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管理兵法:拒绝挤压,物流也需要“呵护”!(一)

管理兵法:拒绝挤压,物流也需要“呵护”!(一)

详细内容

“当物流成为决定差异性的关键因素时,就有可能需要增加投入来保持这个竞争优势,而非是压缩成本。”

  任何行业、任何企业都会涉及物流,在人们的视野里,“物流”普遍被认为是货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转移,即将“物流”视为运输。于是,对物流的管理,便成为运输规划。而许定教授,这位原上海交大管理学院教授、曾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现任职于上海世博会研究中心的博士,于上周日在广东大柏地企业顾问有限公司主办的“经营智慧大讲堂”上阐述了其对物流的新定义。

  许定教授认为在企业内部流动的有三类,即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如何将这三类流动完美配合、掌握其规律,是现今对物流的整体定义。如何才能有效增加企业的利润,一般来说可从三方面入手,其一是直接利用营销增加利润,其二是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利润,第三个利润来源被认为是从物流入手,即压低供应商的价格来增加利润。然而利用物流增加利润就是在各个物流环节压低价格吗?许定教授认为,企业压缩成本来增加利润,是压缩总体成本,而非每一部分的成本,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在所有环节上都压低价格。

  两味精厂命运为何南辕北辙?

  1994年,广西自治区计委同时批复建立了南宁味精厂和柳州味精厂。两个厂资本金、流通资金和无形资产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南宁味精厂采用适宜技术来生产,即根据本厂生产条件选取合适的技术而不追求当今最先进的技术。而柳州味精厂采用的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结果,柳州味精厂经过三年的技术攻关仍未能投产,而南宁味精厂当年就实现了投产。最后,难以为继的柳州味精厂被南宁味精厂收购。

  这样的现象我们经常会看到,两个团队同时经营,有着同样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但它们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这就是由于两个团队组织过程的不同而造成的。通常一个团队的日常管理制度就决定了其与对手相比有没有优势,如果团队能够使组织的学习能力及能力在组织的分支机构之间转移,就会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组织过程――日常管理制度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而这个制度是通过企业和企业的团队建立起来的,有了制度就决定了在竞争中是否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对物流采取的策略应依据企业的目的、企业的总体战略来制定,而非一味地压缩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成本。在企业内部,当物流成为决定差异性的关键因素时,就有可能需要增加投入来保持这个竞争优势,而非是压缩成本。这就是所谓的“最佳操作技术”策略(简称O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