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交通(一)
详细内容
摘要: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拥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并严重影响着城市功能的发挥。就如何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管理,积极推动各类公共交通设施的发展,搞好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以适应城市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关键词:轨道交通;智能交通;居住区配套设施
城市交通拥堵既给城市居民和外来者带来不便,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城市功能的发挥。解决这些问题,国际上百余年来的城市发展史给了我们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积极建设各类公共交通设施,加强道路交通系统管理等。但在当今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期,面临着许多特殊问题,必须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1 积极推动各类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
在现代化的大城市中,轨道交通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公共交通的轨道化程度甚至已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水平,无论与国外同样规模城市的拥有量相比,还是相对于小汽车的迅速发展,都很落后。因此,为解决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只能未雨绸缪,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确切地说应该是高速便捷的地上地下轨道交通与网线公交的有机整合。
国外的大城市中,轨道交通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比如日本东京的轨道交通占城市交通的比例为81%,在面积只有210000hm2的东京,密布着包括12条地铁线路在内的大约50多条各种电力机车线路,每列电车都有准确的行车时间,人们无须为堵车塞车而焦急,“以人为本”的交通环境为世人称赞。
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城市公共交通的范畴,轨道交通在行驶过程中,不受其它交通工具的干扰,更不会受路口堵塞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始终保持准确、快捷、高速的行驶状态。而城市一般公共交通受城市道路条件的限制,与各种车辆混行,其运力远不如轨道交通。一般公共交通的运力,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1万人次左右,而轨道交通小时单向运输能力最高可达5万―6万人次。据资料显示,轨道交通在世界上任何发达城市都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最好的公共交通工具。但发展轨道交通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客运交通规划,认真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规划与设计。轨道交通不仅要投入巨额资金,而且轨道交通的道路、车站等设施是永久的、固定的,一旦建成,拆除、变动都极其困难。
2)轨道交通道路网的规划要有预见性,线路的走向、站点的设置、设施的使用等,都要适应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道路网建成后,要能适应城市未来的商业、旅游、娱乐设施及科教文化等功能区域的布局需要,为城市的发展留有余地。
3)轨道交通道路网的覆盖区域,应将城市主要客运出行纳入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网络,使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有机地融为一体,轨道交通规划应在对公共交通体系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完成。因为在城市客运需求比较大的主干道上修建轨道交通,如果没有其它公共交通辅助运行,轨道交通也不会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轨道交通只有与其它公共交通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骨干作用,因此,城市交通形态应以轨道交通走廊的各个主要交通枢纽为中心,形成交叉连接的网络格局,主要轨道站点布置要与城市主要公交换乘枢纽紧密衔接,同时做到换乘系统的简便、安全、立体。
2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管理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管理包括建设智能交通系统以及采用各种政策调节交通工具种类的使用比例,主要是限制私人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如规划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征收小轿车消费税等。
2.1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它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服务、管理与控制,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是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交通的概念正在向管理和服务一体化的方向演变,交通需求管理、公共交通服务以及道路交通管理,都将由信息化、网络化而形成一体化。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路上、车中,居民都将适时得到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从而选择最佳的交通方式、出行时间和路线。居民的出行质量将因此得到显著改善,各种交通设施也将大幅度提高其使用效率。由此可见,智能交通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将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可以通过适时传递的交通信息,如公交服务信息、路线引导信息、停车场信息等,人们可随时了解整个城市的交通状态。
智能交通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但发展智能交通的难度同样是显见的。除了技术上的障碍,智能交通的投资巨大成为一大桎梏。其控制系统必须建立在信息与网络平台上,比如日本的VICS交通信息处理系统,开发投入了33亿日元,交通信息的采集与发布设施投资370亿日元,数目相当庞大。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都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巨大同时社会效益非常显著的特点。中国加入了WTO以后,国外金融机构对我国的投资有了更高的积极性,现在已经有美国、日本等一批外资机构对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应该抓住机遇,把我国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尽快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