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控制>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一)

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当前,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规避风险、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目标,然后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 经营风险 措施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被稽查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COSO委员会在其次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受企业的董事局,管理当局和其他成员的影响,目的在于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应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评估五个方面构成。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一般应当实现以下主要目标:(1)保障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 (2)保证所有的交易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的记录在适当的会计账户,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3)保证对资产的记录和接触,处理都经过适当的授权。(4)保证账面资产和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
  
  三、当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不重视,或者根本不存在内部,这种情况集中体现在一些民营的中小型企业中。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老板集所有者与经营者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缺乏建立内部控制所需的两权分离的制度前提。
  2.制定了一系列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这种情况集中体现在一些处于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身上,有些上市公司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部分国有企业虽然按照财政、国资等部门要求,制定了比较好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是执行起来却不同程度地打了折扣。
  3.精心设计的伪控制。这种情况集中体现在少数上市公司,其表面上有关凭证审核、批准等控制环节齐全,背地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造假链,为了达到虚报利润或其他目的,不惜精心设计伪控制来欺骗投资者和会计信息相关使用者。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管机制的完善,这种情况会越来越无处藏身。
  4.会计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给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带来许多隐患。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使现有的一些会计人员在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等方面也表现出许多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