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小本创业>张永舵:包子摊主如何变身“鲁菜盟主”(一)

张永舵:包子摊主如何变身“鲁菜盟主”(一)

详细内容

1988年10月,山东汉子张永舵筹借7000元钱建了一个30多平米的平房,开起了卖牛肉包子的饭店。10年后,张永舵继办起以“净雅”为名的酒店,使小饭店发展成为拥有济南、威海、泰安、北京等城市8家连锁店的大型跨区域餐饮集团。在经营中,张永舵格外重视“真”与“诚”的服务。依靠独特的“净雅理念”,将净雅这块蛋糕做到如今拥有的8处连锁店总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员工2300多人。

  说起现在的成绩,40岁的张永舵不善言辞,每说几句话就习惯性地低下头抽烟;在描述20年来白手起家的漫漫历程时,他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带有修饰性的字眼;谈起所谓“鲁菜新盟主”光环,他轻描淡写带过。对于张永舵这个从农村走出来,通过知识改变自己命运的男人,实实在在做事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格言。

 

  1968年,张永舵出生在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皂南台村一个普通庄户人家。1984年高中毕业后,他到威海一家毛纺厂做临时工,尽管工作很认真,他还是很快就从精整车间被调到填料车间装原毛。"领导说农村来的孩子就适合做这种活,我当时就觉得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一定要出去学习。"张永舵感慨地说。一年后,他迈出了人生的关健一步自费到威海电大学习。

  当张永舵再度回到校园拿起书本,却有了一种和读中学、小学时截然不同的感受。"那时才真正体会到学习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自己的需要,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张永舵说。三年的电大生活让张永舵的视野更加开阔,在那个个体私营经济刚刚兴起的年代,张永舵心底不安分的念头开始蠢蠢欲动。

  "什么?开饭店?"听见张永舵的想法,父亲却表现得很不屑一顾,"别胡思乱想,你应该安下心来好好学门手艺,将来到木器厂上班,这样才不怕没饭吃!"但是,父亲的反对没有动摇张永舵的念头,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开一家既有特色、又有思想内涵的饭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母亲的支持下,张永舵终于东拼西凑了7000元钱,在威海市区古寨路建了一间仅有30多平方米的平房。1988年,这家名叫净雅饭庄的小饭店开业了。"我当时想饭店的名字一定要起好,所以特地找来一本《饭店命名书》。考虑到顾客既需要饭店干净,又需要环境优雅,才起了净雅这个名字。"张永舵笑着说,"当然,还是想让自己附庸风雅,增加点文化味。"

  尽管饭店顺利开张,但创业伊始的张永舵很快遇到了第一个困难。

  饭店开业头一天,只卖出了70多块钱;第二天营业额又大幅下滑,仅仅卖了30多块;第三天,惨淡的状况让张永舵雇用的厨师心里打起了退堂鼓,随后不久就离职了。这给了当时根本不会做菜的张永舵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