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财务危机(一)
详细内容
〔摘要〕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各种风险,财务危机是企业全局性,根本性危机。面对危机,企业如何进行预测、防范、控制和处理,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减少危机损失。本文着眼于财务危机的早期预警、财务危机的预防、危机的化解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财务危机早期预警财务危机的预防财务危机的化解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环境的风云变幻,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均充满变数。一方面促使企业全面走向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大的资金和产品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市场中的企业,时刻面临着各种风险。财务危机是企业全局性、根本性的危机,既有其危险的一面,也存在着机会的一面。面对财务危机,企业如何进行预测、防范、控制和处理,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减少危机损失,并化危机为机会,以保证企业财务安全运行,维护企业持续经营,是财务工作者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财务危机的早期预警
1、销售收入持续下跌。
在一般情况下,当企业产品销售量下滑时,管理当局会用调整价格、产品品种或加强推销等方法来挽救销售业绩。如果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抑制下滑趋势,必将带来严重的财务问题,尤其是非预期的下降。在赊销业务中,现金流入滞后于销售收入确认时间,在制定企业后期资金计划时,如果拿不出现金来填补缺口,或减少企业现金流出量,就会使潜在问题变成现实问题。
2、非正常的存货积压
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管理人员应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掌握关于存货与销售比率的一般标准,当存货库存量超出正常标准,都可能是企业财务问题的早期信号,不少情况还与非预期的销售下跌有关,必须通过增加销售或削减采购等办法来及早解决这一问题。以加快流动资产周转,减少资金占用。
3、应收帐款大量增加
应收帐款的大量增加不但会对企业自身的资金运转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可能引发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从而形成严重的三角债问题;倘若企业的应收账款一旦形成呆账,就会使这部分资金滞死,使企业蒙受严重的财务损失,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是十分必须和重要的。
4、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其到期流动性债务
经营性现金流量是企业的主要现金流量,当企业主营业务出现下滑导致经营性现金流量减少,而完全依靠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抵偿现有到期债务,这种现金流量的情况如若处于长期的持续状态,企业履行的偿债义务将受到阻碍,最终筹资能力丧失(或者无筹资能力),企业现金又不足以维持企业持续经营,从而导致财务危机。
二、财务危机的预防
1、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保证企业资产安全、资金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当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混乱,就为违法违纪事件找到突破口,从而出现会计反映不实、费用支出失控、经济效益低下、财产物资严重损失等经济现象。这种状态积累到一定程度,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和企业的彻底失败。
2、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指标分析系统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系统,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诊断工具,可以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就短期而言,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资金,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因此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个环节。企业可以通过将各项具体经营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筹资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体系,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根据企业自身经营周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