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详细内容
⑴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⑵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⑶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局限方面: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3.宗教改革的背景
(1)经济方面: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方面: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3)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运动宣传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的
(4)宗教方面:天主教会腐败,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体现:森严的教阶、繁琐的仪式、僵化的教规、贪婪的敲诈)
4.德意志宗教改革
①文艺复兴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②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2)宗教改革的实质
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3)宗教改革的影响:
①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4)宗教改革扩展的原因
①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②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
5.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相同点 :新课标第一网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
不同点:
(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在群众基础上,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6.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之二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内容肯定人性,反对神权
将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主张信仰得救,强调人可以避开教会与上帝直接通话
形式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影响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运动主要体现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不仅仅是一场思想运动更是一场政
7.有关资本主义萌芽:
(1)原因:
A.政策因素:意大利各城市国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催生资本主义的必要因素。
B.地理位置: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
C.政治因素:工商业阶层掌权(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
(2)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
(3)范围:继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之后,西北欧、德意志的一些城市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影响:
①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②意识形态的影响: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当时基督教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例一:以下对文艺复兴运动实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是对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
C.是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
D.预示着新的社会到来的曙光
答案:A
辨析:本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文艺复兴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所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并不是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故答案为A。
例二:下列哪一项内容不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同点( )
A.都发生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之后
B.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C.都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
D.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打碎了精神枷锁
答案:C
辨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文艺复兴批评教会的腐败,但并不反对宗教。故答案为C。
例三: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采用的两种形式是( )
①文艺复兴 ②宗教改革
A.①正确②不正确
B.①不正确②正确
C.①②都正确
D.①②都不正确
答案:C
辨析:本题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场运动的性质,它们都是早期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发起的反封建运动。故答案为C。
例四: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基督教会对西欧思想文化的束缚
B.古希腊、罗马先哲的推动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生资产阶级的强烈追求
答案:C
辨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本原因首先要考虑经济因素。故答案为C。
例五: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 ( )
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答案:D
辨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和比较问题的能力。反对禁欲主义和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矛头直指教皇是宗教改革的特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都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故答案为D。
五、体验高考
例一:(2008年广东文基30)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系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答案:D.
辨析: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者对宗教腐朽的批判为宗教改革家攻击旧教会实力提供了依据,世俗贵族为剥夺宗教财产也加入了宗教改革的行列,宗教改革者并不否认和反对宗教,因此,A、B、C三个选项都不正确。无论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先定论”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故答案为D。
例二:(2008年广东单科17) 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答案:C
辨析:用各种地方性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故答案为C。
例三:(2008年高考山东卷)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答案:C
辨析:人文精神是本单元的主题。本题考查对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的核心就是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肯定人的价值。A和B项只是强调了知识的作用,而没有突出人的决定作用。与此一致的选项是C。
例四:(2007年高考重庆文综卷) 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的相同点是( )
①有唯物主义思想 ②有反封建思想 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辨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中国明末清初受经济基础的限制,因而二者都不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故排除④,但是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批判的锋芒指向君主专制,两者都有反封建死系那个,故②应选。
例五:(2008年高考上海综合能力)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答案:D
辨析:本题通过形象的比喻考查宗教改革前后教权和王权的变化,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体现了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是一道值得回味的试题。解题时注意理解材料所给比喻的含义,并联系教材知识。宗教改革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也适应了加强王权的要求。“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说明教皇的权力大于皇帝的权力;宗教改革后“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说明权力已经有了明确划分,应是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因此答案为D。
例六:(2008年高考海南卷) 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 )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着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答案:C
辨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 最优秀者”是对于个人素质而言,提升个人素质符合人文主义精神。其他三项指学习和研究古典的范畴及要求,与成为“最优秀者”的关系不密切。因此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