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技术(一)
详细内容
摘要 从插穗采集、催芽处理、整地做床、扦插、苗期灌溉等方面介绍新疆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技术,指出地膜覆盖育苗的优势与作用,以为该育苗技术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疆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技术;青海湟中
新疆杨为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俗称新疆白杨、钻天杨。树高可达25~30 m,树冠圆柱形或尖塔形,树干通直,树形美观,较耐盐碱,是四旁绿化和营造农田防护林的优良树种,适合在海拔2 800 m以下地区栽植。笔者在湟中县多巴国营苗圃进行新疆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技术试验,该区海拔2 300 m。试验地土质为砂壤土,土壤为改良土(黑钙土和森林土),土层厚度为20~50 cm,呈微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平均气温6.1 ℃,年降雨量450~600 mm,植物生长期180 d,无霜期21 d。试验发现,地膜覆盖扦插育苗可缩短育苗周期,三年生苗即可达到出圃标准,且收入比露地育苗平均增加25 860元/hm2,经济效益远高于露地育苗。现将新疆杨地膜覆盖的作用及其扦插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1地膜覆盖的作用
地膜覆盖扦插育苗能够改善苗圃的环境条件,为苗木生长发育创造更为适宜的条件[4]。
(1)该地区早春气温低而不稳,地温回升慢,覆膜后温度明显升高,增加地温的效果以4―5月最明显。5月裸地耕作层地温为11.2~15.2 ℃,而覆膜地温达到16.5~19.1 ℃。
(2)保持土壤水分。覆膜后,能较长时间保持土壤湿润松软状态。据观察,覆膜后5 min,在膜内表面即能形成小水珠,由小到大,并滴回到土壤中。
(3)地膜覆盖能避免因灌溉和降雨而引起的土壤板结和肥料流失,使土壤空隙度增加,降低表土盐碱的积累,保持疏松肥沃状态,为盐碱地育苗提高成苗率创造条件。
(4)提高苗木成活率。新疆杨育苗历年成活率偏低且不稳定,一般为19%~43%。2001年对苗木进行测定,地膜覆盖平均成苗率达81%,比对照提高51%,多产苗63 180株/hm2。
(5)提高苗木生长量。地膜育苗能延长生长期10~15 d,且苗木生长整齐。经观察,覆膜比对照早5~6 d抽梢,秋季停止生长期比对照迟10 d左右。2006年试验覆膜的苗木,平均苗高153.4 cm,平均地径1.05 cm,平均苗高比对照区增长86.4 cm,平均地径比对照区粗0.36 cm。
2地膜覆盖育苗技术
2.1插穗采集
新疆杨扦插育苗生根比较困难,为了提高育苗成活率,要提前采集种条,并窖藏。采集插穗要在第1年秋季落叶后,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或采穗圃中一至二年生的种条,剪成上平下斜长18~20 cm的插穗,每50~100根扎成捆,窖藏[1]。
2.2催芽处理
(1)倒置催根。秋季土壤冻结前,在背风、向阳和水分充足的地方挖深0.3~0.5 m、宽0.4~0.6 m的大坑,灌水1/2,将采集的穗条稍端朝下紧密放在坑内,沟底铺5~10 cm厚的湿沙,然后将捆好的插穗倒立沟中,捆间空隙用沙填充,上面再覆2 cm厚的湿沙,再用塑料薄膜盖严,以保持湿度。第2年春天挖出即可扦插,通过倒置处理,可有效提高育苗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