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水晶"创业故事:赊购工艺品展销会上显身手(一)
详细内容
在美丽的中国“水晶之都”――――江苏省东海县,有一群投身水晶产业创业发展的企业家,他们与水晶结缘,与水晶风雨与共,书写“东海水晶”辉煌发展的故事。
孙睿:规划创业“三步棋”
今年38岁的孙睿,自2003年接手水晶城内一家商铺以来,他在水晶市场已打拼了6年。创业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用规划推动企业发展。如今,在东海水晶行业中,他已稳稳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要想获得成功,孙睿觉得首先应当有一个发展规划。经过一番调查思考,一个为期9年的发展规划初步成形了。他的规划分成三步来实现:第一步是先用3年时间打基础,为日后发展做好铺垫;第二步是成立公司,使企业初具规模,获得初步发展;第三步是再用3年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快速发展。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时,孙睿发现自己既没有资金,也没有客户。为筹措资金,他不得不将原来店铺中积存下的货物低价出售,生意得以继续维持。做了一年销售后,孙睿买了一辆二手车,开始从各水晶商户手中赊购水晶工艺品,运往济南、南京等地的展销会上销售。由于他人缘好,讲信用,商户们都愿意为其提供货物。那一年,他赚了20万元。2004年10月,以这20万元为资本,孙睿又在自家的3间平房里开办了水晶雕刻厂,开始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加入到水晶制品中。慢慢地,随着雕刻厂的规模不断扩大,雕刻机增至18台,工人达到20人,雕刻工艺也不断推陈出新。
2006年11月底,水晶城改造后,孙睿在二楼租了一间80多平方米的商铺,他将店铺定名为“至善坊”。由于注重对水晶文化的推广,再加上他的雕刻厂工艺精湛、敢于创新、善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雕塑艺术,上门订货的客商不断增多。其创作的作品在专业评比中也屡屡获奖,其中有4件获得国家级奖项,6件获得省级奖项。2007年,其水晶制品的销售额达到了400万元,净赚100万元。2008年9月,孙睿注册成立了东海县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的销售额仍突破了600万元。
今年初,为了给公司的第三步发展做好铺垫,他着手在公司内部进行改革,开始更加注重对新型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在加大对原有职工培训力度的同时,还招入了10名大学生,负责公司的管理、设计和营销工作。就目前的发展来看,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突破800万元。如今孙睿的公司发展成了拥有50余人,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水晶加工企业,孙睿本人也得到同行的认可,先后被选为“东海县水晶业商业副会长”、“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水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