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显宝:顺势而为大智慧(一)
详细内容
“宅急送现在的目标,是计划在2012年上市。”
3月12日,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宅急送”总部,陈显宝的办公室。这个55岁、生在天门但实际长在钟祥的湖北汉子,面对家乡来的记者,笑得爽朗而忠厚。
他的笑容里透着一种劫波渡尽的轻松。作为中国本土快递业的代表,宅急送曾被视为家族企业成功对抗洋品牌的样板。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与美国华平的投资协议未获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直接导致其向零散业务转型的战略决策失败,并以盲目快速扩张所产生的巨额“战略性亏损”而告终。之后,宅急送创始人陈平休假,哥哥陈显宝接替老幺陈平的总裁职务,从台后走到了台前。
我们的采访就是从2008年秋这次轰动业内的“宅急送危机”开始。对此,陈显宝的回答平静而从容。“宅急送现在不差钱。去年的营业额达到十几个亿,20%以上的增长。年底光奖金就发了1000多万”。
危局下的救场者
天门的“陈氏三兄弟”,在湖北乃至国内企业界皆有声名。这其中,以老二陈东升最为知名,其一手创办的“嘉德拍卖”和“泰康人寿”,20年来已蔚然成风,陈本人亦成为中国商界“92派”的代表人物。老幺陈平,先从军后创业,作为“宅急送”的创始人,1994年来一直叱咤风云,2008年秋离开宅急送后,又再起灶炉创办“星辰急便”。
但大哥陈显宝,多年来却一直居于幕后,少为人知。直到2008年10月。
2008年9月,快递业巨头“宅急送”报出上亿亏损。10月,原副总裁陈显宝走向前台,代替胞弟陈平担任宅急送新总裁。
以宅急送行业内的领头地位,这一“换帅事件”带给人的关于家族内部纠葛的联想,加上2008年前后宅急送的财务危机和信誉危机,曾一度引来各种解读。
然而喧嚣只维持了五个月。2009年3月,宅急送即宣布彻底摆脱危机。“严格地讲,当时的危机我认为不是金融危机带来的,表面上看是财务危机、信誉危机,归根结底是一次管理危机。当时在发展核心竞争力方面,我们基本上放弃了核心业务。”陈显宝在回忆2008年前后的宅急送时说。
接手危机中的“宅急送”,陈显宝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公司的赢利和人心的稳定。“有很多与公司共命运的中高层管理者,如果他们失业,后半辈子会很凄凉。还有一万多名员工及家庭的生活与宅急送的兴亡休戚相关。”陈显宝说,这也是一种家族的使命感,陈氏家族好不容易是十多年创业,才打下这样一个品牌。“要做一个成功的家族,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家族,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家族,这是陈东升讲过的三句话,也是我们家族的共同理念。我必须负起这个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