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一)
详细内容
摘要: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阐明了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及意义。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采取阅读疗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阅读疗法高校图书馆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日趋复杂,面临更多竟争,更大的压力,潜伏着更多的对失败的恐惧和焦虑,很多人出现心理失调,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患。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5亿多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其中1.5亿患有心理障碍。目前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不鲜,大学生心理疾患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据目前针对北京20多所高校,7000多名大学生所做的调查中,12%的大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困扰,在大学生退学总人数中,有一半是因心理问题而退学。心理障碍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发病的主要原因,精神疾病已成为主要疾病,这些精神疾病常常表现为恐惧、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这些疾患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和治疗,势必对大学生日后的身心健康造成恶劣影响,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与他们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对学习的压力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内心时常会产生各种矛盾与困惑,心理矛盾产生的困惑使许多大学生寝食难安,不能很好地投入学习,剥夺了他们许多快乐,有的甚至悲观厌世,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2 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观念越来越重视除药物,手术之外的心理治疗。人的思想、意志、情感、想象、信念、心理、情绪在防治疾病,增进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阅读疗法”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阅读疗法”的定义为:在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利用精选的阅读材料做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通过有目的的阅读来指导人们解决一些有关人本身的,内在的问题。这一定义,既对由精神和情绪因素引发的疾病如抑郁、精神性焦虑、紧张、恐惧、偏执症等也包括对部分躯体疾病的辅助治疗。心理分析学认为,人的心理冲突处于不同的意识平面,冲突的一方处于潜意识状态,另一方被潜抑作用禁锢于无意识状态,这个冲突若不能自行解决,病人就会为症状所苦,又不知道产生症状的原因。因此,如把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则有助于症状的消失。阅读的治疗作用就是帮助病人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够对作品产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情感、意志、兴趣等心理现象,能够对作品产生共鸣、净化、平衡、领悟等复杂的心理活动,作品产生的暗示、投射作用,帮助人领悟哲理内涵,改进处世态度,改变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