因此,高职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至少表现出积极的两大心理需求。
  1.求引导。
  高职生大多远离家乡,当迈入高等教育的大门后,发现周围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中学时有较大变化,已经不再是较封闭的求学方式了。另外,不少高职生一时未能消除没有考入本科而产生的自卑感和失落感。他们急需重新树立自我,重新振作精抻。而综观所学习的课程,似乎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最有可能系统地在精神和心理上帮助他们的课程。因此,他们迫切渴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在课堂上开展必要的引导。
  2.求实用。
  事实证明,高职生的实用心理较强。他们希望所学的知识针对性强,更具体,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更有用处,并学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实效性,使高职生从学习中获取对自己有价值、有效用的东西。
  
  二、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两点认识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服务。
  “教育提供的是一种教育教学服务,这和现代教育思想是完全一致的”。〔1〕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服务分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服务业的分类等当今很多国际组织的分类中,教育越来越多的被看成是一种服务。从服务的观点来看,高等教育的产出是教育服务,学生和家长是教育市场的消费者,是学校的顾客,而学校和教师又是教育市场的服务机构和服务者,其职责是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整体素质的有机部分,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服务。
  2.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三贴近”教学。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应“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怎样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好的服务呢?首先必须坚持“三贴近”教学。所谓“三贴近”教学,就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教学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三、充分发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两大特性,改进教学质量
  
  按照GB/T19000:2008的定义,持续提高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教师通过分析和把握高职生的心理需求,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互动的教学模式,运用情感激发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理论分析现象,用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满足学生的期望。而要实现此目标则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两大特性――引导性和实用性,这也是持续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