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吧!跳吧!
详细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主题为“金色乐章”,主要选取了一首欢快、活泼、极富舞蹈动感的歌曲《跳吧!跳吧!》作为学唱歌曲,选取了《G大调弦乐小夜曲》、《如歌的行板》和《二泉映月》这三首乐曲的部分乐章作为欣赏曲目。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和表演斯洛伐克民歌《跳吧!跳吧!》,二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斯洛伐克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掌握斯洛伐克节奏的基本特点、民歌的基本特点。
【学生分析】
初一的学生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大部分学生都非常的喜爱上音乐课。我校处于乡镇农村,学生比较淳朴和腼腆,喜欢坐在板凳上循规蹈矩的歌唱,对于表演、律动、舞蹈等音乐活动比较胆怯,放不开手脚;对于歌曲只求会唱能哼,对歌曲中强弱、节奏、情绪等要求不注重精益求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一系列带节奏拍击的歌唱活动,重拍拿的舞蹈训练掌握斯洛伐克节奏的特点;通过表格的填写,了解斯洛伐克民歌的基本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斯洛伐克民歌《跳吧!跳吧!》,能够抓住斯洛伐克节奏特点拍击和表演《跳吧!跳吧!》。
情感目标:喜爱斯洛伐克民间歌舞,也愿意配合舞蹈、拍手等动作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1、掌握斯洛伐克节奏的基本特点。
2、学习典型舞蹈动作,大组合作演唱表演《跳吧!跳吧!》。
【教学过程】
一、 组织上课
播放进场音乐
二、 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先请你们欣赏一小段动画片,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鼹鼠的故事》是斯洛伐克最具典型的动画片,刚刚动画片中的背景音乐是斯洛伐克典型民间音乐。今天就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斯洛伐克音乐的殿堂,共同欣赏它民间歌舞的风采!
三、教学
1、教师介绍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古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不管是在斯洛伐克的村庄还是小镇,都可以发现形态各异的古堡,斯洛伐克有着水晶般的冰洞和美丽非凡的岩洞,还有着贝多芬、伊利莎白女王、茜茜公主都曾光顾过的疗养温泉以及独具一格、造型美观的木式建筑。
2、聆听斯洛伐克民歌《跳吧!跳吧!》
当然它们的民间音乐也是一样妙不可言,曾经还有一首歌还被风靡全球的俄罗斯方块选做背景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遍,听的时候请同学们找出切分节奏出现的地方和次数。
《跳吧!跳吧!》这首歌共32小节,其中切分节奏有几小节?那么请同学们看到它最早出现的地方,我们一起唱一遍。唱的不错,用切分节奏拍手鼓励
在一般情况下切分节奏重拍是在中间音上,在《跳吧!跳吧!》中加上了“>”,重拍在第一个音上(音乐特点)
3、节奏、音准练习
重音记号的唱法
A在一般情况下切分节奏重拍是在中间音上,在《跳吧!跳吧!》中第一个音加上了“>”,所以重拍在第一个音上。这是因为斯洛伐克语有固定的重读音节,而重读音节总是落在单词的第一音节上,所以歌曲的强拍总是落在每小节的第一拍上,为了区别和平常的唱法,特地加上重音记号,要前半拍重,我们一起唱唱谱。
B演唱第一段,在每小节第一拍加上拍手,突出重音。
4、通过表格形式,了解斯洛伐克民歌。
播放另外两首斯洛伐克民歌《八只小鹅》、《牧童》
基本特点
歌曲旋律
简单、多次重复
歌曲节奏
鲜明、切分节奏多2/4 4/4为主
歌曲速度
快板、小快板居多
歌曲力度
多处重音、明显的强弱
歌曲情绪
欢快活泼、给人强烈的动感
5、根据以上特点,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跳吧!跳吧!》
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曲调多次重复,节奏鲜明、切分较多,速度稍快、以快板、小快板居多,有多处重音、强拍在第一拍上,情绪热烈活泼、具有舞曲风格、给人强烈的动感。
6、升华节奏训练:
欣赏斯洛伐克民间舞蹈《帽子舞》,通过《帽子舞》感受斯洛伐克舞蹈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以及拿帽子放帽子的动作都在音乐的重拍上,即每小节第一拍。
并通过简单的舞蹈律动,进一步掌握斯洛伐克音乐节奏的基本特点
a第一段配合拍手敲击,第二段配合脚尖敲击,第三段配合手脚律动。
b大组合作演唱表演《跳吧!跳吧!》
7、结束
在简单的舞蹈律动中,进一步掌握斯洛伐克音乐节奏的基本特点结束本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