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战略>略论企业物流发展战略(一)

略论企业物流发展战略(一)

详细内容

摘 要: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应包括物流信息化、系统化、专业化、国际化战略;其理论基础是物流系统论、物流战略论、物流优势论、物流价值论、物流营销协同论、绿色物流论、供应链(需求链)论;其实施措施应包括树立正确理念、整合优化供应链、构筑一体化的企业物流体系、兼顾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重视人文管理以及强化规范化管理等。
  关键词:企业物流;物流战略;战略措施
  
  1 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概念、内容
  
  企业物流发展的核心一是要提高服务水平;二是要降低成本,为企业增加利润挖掘潜力。因此,企业物流发展战略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还要同整个企业销售市场扩张相结合。基于这个要求,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是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增值的关键,也是现代企业有效运作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最重要的企业基础环境。物流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对信息的处理,如物资订单、采购、销售、存储、运输等物流活动信息的管理和传送,也包括对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决策活动如进销存、供应商的遴选、顾客分析、顾客服务审计等提供信息支持,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2)企业物流系统化战略。
  企业的物流活动一端联结着生产,一端联结着消费,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物流系统是由物流人员、物流设施、待运物资和物流信息、生产企业、消费者等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化的总目标,是指要将生产、流通企业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这些以前分开管理的物流活动作为一个总体系统来构造、组织和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企业间的关系已经转变为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3)企业物流专业化战略。
  专业化战略就是要把物流独立出来,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企业的专业化物流不仅为满足自己的物流需求,而且对外进行营业服务。专业化的物流系统要求企业有自己的配送中心、服务团队、配送工具、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良好的企业形象等。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走专业化物流战略的企业一般要求实力雄厚,同时,其物流成本占企业的成本比例应较大。
  (4)企业物流国际化战略。
  全球化进程也加速了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球贸易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资源配置的国际化,正基于此形成了企业物流国际化。一些较有实力的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试想国际化的企业而不是国际化的资源配置,那样的成本消耗是极其巨大的,在市场中将毫无竞争力。
  
  2 制定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1)制定企业物流发展战略,可以弥补传统分工模式在现代经营条件下的缺陷。
  机器大工业生产时代,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红极一时。它认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应该把制造产品的过程分解为一连串的动作,一道道简单的工序,让每个工人只从事其中的一种或少数几种工作。
  (2)制定企业物流发展战略,能更好的适应顾客导向观念的确立和日益激烈的竞争。
  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买卖双方关系中的主导权转到了顾客一方。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是要在顾客需要的时候将顾客需要的产品送到顾客手中,这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但是,由于受传统业务流程的制约,“用户至上”的思想在企业经营实践仅贯彻到营销环节,企业内部流程中的许多环节与满足顾客的需求毫无关系。
  (3)制定企业物流业发展战略,有利于适应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
  市场需求日趋多变,产品寿命周期的单位逐步缩短,技术进步使企业的生产系统、销售系统以至售后服务系统不断变化。在传统分工理论指导下的企业业务流程比较零散,容易失去抢得先机的时效性。而企业流程再造,将分工过细的一系列工作整合起来,可以对市场需求信息快速响应,可以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作出灵活、迅速的反应。
  
  3 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历史尚短,为了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必须明确企业物流在发展战略上的指导思想。总体上应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改变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现状,改变物流市场的分散状态,在多元发展格局下,提高市场集中度;改变企业物流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的状态,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建立服务规范和管理规程,发展多种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服务水平。具体涉及以下7个方面:
  (1)物流系统论。物流是由各功能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整体功能并非各功能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系统要素间的整合,产生出新的功能即系统整体最优化,以物流系统总成本最低来完成一定的物流任务。
  (2)物流战略论。从单纯的职能或技术角度认识物流影响了物流作用的发挥,从战略意义上看待物流可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利益。
  (3)物流优势论。物流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或差别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有效的物流管理对降低成本、赢得并保持顾客以及顾客满意方面的作用日渐突出。
  (4)物流价值论。物流在企业的价值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物流创造顾客的买方价值和企业的战略价值;物流服务具有增值性。
  (5)物流营销协同论。即企业的营销战略与物流战略必须密切配合;企业物流活动过程本身是服务的过程,物流服务需要相应的营销手段。
  (6)绿色物流论。在全球经济日益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物流活动对环境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的物流行为应考虑这种要求,实现正向物流(动脉物流)和反向物流(静脉物流)的绿色物流化。
  (7)供应链(需求链)论。今后的商业竞争模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中,由上下游各个环节的企业组成的“扩展的企业”不仅考虑的是如何向最终的消费市场提供适宜的产品,还要考虑产品被需求拉向市场的过程的适宜性,即产品选择什么样的供应链。需求链是一种新型的供应链。
  
  4 实施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措施
  
  (1)树立合理物流的观念。
  合理物流能节约资金,能降低物资的库存损耗、保管费用,能延长物资的寿命维护物资的使用价值,降低物资在生产中的消耗是生产力。为此,要把握时代的特征,用前瞻性、信息化、系统工程的思路来思考企业的技术改造、自动化和物流系统,充分理解现代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相互关系,理解自动化物流系统在企业的地位、内涵、作用和价值,以信息化带动物流自动化,以物流自动化促进信息化。对有条件的企业,物流系统的建设要实行高度的信息化、适度的自动化。
  (2)提高物流核心竞争力,整合优化供应链。
  在新世纪企业面临新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的全球化、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竞争具有全面性,即:TQCSFS的全面竞争(Time时间 、Quality质量、Cost成本、Service服务、Flexibility柔性、Safety安全性、Reliability可靠性)。现代物流是企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不少成功企业家的共识。
  (3)构筑一体化的企业物流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的统一管理,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实现不了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广泛运用第三方物流,使生产性企业从繁杂的物流活动中解放出来,将物流服务交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从而以整合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取胜。要放眼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成品分销,参与国际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