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企业的性格(一)

企业的性格(一)

详细内容

智力资本是知识在未来所产生的新的资产,它们是企业所掌握并用来创造财富的信息。彼得・德鲁克断言,知识正在取代资金,而一跃成为全球企业的推动力。

  然而,知识仅是企业两项最重要资产中的第一项,第二项是由感觉、信念、认知和价值观等隐性资源所构成的“情绪资本”。情绪资本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财富,但若认识不当,情绪资本同样也可能会毁掉整个企业。

  企业发展的重心正由理智转向情绪。在已经过去的那个世纪的旧观念里,企业所经历的蜕变包括:从计算员工工作时间到企业流程再造,从注重生产到注重质量,从低技术含量到高科技,从依赖人力资源到精简人员及降低成本。

  但现在我的想法是,所有这些惊人的改变――所有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方式都只是一种假设。企业必须脚踏实地地完成这一切合乎逻辑,属于大脑左半球思考的,以价值、品质、技术为基础的创新玩意,否则只能等死。他们还必须同时在虚拟及实际的环境下做这些事。他们怎么做才能成功呢?我的看法是,他们必须高效管理智力资源,并保证每个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亦即同时把握住理智和情绪。

  智力资本:员工头脑中的知识

  智力资本是指企业所掌握的有效信息,它涵括了时间、金钱、培训、数据资料、操作手册、规格、流程、政策等诸多方面。

  人们很容易错误地认为,那些可以打印出来或储存在电脑里的数据和图表等原始资料就算是智力资本了;而实际上,这些资料惟有通过员工的头脑、成为公司制造财富的知识才可以称得上是“智力资本”,否则,它们只不过是一堆数字和文字而已。

  事实上,仅有信息而没有知识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当员工通过个体的理解,凭借他们的天分以及工作经验,将信息转化成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的知识时,信息才能变成财富,正是这个过程将纯粹的信息与“智力资本”区别开来。

  在怎样的前提下信息才具有价值呢?许多管理者认为,只要让信息显而易得,那么它就具有价值。而这个“神话”也确实为IT产业赚进了大把的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