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政治其它相关>全球化背景下的民主问题(一)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主问题(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地封闭孤立状态被打破。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改变着超级大国任意摆布世界命运的状况。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呼声日高并被第三世界国家等积极推进着,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大敌。“和谐世界”理念的问世,成了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全球化 民主 和谐世界
  
  全球化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商品的倾销又是资本的扩张。随着美洲的“发现”和对亚洲、非洲的征服,一个真正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地区和各国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这个过程,从16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并且还在加速地进行着。关于民主,我们依然认为它有两重涵义:一是各国国内的民主;二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本文侧重探讨的是后者)。
  
  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的挑战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当一国的国内市场不再能够满足这种需要时,资本必然向外扩张,寻找新的机会,这表现为市场的跨国界延伸。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通常是主动的资本输出者,而发展中国家却是被动的资本输入者。从而导致世界生产的大部分利益被发达国家获取,这就有了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完全形成,即亚非拉美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产地。它的加强,体现的是列强对亚非拉广大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控制,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犯,是不正常的现象,必然遭到亚非拉人民
  的反抗。
  
  二、民族解放运动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要体现
  
  在广大人民谋求自由的思想指引下,世界各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一直就没有停息过。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亚非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外,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发展壮大,因此,在亚非拉一些地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和组织的活动也逐渐发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帝国主义势力遭到削弱,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人民的民族意识普遍增强;同时亚非拉地区是帝国主义统治最薄弱的地区,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民族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而且这些革命大多数先后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这些胜利,宣告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相继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