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
详细内容
辨析:从题干“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可以知道是法家思想。
例四:(2008年重庆.15)“举贤者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答案:A
辨析: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从题干中的材料可以提取的关键词是“举贤者而上之”“ 以为官长”等信息,易联系到墨家的“尚贤”主张。
辨析:从题干“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可以知道是法家思想。
例四:(2008年重庆.15)“举贤者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答案:A
辨析: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从题干中的材料可以提取的关键词是“举贤者而上之”“ 以为官长”等信息,易联系到墨家的“尚贤”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