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牛排:用江湖好汉那套来管公司(一)
详细内容
这不是罗伯特・欧文式的乌托邦实验。
王品集团的北京员工张辉无疑是个幸运儿,2010年7月升职为品牌部襄理,她的新职位刚好达到集团员工入股标准的底线。只要资历满1年,店长、主厨、襄理以上的管理人员,2010年10月1日后,均可加入员工持股计划。仔细盘算,加上每个单店的月度奖金分配,分红+奖金的模式已让很多员工开始偷笑了。类似这样触及基层管理者的利润分享计划在大陆的餐饮企业中非常罕见。
王品集团是台湾第一大餐饮集团,旗下拥有9个餐饮品牌,2003年进入大陆拓展,目前王品与西堤两大牛排连锁店的规模已达到36家店,2009年的营业收入达到2.1亿元。在台湾,王品所有的分店早已推行入股分红计划。
但如果将镜头切换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创业期,“持股分红”这个词还相当前卫。“当时公司一有盈余就分钱给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姐妹,以至于赚钱太多时,大家嫌数钱太麻烦,直接将钞票倒在桌子上,码成一堆堆,按体积分。”回忆起这一段,公司创始人之一王品集团副董事长陈正辉忍不住开怀大笑,“同仁都称呼自己是帮派分子、绿林好汉,打回来的战利品,你分一只牛我分一只羊”,即便现在利润分享形成规范的财务制度,“这种习惯和传统我们两个创业股东仍然坚持延续至今”。
不同于起源于西方企业的股权激励,王品的员工利润分享制度不带任何附加条件,“有钱就分”的东方式财务治理背后,王品的管理者是如何塑造激发员工自我管理的信任文化?
分钱要趁早
王品每家店每个月高达23%的利润被用来给员工发奖金,从普通的员工到主厨和店长,人人有份。和一年一次的发放惯例不同的是,王品的员工每个月都能领到奖金,这也是陈正辉认为王品的文化和福利比较特别的地方。
背后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1992年,另一位创始人董事长戴胜益到香港海洋公园游玩,看到海豚表演钻火圈后,驯兽师立刻喂上1条鱼作为奖励,驯兽师说,如果事后再给奖励,即使是20条鱼,也很难再驱策海豚表演了。这个场景让他产生了“即时奖励、立即分享”的灵感。
“人也是一样,希望努力得到及时的回馈,我们规划同仁的奖金、入股办法制度就是从这个源头来的。”陈正辉说,大陆的入股计划复制台湾经验,台湾的每个单店原先都是一个分公司,持股结构如左图所示,店长14%、主厨7%,其余股份由区经理、总监、各品牌总经理及董事长持有。和奖金一样,分红也是一月一分。当月没有被顾客投诉的店会得到额外奖励。
但即时奖励、立即分享的方式也曾险些让公司陷入绝境。199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公司利润急剧下滑,由于每个月的利润都分掉了,没有余钱调度,迫不得已发生了唯一一次裁员,“那一次危机来得太快,我们也学习到一件事,赚到的钱不能全部分掉,要有应变储备。”,从那时起,每月都提取一定比例的利润,留做安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