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小本创业>手机壳:依傍手机赚大钱(一)

手机壳:依傍手机赚大钱(一)

详细内容

2010年底,肖莉莉买了台iPhone4,养成了一个月换一次“造型”的习惯。平时花在手机壳上的钱,要比话费还要多。

  今年“十一”长假,手机不幸被偷。肖莉莉托人从美国带了台水货iPhone5,前几天她将堆在抽屉里的旧手机壳理出来送人,数了数,总共24个。而两个新的iPhone5手机壳,已经在快递的路上了。

  如果问手机周边产业什么最赚钱,内行的人一定会告诉你,做APP研发可能还没街边卖手机壳的摊贩赚得多--APP应用基本都是免费下载,是否拿得到广告真心不好说;而更换手机外壳,却实实在在要花钱,有些还价格不菲。事实上,自从iPhone“上位”以后,手机壳市场就像是一片商业“蓝海”,吸引着一波又一波人投身手机壳市场。

  

  “没有预定过的姑娘,就算拍下付款,也拿不到货的哦。”阿里旺旺上,卖家白萍(化名)回复最多的就是这句抱歉,她没有想到,小小一款手机壳,居然生意这么好。

  还在读大四的白萍做的是定制手机壳生意,那是众多明星周边产品中的一个品类,却是小店如今的“当红炸子鸡”。今年8月,白萍像往常一样在网上翻阅自己喜爱的明星活动照,突然就被某明星手中的iPhone手机壳吸引住了,她找遍了所有代购网站,都找不到同款手机壳。原来这是一位粉丝送给这位明星的礼物,并非商界售卖品。

  既是“独家”,又是“明星同款”,白萍有了好点子。她联系到一家手机壳制作厂家,把设计图交给他们,首批预定了50个。从打样到出成品需要一个星期,白萍为此付了1000元,每个手机壳的成本价为20元,她用40元的价格卖出去,3天就告售罄。白萍敏感地意识到手机壳里有着大生意,赶紧联系了正在香港读设计专业的同学,合作出设计图,又订制了7款以明星为主题的独家原创手机壳。如今,这些手机壳一个月至少为她带来3000元的净收入,占据了小店40%的收入来源。

  和白萍的“定制”相比,上海心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李京林设计的手机壳,似乎科技含量更高,属于功能型产品。2007年从某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他,今年年初推出了首个将公交卡和iPhone外壳结合的产品--"随心刷"系列支付定制手机壳,壳内的储值芯片采用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能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免去了人们携带公交卡的麻烦。

  李京林告诉记者,这款支付壳目前能支持上海、无锡、阜阳、杭州、南宁等地的公交、地铁和出租车支付,未来支付范围将扩大至全国500个城市。由于申请了专利,“随心刷”支付壳的售价比较“坚挺”,在手机壳基础上需另加88元定制费,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它在白领群中的"“受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