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力案例>多处违章造成误操作事故

多处违章造成误操作事故

详细内容


1993年4月8日,某供电局35kVA变电站发生了一起误操作事故。由于地调值班员下令将甲断路器撤运,而该变电站值班员误将丙断路器拉开,故造成该变电站全站失压。
一、事故经过
4月8日上午8时40分,该局送电处刘持工作票向地调申请35kV甲线路撤出运行,进行绝缘子清扫及导线损伤处理,要求甲、乙断路器撤出运行。
于是8时50分地调值班员高给A变电站正值班员李 下04019号令:甲断路器撤出运行,并要求在9时前执行完毕。接令后因当时副值班员崔因故不在,只有李 l人在站值班,无法操作。李便叫来本站非当值值班员孙协助操作。
孙来到值班室后,即拿出操作票准备填写,而李 说:调度等着哩,先不要填写,等操作完再说。孙 心想,又不是自己的班,也就未再坚持己见。当时李对孙既没有宣读操作命令,也没有告知操作内容,就自己先到35kV控制盘前抓住3511(丙)控制开关把手说:我来操作。孙对李说:还是我来操作。他边说边用手指着3511断路器把手问李,是这个吗?李说:是。就这样,两人于8时55分将3511(丙)断路器撤出了运行。就在3511(丙)断路器撤出运行的同一时间,即8时55分,地调值班员高给110kVB变电站的值班员冯 又下了04020号令,即乙断路器撤出运行并线路侧做安全措施。由于35kVA变电站351l(丙)断路器因误操作撤出了运行,所以, 当9时05分A变电站李向地调汇报04019号令执行完毕时,话音刚落,突然本站(A站)全站失压。至此,李仍然未意识到自己的操作有误。前来帮忙的孙立即查看命令记录簿,这才发现拉开的断路器名称、编号与04019号令的内容不符。乙断路器的编号是3512, 但命令记录簿上填写的是:乙断路器撤运(3511),而3511是丙断路器的编号。可见,正值班员李的心里自始至终都把丙断路器当作了操作对象。
事故发生后,在调度的指挥下于9时10分将乙断路器撤出运行,9时15分合上丙断路器,才恢复了正常运行。恢复正常后崔才回到本站。
二、违章表现
(1)调度值班员发布命令未采用双重编号;
(2)变电站值班员接受调度命令不核对、不复诵;
(3)不填写操作票,无票操作;
(4)操作监护人未起到监护作用;
(5)违反劳动纪律,离岗外出。
三、原因分析
严重违章是造成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1)《安规》(变电部分)第2.3.1条明确规定,倒闸操作应根据值班调度员或运行值班负责人命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发布命令应准确、清晰、使用正规操作术语和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操作人员(包括监护人)应了解操作目的和操作顺序。然而,李在接受命令时不执行命令复诵制度,而值班调度员在发布命令时既不使用设备双重名称,也不核对受令人所受命令的准确性,结果造成发出的命令为乙断路器撤出运行,而收到的命令却是乙断路器撤出运行(3511)。从而造成发出的命令与收到的命令内容不符。
(2)《安规》(变电部分)第2.3.7条规定,除事故应急处理;拉合断路器(开关)的单一操作;这二种情况以外的操作都必须填写操作票。而现场却未严格执行操作票。
(3)《安规》(变电部分)第2.3.6.2条规定开始操作前,应先在模拟图上进行核对性模拟预演,无误后,再进行操作。操作前应该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操作中应认真执行监护复诵制度(单人操作时也应高声唱票)。然而,李叫来孙协助操作,既不宣读操作命令,又不告知操作内容,自己先到控制盘前,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就动手操作,整个操作均未按规定程序进行。
(4)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外出办事,脱离了工作岗位,这充分暴露出该站不能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纪律松弛,安全思想麻痹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四、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思想教育,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安规》,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及各项规章制度。
(2)深入各班站生产一线进行反习惯性违章查处活动,发现违章行为严格按照违章处罚办法严厉查处,以杜绝各种违章行为。
(3)整顿变电站值班纪律,严格执行值班制度,今后凡发现脱岗和迟到、早退现象,纳入月度考核,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