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三政治教案>2012届高考政治神奇的货币考点解析复习(一)

2012届高考政治神奇的货币考点解析复习(一)

详细内容

2011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政治学科考点解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一.◆测试内容和要求 测试内容测试能级要求了解理解运用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货币的概念、本质√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4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

5信用卡的功能√

6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考点梳理 【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2)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 【注意】 ①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但不能说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②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考点2】货币的概念、本质。 1.货币的概念。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考点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1.货币的价值尺度。 (1)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要求: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3)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价格。 2.货币的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要求: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考点4】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 1.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规律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 【注意】 ①“三有一无”即在纸币问题上国家有权印刷、有权确定面值、有权发行,但无权规定它的购买力。 ②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③经济现象:违背了纸币发行规律会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经济现象。 【考点5】信用卡的功能 1.信用卡的含义: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信用卡的功能: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 3.信用卡的优点: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注意】 ①信用卡和银行信用卡不是一回事。 ②信用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信用卡是指一切电子支付卡,常用的银行卡包括借记卡、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狭义信用卡包括银行贷记卡和准贷记卡。 【考点6】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例如】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3)图表:汇率与币值的关系 外币本币外币币值本币币值外币汇率本币汇率不变更多升值贬值升高跌落不变更少贬值升值 跌落升高更多不变贬值升值跌落升高更少不变升值贬值升高跌落[注意] ①外汇≠汇率。 ②汇率的高低对内外投资、进出口(贸易)、消费等的关系即是否有利。 汇率升降的利与弊

本国汇率上升

本国汇率下跌

贸易

利于该国进口

不利于该国出口

利于该国出口

不利于该国进口

投资

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不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不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消费

能提高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不利于该国扩大外需

利于扩大外需

降低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债务

利于该国偿还外债

不利于该国

收回外债

利于收回

该国外债

不利于该国偿还外债

地位

能提高该国国际地位

会加大该国的

国际金融风险

降低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

降低该国国际形象

结论

要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考点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对金钱的认识: (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上看,它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4)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