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价变动会计(一)
详细内容
【摘 要】物价变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常态,这直接影响了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准则。为了弥补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的缺陷,减轻物价变动的影响,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与经济成果,物价变动会计应运而生。本文对物价变动会计的内容、模式,物价变动会计对传统会计方法的修正以及物价变动会计的展望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物价变动 会计程序
一、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范畴
(一)物价变动会计的涵义
物价亦即一般称谓的价格,指商品、劳务价值的货币表现。物价变动就是指商品、劳务价格的变动。
物价变动会计,就是利用有关物价变动的资料对企业按原有方式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改动调整,或对会计的计量方式进行改进,从而揭示或消除物价变动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二)物价变动会计的内容
从各国对物价变动采取的方法来看,有的是只着眼于某类资产的价格变动,以改变资产计价的方式来抵消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有的则是改变计量单位或计量基础,以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前者包括的内容有: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算存货成本,或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存货成本;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并按重估后的价格提取折旧以及设置各种准备等。这样的方法习惯上被称为调整法。
(三)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
1.现行成本会计
现行成本会计也称现时重置成本会计。它是以资产的现时成本计价,改变了以历史成本表现的会计计量基础。按这种方法,企业编制会计报表须将记录的资产等,用个别物价指数或者是重置成本进行账项调整。但是,这种方法要求对发生变化的各资产项目逐项进行账户记录调整,实际实施时会由于难以获得各类资产的物价变动资料和业务量大而费时费力。因此存在着主观性强、可比性差和应用困难的缺点。另外,它不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难以对货币性资产的购买力损益进行考核。
2.现行成本和一般物价水平相结合的会计
这一方法是先按现行成本会计的方法对按历史成本法提供的信息进行账户调整,依据调整后的账户资料编制出以现行成本为基础的会计报表,再按一般物价指数对调整后的报表进行换算,从而消除物价变动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这一模式能提供更为有用的会计信息,但也存在着核算费用高,提供的会计信息不易为广大会计报表使用者所理解等缺点。
3.变现价值会计
变现价值会计是以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资产的变现价值为计价基准,通过会计期间的期初与期末资产变现价值的变动计算损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变现价值会计的计价基础是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资产的可变现净值。这一模式认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所需要了解的不是资产的历史成本或现时成本,而是资产的现时销售价格,而它能反映企业的应变能力和企业的适用性。这一模式的计量单位是名义货币,容易为传统财务会计报表的广大使用者所理解,方便了企业的核算。但这一模式中,销售价格计价的范围仅限于那些可以销售并能采用一定方法确定其转卖价格的资产,而且实现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公认的会计准则,存在着确定变现价值主观性强、核算资料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等缺点。因此,在相当的一定时期可能还难以实施这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