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与管理创业团队(一)
详细内容
企业管理之神杰克・韦尔奇告诉我们"优秀的领导者应当像教练-一样,培育自己的员工,带领自己的团队,给他们提供机会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一、创业团队概述
创业团队,就是由少数具有技能互补的创业者组成的团队,创业者为了实现共同的创业目标和一个能使他们彼此担负责任的程序,共同为达成高品质的结果而努力。共同创业有利于分散创业的失败风险。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互补可提高驾驭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从而降低新创企业的经营失败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共同创业具有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同时从多个融资渠道获取资金等资源,保证创业的成功。
一般来说,创业团队构成的要素包括目标、定位、职权、计划和人员。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不可。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1. 创业团队有共同的价值观、统一的目标和标准
这是组成创业团队的前提,创业团队必须为统一的目标而奋斗,并有一致的价值观,这样组成的创业团队才有战斗力。没有一致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砚,创业团队即使组建起来了,也形不成合力,缺乏战斗力。
2. 创业团队成员负青共同的责任
有了统一的目标和价值观后,创业团队成员还必须共同负起责任来达到目标。一个好的创业团队一定是一个其成员能共同负责任的团队。
3. 创业团队成员的才能互补
这是组建创业团队的必要条件。当组建起来的创业团队成员的知识、才能可以互补时,这个团队就可发挥出"1十1>2" 的作用。如果创业团队成员的知识、能力不能互补,就失去了组建团队的意义,即使组成了团队,也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是限制了某些有能力的人发挥作用。
4. 创业团队成员愿为共同的目标做出奉献
这是创业团队能再取得成功的关键。创业团队成员除了有责任心以外,还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和行动,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在共同奉献中,带领企业前进。
二、组建创业团队
1.创业团队的构成原则
创业团队的构成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1)互朴原则
创业者之所以寻求团队合作,其目的就在于弥补创业目标与自身能力间差距。只有当团队成员相互间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实现互补时,才有可能通过相互协作发挥出"1 十1>2" 的协同效应。
(2) 精简高效原则
为了减少创业期的运作戚本,最大比例地分享成果,创业团队人员构成应在保证企业高效运作的前提下尽量精简。
(3) 动态开放原则
创业过程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团队中可能因为能力、观念等多种原因不断有人离开,同时也有人要求加入。因此,在组建创业团队时,应注意保持团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使真正完美匹配的人员能被吸纳到创业团队中来。
2. 创业团队组建的程序
创业团队的组建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创业项目所需的团队不一样,
创建步骤也不完全相同。概括来讲,大致的组建程序如下:
(1)明确创业目标
总目标确定之后,为了推动团队最终实现创业目标,再将总目标加以分解,设定若干可行的、阶段性的子目标。
(2) 制定创业计划
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必然包含创业核心团队的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 通过创业计划可以进一步明确创业团队的具体需求,比如人员的构成、素质和能力要求、数量要求等。创业团队的组建需要契合创业计划的要求,以匹配创业项目的运作。
(3) 招募合适的人员
招募合适的人员是创业团队组建中最关键的一步。关于创业团队成员的招募,主要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考虑互补性, 一般而言,创业团队至少需要管理、技术和营销三个方面的人才,只有这三个方面的人才形成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后,创业团队才可能实现稳定高效, 二是考虑适度规模,适度的团队规模是保证团队高效运转的重要条件,团队成员太少则无法实现团队的功能和优势,而过多又可能会产生交流的障碍, 团队很可能会分裂成许多较小的团体,进而大大削弱团队的凝聚力。一般认为,创业团队的规模控制在2~12 人之间最佳。
(4) 职权划分
创业团队的职权划分就是根据执行创业计划的需要,具体确定每个团队成员所要担负的职责以及所享有的相应权限。
(5) 构建创业团队制度体系
创业团队制度体系体现了创业团队对成员的控制和激励能力,主要包括团队的各种约束制度和各种激励制度。
(6) 团队的调整融合
随着团队的运作,团队组建时在人员匹配、制度设计、职权划分等方面的不合理之处会逐渐暴露出来,这时就需要对团队进行调整融合,这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
[典型案例]
小宋毕业于国内某名牌大学的机电工程系,是液压机械专业方面的工学硕士。毕业以后,小宋到北京某研究院工作,其间因业绩突出而被破格聘为高工。在我国科研体制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小宋和另外几个志同道合者创办了一家公司,主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