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典当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对策浅析(一)
详细内容
[摘要] 我国典当业复出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逐步融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而且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在阐述我国当前典当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目前的人才状况,提出我国典当行业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 典当行业 职业经理人 培养对策
自1987年12月四川成都在全国成立第一家典当行始,兴办典当这一古老的行当便如大潮迅起,随之遍及全国,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势头迅猛,全国典当行的数量多达两万多家。直至2005年2月我国第三次修订颁发《典当管理办法》后,典当行业的发展才真正步入正轨,基本融入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当前,我国典当业既发挥着救急解难、拾遗补缺、便利融资的传统优势功能,也逐步深入开展创新理念、优化服务、完善内控、提升形象的各项现代企业管理工作。
一、当前我国典当行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典当行2494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累计注册资本246多亿元。典当业务涉及金银首饰、名表、名像机、古玩字画、车辆、房地产等实物,有的已涉及短期借贷、融资,甚至能出具有法定效力的估价鉴定报告和从事其他方面经营,已逐步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生活中,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典当行业的发展呈现下列特点:
1.典当业发展迅速
典当作为特殊的工商企业,其融资、仓储和商品流通等的属性,顺应了当前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吸引了信誉好、实力强、资产优的企业和投资者进入。如2005年以来新增典当行户均注册资本1265万元。
2.典当业务大幅增长
2005修订颁发的《典当管理办法》降低了典当综合费率上限,减轻了当户的负担,兼顾了社会公平。全行业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扩大经营规模,改善硬件设施,创新业务品种,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提升行业的社会公信度。如2006年已营业的2052户典当行典当总额960亿元,比上年增长40%。
3.中小企业成为典当主要服务对象
典当服务“随时、随地、随客”,高效便利的操作流程,方便了中小客户创业发展期尽早获得短期周转资金的需要。如2006年服务中小企业的典当业务超过了典当总额的一半,当金多用于盘活存量资产、应急货款、创业基金和支付农民工工资等方面,涉及房产、建筑装潢、机械加工、服装加工、流动贸易、商业服务、餐饮娱乐及高科技等近50余种行业,促进了生产经营,维护了社会稳定。
4.企业经营能力不断增强
新《办法》放宽了典当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分支机构134个,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特色服务、专业分工、连锁经营、管理创新的品牌典当行。这些品牌企业不但稳定了一批中高端客户群,还承担了正确引导客户理性典当的社会责任,避免了一些不理性行为带来的风险。品牌企业的涌现带动了整个典当行业经营水平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5.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典当业
典当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个私经济活跃程度密切相关。如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大省的典当资金周转期和典当总额均大大优于同样资本规模的内地省份。以浙江为例,2006年浙江省95家典当企业累计注册资本11亿元,户均注册资本1158万元,全年实现典当总额152亿元,占全国的16%,上缴税收5750万元,绝当率1‰左右。
6.监管体系日趋完善
针对典当作为特殊工商企业的定位,国家坚持“先规范,后发展,重监管”的思路,建立了典当联合审批工作机制,开展了典当风险防范和监管机制研究,推进了典当从业人员培训及执业资格工作;在实践中协调配合,强化监管,形成合力;行业协会积极完善行业自律制度,开展行业诚信承诺;营造公平竞争,规范经营,和谐发展的典当经营环境。
二、我国典当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根据业内人士预测,我国典当行业未来5年,对典当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将会达8万人以上,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达15万人左右。作为典当企业竞争的核心——人才问题,是决定典当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由于典当业的管理逐步规范化,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对行业人才既有数量上需求,更有质量上的要求,现阶段典当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可归纳为:
1.从个体上
典当人才必须具备思想政治、业务技术、道德水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素质要求。在政治素质上,要求从业人员有较强的责任感,具有大局意识,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敏感,具有较强的动察能力,对典当事业忠诚;在业务技术素质上,要求具备本行业的专业技术、业务能力和鉴定评估水平,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在道德素质上,要求员工做人和做事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具备良好的诚信;在作风素质上,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态度和做法,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2.从整体上
主要是典当队伍的团队精神、应变能力和组织纪律性等。在团队精神方面,倡导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甘当团队整体的螺丝钉,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没有团队,人才就不能发挥作用,典当行业做大做强就会受到极大的约束;在应变能力方面,要求典当队伍适应环境,适应市场,善于改革创新,随环境和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并确定相应的对策,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在组织纪律性方面,它是执行战略完成工作任务的保证,一个团队如果没有规则,没有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那么团队目标将无法实现。
三、我国典当行业的人才现状
从总体上讲,典当专业人才缺乏是我国目前典当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
1.缺乏合格的管理人员
就目前全国典当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状况而言,情况绝对不容乐观。在典当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中有部分文化知识丰富,社会责任感强,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他们大多年富力强,经营业绩良好,基本建立了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这大概占从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五分之一。而大部分典当行的高级管理人员经历复杂,没有经过正规而又严格的训练和相关工作锻炼,投机性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拉起了典当大旗,这类人在典当业高级管理人员中大概占五分之四。如果把整个行业从业人员一并考虑,则管理人员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
2.具备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奇缺
典当经营的中间力量是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这些人的素质高低是经营成败的关键。由于典当业务涉及广、跨多个行业,当前具备多个行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在现从业人员中,既懂典当的从业技能,又懂金融业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人,不到从业人员的5%,与典当业务的发展严重不协调。
3.从业人员的诚信水平参差不齐
典当行业内流传着“有本事的不可靠,可靠的没本事”这句话,它道出了典当业在许多人心中的“结”。由于行业历史上的负面影响,一直在人们心中留有阴影,典当业复出又晚,目前从业人员的诚信水平和行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4.行业的人才管理处于起步阶段
典当业复出以来,对从业人员要求严,薪水稳,但不高的特点。由于行业的交叉,业务的庞杂,使当今典当行对人才的渴求、使用、培养比任何一个行业都显得迫切与重要。目前行业人才管理没有形成相关的机制和措施,在人才培养、激励措施和人才流动等方面的管理上还处于摸索阶段。
四、我国典当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典当行业由传统当铺向现代企业转型,因此提高行业的人才素质,培养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是当前典当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对行业的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笔者提出下列几点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