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中的热点事件整合地理教学资源(一)
详细内容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等教学理念,为地理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在教学中,把生活中发生的热点事件适时引入课堂,是落实这些教育理念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事件的选择、切入的角度、材料的整合、引入的时机等,都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一、利用突发事件,整合教学资源
汶川、玉树等地突发地震,中国船只被索马里海盗劫持等热点事件,持续时间短,时效性强,关注度高,适时地引入课堂,可成为掌握地理知识良好的载体。2010年玉树发生地震,举国震惊。我趁机把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地震整合后引入课堂。
材料一:世界各地2008年以来发生7.0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①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6万多人遇难,1万多人失踪,30多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
②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古巴发生7.3级大地震,造成20万人死亡。
③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大地震,802人遇难。
④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遇难人数正在统计中。
通过上述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经过启发,学生合作,最终提出下列问题:①这些地震为什么发生在这些地区?有什么规律?②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损失?鉴于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足,教师可适当提问:③怎样才能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④如果此刻发生地震,我们该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一个地震发生的热点事件,成为课堂新的教学资源,切入的角度是地震的分布规律、如何减灾防灾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这样的事件因为具有突发性,既可就单个事件作为案例,也可以对多个事件进行整合。
二、关注新闻时事,挖掘地理信息
关注新闻时事是学生需要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引导学生从新闻时事中挖掘有用的地理信息更是新课程地理课堂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看新闻,学地理”的平台,在每周第一节地理课中开展五分钟的“每周新闻”活动,让学生简述一周内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新闻时事。如2009年11月某周,初二某学生简述如下:
2009年11月13日至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先后访问日本、新加坡、中国和韩国。15日至18日访问中国上海和北京。访华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他进行了双边会谈。会谈涉及到环境、气候、经济、金融、能源、技术转让、国债等七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