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安全问题(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先由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引出高校行政化的话题,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行政化的形成原因和危害,对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实施提出了思想先行、循序渐进等建议以及实行时候的注意事项,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关键词]高校管理 去行政化
一、当前高校行政化的形成原因
1.办大学的初始目的使然——政府与高校关系。我国办大学的初衷,是要提高人们的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人们各方面的素质,因此,我国高校肩负着的是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重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的方式莫属从上到下这种贯彻执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于是,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便被赋予了一系列的权利,包括我国高校的设置、招生制度、教学制度、人才培养方式、学位授予方式等等。久之,这种管理体制便成了人们遵循的唯一选择,逐渐形成了所谓的行政化。
客观地来讲,高校的行政体制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行政”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制约高校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管理方面的瓶颈。
2.官本位思想向象牙塔中的延伸——高校内部结构。官本位自我国历史各朝代就有,是封建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纵观历史和现实,它是一种思想意识、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社会现象,是指以官为本、以权为纲,用“官”来作为评判事物的基本标准和价值追求。长期在行政体制指导下的高校也必然逃脱不了弥漫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官本位思想的侵蚀,而作为传播文明、培养人才的高校也正是可以“名利双收”的理想摇篮,因此行政管理逐渐越过学术研究成为高校中的主流。
二、行政化给高校带来的危害
1.忽略了学术自由和研究,影响高校科研能力。从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上来说,政府对高校各方面的管理和限制一方面做出了应有的指导和规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术的建设。一级一级的行政级别不仅助长了官僚作风,也破坏了高校民主自由平等的学风。有些带有官衔的教授、副教授忙于政务,而很少时间用于学术,因此建树极少。而古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多数学术带头人都忙于政务的话,自然也就造成了高校科研成果的减产。
2.打击教师积极性,造成校内矛盾。“象牙塔中的仕途”对于一些人来讲,是很有吸引力的,而处于上层的人与基层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他们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同路人,也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这种差距源于其所在职位被赋予的权利和地位。正是这种差距和特殊性,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一条难以跨越的界限,由此,一些教师的积极性收到了打击,同时也造成了高校教师队伍内的各种矛盾。
3.形成了教师、学生队伍日益强大但人才短缺的矛盾局面。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先后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师资人才,用于各自的学术研究,但是,随着教师队伍的日益强大,一些步入“仕途”的学者便不再忙于科研工作,而是整天被一些行政事务缠身,这实际上又引发了高校师资力量新一轮的短缺。
另一方面,随着大学扩招,学生队伍日益强大,我国大学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但是,正是由于高校缺乏对学术崇高追求的氛围,导致一些学生在专业上广而不精、浅尝辄止,最终社会上人才短缺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4.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从宏观上说,去行政化涉及到高校今后的管理体制问题,涉及到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问题,去行政化能否顺利的施行,关系到以后高校教育体制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