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写作是何等的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写作兴趣 信心 观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写好作文,能够让学生终生受益。但是,一提起作文,老师觉得伤脑筋,学生更觉得头疼。我想,学生怕写作文,主要还是缺乏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只有让他们产生“我想写”的愿望,才有机会进一步训练他们怎样写,达到“会写”的目的。要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培养他们良好的作文心态,产生习作兴趣是最重要的。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杨振宁博士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目的就很难达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作文交流活动
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例如,举办拔河比赛,春天去野外踏青,帮助孤寡老人,做一件有关环保的事等,开展活动以后我就让学生写心得谈体会,这样学生感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作文兴趣自然就高了。
另外,我还经常组织学生举办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讲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2.善于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素材
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难,是因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善于和及时捕捉学生生活中的亮点,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挖掘作文素材。春天到了,我就带学生去踏青,寻找春天、发现春天;秋天到了,我与同学们一起观察校园的樟树,在树下做游戏;活动课上,组织学生去做好事、搞活动……活动过后再指导学生作文,学生兴趣高涨,写起作文来自然就顺手多了。如果班级里发生了一些突发事件、意外情况,我也会适时引导学生写心得、谈体会。只有老师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留心观察,找素材,学生也会随之潜移默化,慢慢地喜欢上作文的。
3.重视作文评改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激发,以高分、奖励稳趣,对于写得特别好的作文可打百分,甚至超百分。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精批、面批的原则,也可进行自主评改、交互评改等形式,在作文评价中,多用激励性的评语,使他们尝到写作的甜头,充分调动学生写好作文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