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我见(一)
详细内容
〔摘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中小企业已日益发展成为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招聘、培训以及激励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探讨,进一步提出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改革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提供就业岗位、增强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将向国际化迈进,竞争亦会日趋激烈,本身规模有所限制的中小企业将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源因素。
二、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一个企业的全部员工的结构及整体素质,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状况,决定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水平。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拥有的信息、资金、技术等资源都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只有合理充分地利用好企业的人力资源,中小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获取一定的经济增长。下面就依次探讨中小企业在以上几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招聘机制不合理大部分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但是素质却普遍不高,没有真正达到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要求;在民营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狭隘的人才观,他们将企业经营中的诸多问题归根于缺乏技术人才,使中小企业形成一种对技术人才的依赖性;有的民营中小企业认为人才应是全能的完人,把企业的发展寄托于个别的“完人”或“能人”身上,形成了一种对全才的依赖心理;而在家族式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用人唯亲、唯近的任人方式,人员录用主要依靠人际关系。
2.中小企业用人机制不科学国内中小企业一方面缺乏人才,另一方面又对人才使用不当。具体表现为对原来的旧人存在不用或不合理的重用两个极端;对引进的新人不慎重吸纳,初期盲目重用,一旦发现不符合老板原来的思路,便对之冷却甚至不用;还有不少中小企业,受到家族制的影响,在用人方面,存在着任人唯亲,打击和排斥外来人员的做法,造成了人力资源利用的低效和人才的严重外流,从而员工凝聚力下降。
3.中小企业培训机制不到位中小企业培训仅仅集中在对产品知识的培训,目的是为了促进员工对企业所经营产品的了解,提高员工对公司的生产效率。企业的培训安排缺乏人才培养长期规划,对员工的职业发展缺乏指导。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在企业中找不到个人的发展方向,看不到发展的机会,无法了解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得不到充分的信任和授权。优秀核心员工的离职使得中小企业为其付出的培训投资转化成企业的淹没成本,甚至是成就了企业的竞争对手。
4.中小企业激励机制不完善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有限,在给予员工的报酬方面无法与大型企业竞争,而且多数中小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不合理,缺乏对知识型员工的公平需要的考虑。员工将自己获得的报酬与自身的投入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的该比值作比较,从而影响其日后的工作积极性。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主在分发奖金、红包时仅仅以下属给他的总体印象来决定多少,主观性、片面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