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客运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灰色关联分析(一)
详细内容
摘 要 选取了我国近20年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等四种运输方式的客运量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整体和分子阶段两个角度,计算各运输方式运量与总运量的灰关联度,并分析其变动趋势。指出提高与总量关联程度较高的运输方式的运量,对运量总量增加的贡献度是相对大的。
关键词 运输产业 结构 演变趋势 灰色关联
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服务型产业,其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演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的研究已经在理论与实证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文拟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我国运输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趋势,期望从新的视角得出一些合理的结论。
1 运输结构演变趋势的理论分析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根源于外部经济环境提出的运输要求,各种运输方式在满足运输要求时,由于各自的技术经济特性和市场化方面的差异而表现出对各种运输要求的不同程度的符合度,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运输结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运输需求的变化,也必然造成运输结构的不断演变。
发达国家运输产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其内部子产业结构关系的演进趋势主要表现为:①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铁路运输往往在客运和货运中占有主导地位;②前中期阶段,在客运方面,铁路运输的主导地位受到来自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挑战,甚至出现公路运输成为客运主体;在货运方面,公路运输、水运也发展较快,大量替代铁路运输的货运份额;③发展中后期阶段,在客运方面,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大量替代铁路运输所占的份额,铁路运输客运份额降低到很低的水平;在货运方面,公路运输、水运进一步发展,铁路运输在货运中占有的份额进一步降低后,保持在某个稳定的水平上。
本文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按运量周转量计算,铁路的货运和客运份额分别从1986年的45%和53%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26%和34%。而同期,公路和水运的货运份额分别为11%和63%;公路客运份额为53%,成为客运主体。由此可知,中国运输产业在近20年所表现出的内部结构关系的演进趋势与发达国家运输产业“前中期阶段”的基本特征相一致。
2 我国客运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灰关联分析
2.1 灰关联分析
灰关联分析是灰色理论系统中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它利用灰关联生成降低数据的随机性,发现不规则数据中隐藏的规律性,然后分析离散序列间的关联程度。灰关联分析是按发展趋势做分析,体现的是关联序在求解过程中体现的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因此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内容如下:令X为灰关联因素空间,x0∈X为标准序列,x1∈X为可比较序列,x0(k)和xi(k)分别表示x0和xi在第k个因素的值,设X内有一序列:
X0(x0(1),x0(2),∧ x0(n))
X1(x1(1),x1(2),∧ x1(n))
……
Xi(xi(1),xi(2),∧ xi(n))
对于ε∈(0,1),定义灰关联系数γ(x0(k),xi(k))为:
γ(x0(k),xi(k))=■(1)
关联度:γ(X0,Xi)=■■γ(x0(k),xi(k))(2)
一般选取分辨系数ε=0.5,当γ≥0.6时,即认为X0和Xi有关联,且γ越大,关联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