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政治学(一)
详细内容
一、网络政治学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根本性革命。在网络社会中,谁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网络技术,谁就能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发言权。网络不仅是一种信息,更是一种新的资源,一种科学技术力量,一个强大的生产力,一个重要的政治资源和政治影响力。它已经在政治意识、公民权力、政府决策、军事战争、国际政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和网民的政治活动已离不开网络了。网络及网络资源、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将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政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推动着政治发展。政治在未来社会直接表现为对网络的争夺、控制、利用,政治将围绕网络展开,网络成为政治的“中枢神经”,网络政治学科也由此产生。
本文认为,网络政治学是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学科,网络成为政治活动的主线,政治活动的输入、转换、输出都依靠网络进行,其内容和特征与传统政治学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点。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网络政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要界定其研究范围。政治学起源于古希腊,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仍有争议和不确定。不过,尽管社会事务纷繁复杂,它的研究对象不外乎国家、权力或政策三个主要方面。与其相对应,其政治学也分别派生为国家政治学、权力政治学和政策政治学三大类。当今网络的发展在政治学的这些研究领域里不仅逐渐深入,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取代传统政治学,成为信息时代新的政治理论――网络政治学。我们将从网络国家、网络权力、网络政策和世界网络等几个方面分析网络在当今政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网络政治学内容
(一)网络国家学
一些学者认为政治学是研究国家的学说。他们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治现象是国家的活动以及围绕国家而展开的活动。因此政治学实际上就是国家学说。从历史来看,政治学的创始人,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所写的《政治学》所使用的“政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Plis,意指城邦,即城市国家。
从传统政治学的发展来看,政治学的整个研究始终是围绕着国家问题而展开的。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观念来看,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当为国家。如列宁所撰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与革命》《论国家》等,继承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把国家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问题。正如列宁所说:“国家问题”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1]西方政治学常用“政治体系”这个概念来代替国家,但政治体系无非是国家的政治体系。从国家学这个角度出发,政治学主要研究影响国家活动的各种政治力量,如阶级、政党、组织、阶级斗争和革命等。而现今国家或曰政治体系的这些因素无不披上网络色彩,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网络社会,现在政治国家已发展到了网络国家。
1.网络政治体系
政治体系是一种输入、转换、输出的政治机构系统。民意经政治渠道输入政府体系,政府根据民意进行决策的转换,施行行政的输出,再通过收集反馈意见,再调整决策输出。它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政治体系。网络时代的政治体系相比传统的政治模式更是一个前所未有、充分活跃的有机体。
网络政府就是网络时代的政治体系。网络政府将代替传统政府政治体系,系统程序式管理取代政府实体性管理。美国学者都用Governance一词来称谓网络政府或曰电子政府的管理,包括完备的网络法律系统、新型的立法和选举机制,新型的行政管理和司法体制等。网络政府通过网络双向交流以汲取民意,让社会各阶层政治要求输入网络政治体系。行政部门内部,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通过互联网,建立了完备和有序的网络管理体系。政府利用网络提供政府信息,决策迅速传达千家万户,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几乎所有的公开信息。网络的快捷也使公众信息反馈和政府对问题的回应速度大大加快。网络还使民众与高层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变得经常和方便,公民和政府实现了没有中间环节的直接沟通,有利于化解矛盾,密切关系。
同时,政府机构利用网络技术可大量减少机构、人员,建立高效政府。据统计,由于实现政府信息化,1992年至1996年美国政府员工减少了24万,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简化了3.1万页行政法规。机构精简,人员精干,中间环节的减少,减少了信息传输的扭曲、失真,政治输入、输出效率提高,政治系统更趋稳定。
2.网络上的集团、组织
网络政治对传统政党产生巨大冲击。首先是网络的多元价值观影响党员坚定的政治信仰,从而减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其次,互联网对原有的政党组织形式发起挑战。传统政党都实行与行政区划相一致的地域性组织结构。互联网络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党务活动从此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然也突破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级别限制。政党的组织活动和方式也将发生变革。
在网络上,人们之间同样可以形成某种“集团”甚至“组织”,但在形态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原来现实世界的群体组织形式相比,网络上的组织可以说是“虚拟”的,称之为“虚拟共同体”。他们是由一群志趣相同的人在网上组成的。与传统的社团相比,网络虚拟社团组织起来更方便,范围几乎不受限制,它把人的交往空间扩展到整个地球。有的社区与真实生活中的社区具有几乎一模一样的复杂结构,既有社会等级,也有官僚制度。正在兴起的非政府组织通过互联网联络、组织、宣传,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在网络时代与政府既斗争又合作的艺术。这些社团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暴风骤雨般的力量,掀起政坛的轩然大波。如1999年西雅图世界贸易组织会议期间,各种非政府组织就是靠互联网进行串联,遂形成会场外的巨大声势。这种非政府力量的扩张已对政治体系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