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阐述了成本会计经历着的变化,详细地分析了当前新经济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并就成本会计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知识经济 成本会计 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世界产业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的涌现;生产经营过程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规模转向创新型生产,电子商务有望成为贸易方式的新宠,企业组织结构转向网络式水平管理。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本会计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文章就影响成本会计发展的趋势及其对策做以下分析。
一、知识经济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1.知识经济对成本补偿的冲击
在经济环境中,知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与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之间竞争的成败因素已不再是资本资源而主要是知识资源,技术是人类的劳动成果,也是可以交换的商品,知识资源消耗理所当然应成为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相对于传统制造环境而言,新制造环境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的最新成果,表现为自动化和电脑化两个特征。企业一旦实行自动化之后,生产力会大幅提升,不但成本会降低,质量也会提高,其经营管理方式也须跟着自动化调整。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如继续使用,将造成产品成本信息失真,从而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产品成本偏离控制范围。
3.竞争加剧使管理当局更希望得到准确成本信息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到来使公司所面临的竞争环境空前激烈,管理当局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视成本信息的相关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他们更想得到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
4.网络公司的出现,改变了成本会计核算前提,使成本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于网络公司只是一个虚拟公司,因而进行成本核算时,传统意义上的核算实体已不复存在,对于某一项交易业务,要么是虚拟公司的各方独立地进行成本核算,要么组成了一个临时的“联合财务部”进行核算,这些都与传统的成本核算实体具有本质的区别,成本计算将发生根本变化。
5.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及生命周期将发生变化
在知识经济社会,人们的社会需求越来越丰富,企业大批量地生产将被满足客户特定需要的顾客化生产所取代,企业在生产组织与安排上必须体现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与成本计算期可能始终一致,分步法和品种法的核算显得必要性不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需要成本精确计算。公司没有时间做出成本计算调整,迫切需要企业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6.新的管理方式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知识经济下,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先进的计算技术将普遍地运用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新的适时生产企业,使存货保持最低水平,在低存货情况下,会计人员为了简化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倒推成本法,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成本计算时必须采用的先进先出法、加权平
均法等,对现行成本核算体系将产生巨大影响。
二、作业成本法(ABC法)及其特点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局面,国际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在美、日、西欧等国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通过成本发生的动因,对于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当今时代,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微机在企业中大量使用,计量、记录及核算成本大大降低,使得大型公司完全可能采用先进的成本会计系统。产品成本结构变动,使主要为人工成本计量和报告而设计的成本会计系统已不能精确地反映产品的消耗,企业内、外部来自成本计量和成本管理压力,使作业成本法逐渐地为人们所重视。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其特点是:缩小了间接费用分配范围、成本计算对象多层次化、成本计算程序明晰化、费用分配标准多样化、提供成本信息准确化。
总而言之,作业成本法提供了更加明智的决策数据。其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也能够促使管理人员重新设计整个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以节省企业资源,它给企业成本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核算为基础的成本管理发展到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是成本会计发展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