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员工月入10万+:一个35平小餐馆的创业微实验(一)
详细内容
餐饮人视产品配方为生命,通常要想方设法紧紧捂住,以确保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经营细节更是轻易不会公开,闷头发财来得实在。
“配方我无偿分享,单店财务报表我在做分享时也会公开。”哲哥小面创始人王喻哲却反其道而行之,“因为我做的是一碗互联网的小面。”
哲哥小面2014年在北京诞生,9个月就在北京开了10家店,并在开第二家店时建立了自己的中央厨房。
内参君十分好奇,这碗互联网小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哲哥的这套互联网经营思路究竟有哪些门道?
一、35平小店月营业额10多万,互联网特点并非一眼可见
内参君与哲哥见面的地方,是哲哥小面品牌创立后开的第一家店,位于北京双井附近。
在见到哲哥之前,内参君仔细观察了这家店:
黑底白字的门头,在一排花花绿绿的门头中,显得清新简约。
门头:黑底白字的门头,在一排花花绿绿的门头中,显得清新简约。
店面:大概35平方米左右,座位竟然设计了30个,狭窄局促是难免的。装修同样追求简单,但配以画框等软性装饰,特别是墙上的壁画,看得出老板花了一番心思。
后厨:8平方的后厨,摆设略显粗放简单。
员工:一共4名,2名员工负责现场操作,另有2名分别负责收拾打扫和外卖。
价位:最便宜的是12元一份的山城原味素小面,最贵的有2款牛肉面,均为18元一份,在两个价位中间,还有7款不同口味的面。
哲哥后来介绍,这家店月租1.4万元,目前每个月的营业额都达到了10多万元,日常营业中,堂食和外卖占比为7:3,每年纯利润能达到20多万元。
单纯从这些数据看,哲哥小面除了有效控制了房租在营业额中的占比,内参君并未看出它与普通小面馆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之处。
二、互联网思维首先是用户思维,要把用户捧在手心里
哲哥小面的互联网特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只是用互联网当噱头还是有不一样的独特之处?内参君连珠炮式地把问题一一抛给哲哥。
哲哥不紧不慢地解答,在他看来,互联网思维首先是用户思维,从产品到体验,都要把用户捧在很高的位置。
1、精准定位,用追情人的热情去追核心用户
第一步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用户群。具体到哲哥小面,他们通过在店里做抽样调查发现,每50个前来用餐的人里面,42个是1988年到1992年出生的人,因此他们把用户精准定位为这个年龄段的人。
哲哥小面双井店的装修风格在很多人看来略显简单。不过,用哲哥的话,这叫工业混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