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新闻传播学>论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一)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公众舆论;拟态环境;“舆论滚雪球”效应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公众舆论、新闻舆论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网络舆论形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此提出了网络时代中传播媒体应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

  一、公众舆论、新闻舆论及‘舆论滚雪球’效应
  
  (一)公众舆论
  又称舆论。中国古代称之为“舆人之论”,即众人的议论,如《晋书・王沉传》:“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英文publicopmion的意思即公共的意见。喻国明老师认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而刘建明老师认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笔者认为,公众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具有共同倾向性的看法或意见,并通过言谈或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往往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二)新闻舆论
  新闻舆论的定义学界颇多,如“通过新闻活动表达出来的舆论”:“通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舆论”。笔者认为,新闻舆论是指新闻传播者模拟公众对新闻事实的评价及体现的一致性意见。新闻舆论的主体应该归于新闻媒体,而非普通的社会公众。新闻舆论更多是记者及媒体部门的意见而非社会公众意见,用媒体的宣传意图去构造的一个舆论环境。
  
  (三)“舆论滚雪球”效应
  公众所欲认识的世界来源于媒体的呈现,公众所认知的世界是媒体为其构造的“拟态世界”。笔者认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不仅决定公众的视野内容,同时亦左右公众对于事物及问题所持的态度,媒体的舆论引导不仅体现在认知层面,同时还影响到公众舆论的态度层面,例如对“日本国的问题”,媒体通过对日本国信息报道与不报道、报道得多与报道得少的问题来主导人们对日本国家的关注,同时通过去日本国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来决定公众对于日本国的态度。诚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媒体影响公众舆论态度情况与公众对于议题的相关联程度有一定关系,显然上述情况是针对超出公众亲身感知以外的事情,若对曾经受日本帝国主义迫害的公众群体,新闻媒体这种影响的情况可能不太明显。
  由于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公众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取源于传统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力图将公众的关注点引入到媒体所构建成的“拟态舆论环境”上。媒体无论是构建“拟态环境”去左右公众舆论方向,还是以媒体本身意图去控制公众态度方面的力量都是巨大的,所以经由新闻媒体传播的舆论在媒体不断重复传播过程中,舆论力度及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出现“舆论滚雪球”效应。
  
  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F的公众舆论特点
  
  (一)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网络新媒体时代,公众的主体意识空前高涨,表达欲望得到充分激发,特别是对于公共事务,网民的参与意识极高;另外,网民群体呈现多元化“细众”特点。所以,传统新闻媒体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的主导作用不再那么绝对与强大,由新闻媒体所产生的巨大的舆论雪球亦不太可能出现,更不会出现雪球越滚动越强大的情况,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二)舆论环境趋于复杂化
  语言暴力、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等现象在网络中时有发生,错误网络舆论也将引起不良的后果。由网络主导形成的舆论雪球,即便是信息传播的源头也很难保证网络舆论雪球的发展方向及规模,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所以,网络在给普通民众提供了表达真实想法或寻找共同语言的平台的同时,也给不当行为及舆论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所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让公众舆论的环境更加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