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自助式实验室群管理系统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对高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群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人性化智能网络管理模式,并服务于自助式人性化计算机实验室群管理系统。系统采用基于网络控制的C/S和B/S联合架构模式,采用三层交换等安全技术设计,将整个系统的软件、硬件和控制高效的结合成一整套联动的系统。
关键词:实验室群管理系统;校园;自助式
1 校园自助式计算机实验室群管理系统支持
基于校园一卡通的校园自助式计算机实验室群自动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要实现对校园网内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所有公用计算机实验室实现管理。
1.1 管理方式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分布式管理。管理系统一方面要实现对校园网内所有公用计算机实验室群的统一管理,如用户账户管理、个人上机上网计费、各实验室的状态监控、个人用户的账目查询和汇总,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各计算机实验室群的要求,对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集体用机排课、个人用机等进行分散管理。
用户可以凭校园卡出入任何计算机实验室,使用计算机实验室和校园网上的各种资源,包括访问Inter;各院系计算机实验室群管理员可以对所管辖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控制、管理和数据汇总;管理中心对个人的用户账户和上机费用等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对所有计算机实验室及用户的情况进行查询和汇总。
1.2 技术路线
(1)校园网作为网络发展中的一个最活跃的分支,正日益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基础平台。通过校园网,可将分散的计算机实验室群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分布式数据库管理方式可有效地实现数据分布和功能分布。在分布处理上我们将其划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①数据分布。校管理中心中央数据库存储公用数据(包括个人账户,基础管理信息,Inter访问量、统计信息等);各计算机实验室群管理中心数据库存储本地信息,对没有配备数据库服务器的计算机实验室,可以将其本地数据存放到中央数据库服务器或其它临近的数据库服务器上;计算机实验室内的单机系统存放本机信息。每一部分数据中都包括预设数据和系统运行中临时生成的数据。
②管理功能分布。个人用户账号、费用结算、总体统计功能等在校管理中心完成。自由上机的用户从各计算机实验室群管理中心进入当地的计算机实验室,身份验证功能通过访问中央数据库完成;课程管理、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用机管理、当前用户管理等功能由各计算机实验室群管理中心访问本地数据库完成。下机管理由客户端管理程序访问本机标志数据与计算机实验室群管理中心数据库来实现。
1.3 设备配备
由于各计算机实验室群都己组网并连接在校园网上,为尽量减少设备资金的投入,系统在实现上可给每个计算机实验室群增加若干台普通计算机作为管理机,并配备读卡设备,以很少的投入实现了高效益。
2 校园自助式计算机实验室群管理系统方案
系统有三类用户:普通用户、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用户和排课用户。普通用户为上机用户,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用户为对权限范围内的功能模块进行数据查询和操作,排课用户为按教学任务要求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排课管理。
根据用户要求,刷卡端、充值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端和客户端设计采用三层C/S模式,查询端采用B/S模式。采用这种混合模式方案的优点在于:保证敏感数据的安全性,特别是对数据库的修改和新增记录加强了控制;经济有效地利用学校内部计算机的资源,简化了一部分可以简化的客户端;既保证复杂功能的交互性,又保证了一般功能的易用与统一;系统维护简便,布局合理;网络效率高。
自助式人性化计算机实验室群管理系统采用射频卡,对账号方式兼容的处理方式,同时采用了门禁方式的优点,用户上机首先通过刷卡门禁,上机用账号密码登录,下机注销账号。有关射频卡的上下机计费操作处理由服务器完成,管理机负责账号的上机登录处理,门禁机则智能编排和指引用户的实验室和机位。
在各计算机实验室群的门口置放若干台刷卡机,欲上机的用户在进入计算机实验室前,先在刷卡机上刷卡,该用户信息就被记录进与刷卡机相连的计算机中,分配学生上机的机器位置,学生进入相应位置开始上机,等上机完毕,只需在所用的计算机上做下机操作即可。这样系统根据上下机时间差,再乘以相应费率,得到应扣除的上机费用。此系统比机票精确、方便,设备较简单,费用也较低。
系统属于用户端控制、门禁方式进出、帐号式计费管理系统,能灵活控制管理全校计算机实验室,实施准确的计费策略,高效的管理方式、并可对数据进行统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