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宫家岛水厂改扩建工程介绍(一)
详细内容
【摘 要】介绍了烟台市自来水公司宫家岛水厂改扩建工程的建设背景、工艺流程、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的运行参数、建设过程中的体会等。
【关键词】水厂改造 工艺流程 建设体会
一、改造背景
烟台市宫家岛水厂是烟台市区唯一的地表水厂,水厂原有三套净水处理系统,其中无阀滤池系统已处于废弃状态,加速澄清池和移动罩滤池设备老化严重,设备故障率较高,滤池反冲洗水量大,反冲洗时滤料流失率较高,系统虽能勉强运行,但在用水高峰时已满足不了用水水量水质要求。因此需对原有部分进行改造,满足烟台城市生活生产的要求,保证烟台市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改造工艺流程
水源地门楼水库的水质基本属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三类水体标准,总氮及石油类指标超标,但经常规处理后可以达到国家有关要求。考虑到将来门楼水库来水为黄河水,水源水质会有所下降,经咨询其他使用黄河水的城市,源水水质主要指标是石油类、藻类超标,因此,工艺选择的时候,藻类是必须考虑的。
根据源水水质情况,选择了工艺流程为:管式静态混合器、小孔眼网格反应池、平流沉淀池和V型滤池。本工程工艺均建设为2组,相互连通并可独立运行,并考虑了超越混凝沉淀,药液混合后直接进行过滤的可能。
三、主要生产构筑物
1.混合
混合是混凝沉淀的前提,混合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的混凝沉淀效果。目前,国内一般新设计的水厂采用的混合设备多为管式静态混合器和快速机械搅拌。根据宫家岛水厂来水量相对稳定的情况,本次工程采用了管式静态混合器,采用2台DN1000管式静态混合器,处理能力0.67m3/s。优点是本身几乎不需要维护工作,也没有什么运行费用。
2.反应
反应也就是混凝,对提高沉淀效果至关重要。絮凝基本上可分为两类,机械絮凝和水力絮凝。根据以前宫家岛水厂采用水力絮凝效果较好的情况,本次工程采用水力絮凝,具体为目前国内应用较广泛的小孔眼网格反应池。
本工程建有两组,每组两座小孔眼网格反应池,处理能力0.334m3/s,总停留时间20分钟。小孔眼网格分三段,第一段每格尺寸为1900*1400mm2,第二段每格尺寸为1900*1600mm2,第三段每格尺寸为1900*1800mm2,水深5米。池底设置DN150穿孔排泥管,用作定期排放池底积泥和放空,排泥管采用电动排泥阀控制,可远程及就地电动控制。
3.沉淀
常用的沉淀处理构筑物有平流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平流沉淀池具有水利条件好,对原水水质变化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力强,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管理方便,挖潜能力大,池体构造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斜板(管)沉淀池优点是占地面积小,缺点是耐冲击负荷的能力相对较差,对于处理含藻水效果差。
考虑到将来水源水质可能恶化,藻类可能增加,故本工程选用平流沉淀池2组,每组2座,每座2格,每格尺寸108*4*3.5m3,处理能力每组0.668m3/s,停留时间t=2.5hr,水平流速V=12mm/s,有效水深h=3.5m。
沉淀池排泥采用真空吸泥机,跨度17.5米,吸泥机的运行按时间控制,根据四季浊度变化情况,设定排泥时间。
沉淀池出水采用指型槽,每个平流沉淀池内设不锈钢集水槽,溢流率为170m3/m.h。为便于检修,每组沉淀池设有一个DN400放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