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点复习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详细内容
学习要求:了解高考考点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4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知识梳理: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由中国共产党的____和____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需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⑴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①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及重大意义。
始终做到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及内容
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__________核心是__________,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的――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题热身:
⑴(2008天津卷27)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俄新社评论说:“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被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④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⑵(2008广东卷14)某市市委决定将“民生净福利”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指标。这一举措体现了A.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心系群众 B.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以人为本 D.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⑶(2008山东卷18)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⑷(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34)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随后“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正式通过。这一过程表明:①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务院行使行政权 ③“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
⑸(2010年高考文综宁夏卷)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①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指针 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③失去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武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个执政方式的含义:
(3)三个执政方式的关系: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_______、_______要通过________体现出来,又要靠__________来保证实现.。
高考题热身:
⑹(2010全国卷Ⅱ35)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党的基层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作为一个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党内民主建设,是因为发展党内民主
①己经成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③可以带动人民民主 ④是增强党的刨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⑺(2010年高考文综北京卷)30.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乡村,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大力推进基层民主,选配好乡村党组织班子,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中央提出这些要求的依据是:①改进党的作风是强化党的政治优势的途径 ②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实现党的领导的要求 ③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④转变乡村两级政府职能是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⑴我国的民主党派的概况及其性质:
⑵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
地位:基本政治制度;
内容: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②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思考:①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各自的地位、职权和相互关系如何?
②怎么理解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⑶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⑷我国的政党制度适合国情,优势显著
①优越性 3个 有利于…..;有利于…;有利于…….
②我国的政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绝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的原因:
高考题热身:
⑻(2010广东卷15)政协委员关于完善金融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为国家相关改革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体现了
A.政协委员直接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管理 B.民主党派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
C.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D.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
⑼(2009年高考政治海南卷11)2009年7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这表明民主党派在我国:①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②是有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参政党③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是有基本政治制度保障的执政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⑽(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3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这一准则的基本内容包含:①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 ②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③各政党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④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易混易错点拨:
⑴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⑵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⑶人民政协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⑷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⑸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
⑹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
⑺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三、热点追踪
【热点材料】
周恩来同志说:“我们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
2009年11月15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首次概括了多党合作制的价值和功能,即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融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从十六大到2009年8月止,中共中央召开和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的协商会、通报会达93次,其中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27次,从十六大至2006年底,各民主党派中央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直接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意见或建议102件,许多提案得到采纳实施,成为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
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中非中共人士有18万多人,有35万多人成为各级政协委员,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1万人。
【思考问题】
请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巩固训练:1.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2.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 ②做到科学执政,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③要实现民主执政,就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 ④依法执政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保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因在于(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③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李瑞环曾对我国政协组织的特点概括为“说官亦官,说民亦民,亦官亦民,非官非民”。这里的“官”主要是指()
A.参政议政的职能 B.民主监督的职能
C.政协由各级官方人士组成 D.统一战线的性质
5.以下关于人民政协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②发扬人民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④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主张在我国实行西方多党制( )
①实质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②其后果必将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③是全国各族人民绝不允许的 ④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进行活动的根本准则是( )
A.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 B.现行宪法和法律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四项基本原则
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的意见》指出,推行政务公开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B.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政党的本质要求
课 后 作 业题源:
问 题 统 计 与 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