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视电影论文>浅谈任晓燕浅析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现实关注(一)

浅谈任晓燕浅析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现实关注(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奥斯卡最佳影片现实关注性
  [论文摘要]综观历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性。笔者将其类别分为:反映战争与爱国主义的影片,反映爱情与道德伦理的影片,反映社会问题的影片和反映美国精神的影片四类。它们因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而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它们的导演和编剧具有关注社会现实的眼光,它们的成功或许就缘于此。
  奥斯卡金像奖是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简称奥斯卡金像奖。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历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获奖影片,发现其在内容上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即其具有高度的现实关注性。笔者将其题材分为四类;反映战争与爱国主义的影片,反映爱情与道德伦理的影片,反映社会问题的影片和反映美国精神的影片。以下分述之。
  一、反映战争与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
  该类题材的影片表达的主题大致有反战、对战争的反思及爱国主义的表达。
  1.反战片
  获得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翼》即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影片。影片借战时复杂爱情关系产生的悲剧后果道出了真正的主题:“我不怪你,只怪战争”,表达了反战的主题。1934年获得最佳影片的乱世春秋,同样借一个英国家庭30年的悲欢岁月的故事隐晦表达了反战的主题:1933年,希特勒正式成为新独裁主义者,德国纳粹党崛起,影片由此向世人提出严正呼吁“慎防再度出现类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爆发”。笔者认为,其内容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性是其获得第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重要原因之一。1970年,美国在越南的战争正在进行,于是福克斯公司出品了巴顿将军一片,借古讽今批评了当时的越战。影片将巴顿塑造成“生不逢时”的英雄,暗喻越战若是交给巴顿将军指挥,而非当时的政客把持局面,就不会让美国泥足深陷。片子明为向巴顿致敬,实则借古讽今,批判当时的越战。该片获得了1972年第4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与其主题不无关系。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反战片在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中因其现实关注性而屡屡被看好,这也反映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题材。
  2.对战争的反思片
  第26届金像奖最佳影片永垂不朽》反映了珍珠港事件前的军中生活。二战结束后的数年,美国人对于军人的形象有了不同的看法,描写军中黑幕的永垂不朽》即是对此思索的作品。这部无战争场面的作品,写出了军人本色,是对战争和人的深层次的思考之作。同样以二战为故事背景的影片桂河大桥》被誉为影史上最出色的战争片之一,它将军人放在战俘营这个特殊的场所,对军人的原则问题作了精辟和深刻的探讨,全片深具反省意义的空间,显示了战争的疯狂,具有十分深刻的思考性和现实性。197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猎鹿人》则描述了三个美国青年的越战创伤。起自l959年,拖延到1975年才正式结束的越南战争,不但是二战后最严重的一场战争,也是当代美国人心头抹不去的创痛。
  3.爱国主义片
  台湾资深影评人梁良先生称《卡萨布兰卡是“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电影”。在情节中,编导多次安排法国人与德军之间作民族爱国心的正面交锋,到最后更是通过雷诺警长之日,把男主角从一个“感情至上主义者”提升为“爱国主义者”,肯定了爱国主义的胜利。可见,对爱国主义的主题表现也是主流电影的题材之一,也体现了现实关注性。
  二、反映爱情与伦理的影片
  1.爱情片
  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乱世佳人》讲述了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史诗。郝思嘉的多次出嫁及对卫希礼的念念不忘,与瑞特对她的迷恋,讲述了特定年代的爱情故事,在影史上具有无可取代的超然地位。第28届金像奖最佳影片授予了写平凡小人物的爱的影片《马蒂》该片讲述了普通男女(无论是相貌还是社会地位)的爱情历程,历经波折却也在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更有讲述天真少女爱情的琪琪》(1959年第3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和表现“爱情无国界”主题的英国病人》(1997年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泰坦尼克号》同样因其爱情题材大获成功。该片用沉船的悲剧来烘托爱情的悲剧,赚取了无数人的眼泪,也由于其刻画的爱情在死亡面前经受的巨大考验和爱情的伟大无私让人在人性冷漠的资本主义社会找到了些许安慰,它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2.道德伦理片
  1935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授予了《一夜风流》,讲述了富家女与一位记者的爱情故事,该片因传达了“金钱不是万能的”这一观点,而获得好评。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们对金钱的看法改变了,而这部电影则给人以鼓舞,让人振奋,正是由于它适时反映时代的社会潮流和思想意识,与当时的社会气氛和百姓话题相契合,才引起大家的关注。影片在江边》(第2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则讲述了良知战胜罪孽的过程。”主人公马洛伊在爱情和道德的双重鼓励下,完成了自我救赎。第6l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雨人同样是一部亲情伦理片,以两兄弟的手足情作为故事的主要结构,通过弟弟查理对哥哥雷蒙前后态度和心理的变化,体现了现实社会中的亲情与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