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质押中的若干法律问题(一)
详细内容
目 录
论文摘要
一、理论前提..(1)
二、票据质押的生效要件.........(1)
三、票据质押行为的性质.........(3)
1、 票据质押行为的要式性..(3)
2、 票据质押行为具有独立性和无因性.........(3)
3、 票据质押行为的文义性..(3)
4、 票据质押行为的连带性..(4)
四、票据质押的效力.............(4)
(一)票据质押担保的效力范围................(4)
(二)对质权人的效力.......(4)
1、质权设定的效力........(4)
2、行使票据权利的效力...(4)
3、权利证明的效力.......(5)
4、切断人的抗辩.........(5)
5、票据责任的担保效力...(5)
五、票据质权的范围.............(5)
六、票据质权的实现.............(6)
1、向付款人请求付款,并以此款项优先满足自己的债权..........(6)
2、行使票据追索权,并以所得款项优先满足自己的债权..........(6)
3、质权人要求出质人涂销质押背书中关于背书目的的记载........(7)
七、金融实践中票据质押应注意的问题..............(7)
1、把好票据审查关........(7)
2、把好票据查询关........(7)
3、当第一次付款请求权得不到满足时,要及时行使追索权........(8)
4、根据质押票据的期限考虑其质押所担保主债权的到期日及质押率(8)
论文摘要
票据质押是兼跨《票据法》和《担保法》的法律问题,其实质在于以票据设定质权而担保债权,鉴于票据质押在金融实践中操作便捷、债权实现成本低等优势,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但《票据法》和《担保法》对此又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由此产生了票据质押的生效要件、票据质押行为的性质、票据质押法律效力以及票据质押权利的范围和票据质权的实现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与票据质押的有关理论出发,重在解决票据质押实践中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票据质押来讲,要具备三个要件:一是票据质押必须以背书方式为之;二是必须记载“质押”字样;三是必须进行票据的交付。票据质押行为具有票据行为的一般特征,具体而言,具有要式性、独立性和无因性、文义性、连带性四个特征。对质权人来说,票据质押具有质权设定的效力、行使票据权力的效力、票据证明的效力、切断人的抗辩、票据责任的担保效力。关于票据质权的实现,笔者认为,我国在修改票据法时,应对票据的涂销加以明确的规定。即规定:质权人有权要求出质人涂销有关“质押”的文字。
关键词:担保 质押 票据质押
一、理论前提
众所周知,票据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支付手段。商品经济愈发展,就愈需要运用票据这一工具来清偿由于频繁而又大量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债权债务;而票据的被广泛使用和流通的发展,反过来又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法制经济,因而,要使市场交易行为规范化和市场管理法制化,就必须更好地发挥票据这一支付和信用工具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票据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法人、公民进行资金清算的主要支付工具。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凭证移交债权人占有,以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到期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就该动产或权利通过折价、变卖等方式优先受偿。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同属于质权,同为担保权,二者在性质上相同,有关动产质押的规定适用于权利质押,质物、权利等被质权人占有,但质权人不享有质物、权利的所有权。票据质押是权利质押的一种。票据质押是指为了担保债务履行,作为持票人的债务人或第三人将自己的票据作为质物,设立质权的行为[1]。
为了规范票据行为,保障票据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由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于1995年5月10日通过,并于1996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由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于于1995年6月30日通过,并于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票据质押是我国《担保法》和《票据法》明示规定的质押方式,是兼跨《担保法》和《票据法》的法律问题,但《担保法》和《票据法》对这个问题又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致使在司法实践中发生了矛盾冲突,由此探讨票据质押的生效要件、票据质押行为的性质,票据质押的效力以及质权的实现等问题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