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堂:集团总部的控制话题(一)
详细内容
长江商学院教授项兵、曾鸣谈集团总部的“控制”话题
“控制”是所有大企业面对的共同问题
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从一个小企业做到一个大企业,从只做一个行业变成做六个行业,从只做一个业务做变成做上下游业务,这时都有一个权力下放的问题。这就会给集团公司的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如何控制?哪些权力可以下放,哪些权力绝对不能下放?融资权、重要的人事权力肯定是不下放的,那么其他权力下放后,如何做到不至于一放就乱,这是所有大企业面对的共同问题。
美国企业和欧洲企业各自有各自的作法,相对来讲,欧洲企业用文化整合的手段比较多一些,美国的企业因为它管理基础设施相对好一些,所以财务的手段用得比较多,内控也是很优秀的。它们的道路都值得中国企业参考。日本企业在管理控制方面可圈可点的东西并不多。所以将来日本的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征战之中,它的劣势会一步一步暴露出来。中国企业的文化整合力比日本要强,如果我们管理基础设施能够做得好的话,中国企业要走跨国化道路,我觉得从“管理控制”这方面来讲,成功的概率还是有的。但是中国企业最弱的方面,就是我们的老总在“管理控制”上的结构性思维是有短处的,一般还处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阶段,这是非常低端的管理方式。用人不疑这是一个投机,不是投资;疑人不用,能有几个人不疑的呢?也就是你老婆,你小舅子,非常受局限,所以你怎么可能做得大?有再好的战略、再好的市场,你跨越不了这一点也做不起来。
中国企业建立高效率总部的障碍所在
如果一个总部想要有效控制子公司的话,它所需要具备的东西太多了。首先,老总要对各项业务有相当的了解,否则不要讲战略的问题,你连对预算都没有发言权,人家说什么,就什么样,说什么你都不懂,就把你蒙过去了。如果总部对业务相当的了解,做预算的时候,总部就高度的介入了。第二,企业的管理基础设施,包括内控一定要做到位。美国企业的内控是收放自如的,下面的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它有良好的监控体系。但是中国有几个企业能够具备这种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