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以非常控制力让娃哈哈更持久(一)
详细内容
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的成绩足以值得这位朴素的领跑者骄傲,然而现在他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娃哈哈具有更持久的长跑能力。
58岁的浙江人宗庆后不像是一个爱追赶时髦的人,黝黑而少言,不善演讲,江浙口音里透出和气。他一年有一大半时间在全国各地奔波,研究乡村消费者更胜于城市消费者。最近,他甚至老实地承认说,自己的确有点精力不济了。
但是,这些都不影响他无意中成为了中国市场中最时髦的人之一。从国内首家邀请明星代言,到创建营销体系屡破外国巨头,在饮料市场,他成为了中国式时尚产品的创建者。
7月初,这位娃哈哈集团的掌门人宣布了首个海外工厂在印尼正式投产的消息。这并不意外。从1987年开始涉足保健品以来,娃哈哈始终以市场后进者的姿态杀入,却又最终带领潮流。在过去的2003年,娃哈哈的销售额达到100亿。与此同时,企业没有一分钱的银行贷款,自有资金一直在10亿-20亿。现在,娃哈哈已经是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
起步
47岁,3名员工,14万借款,十几平方米作坊式经营场地,1987年。这几个数字的组合能做些什么?
宗庆后最初给出的答案是一家校办工厂。1987年,47岁的宗庆后在杭州挂出了一块木牌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开始了他的创业。次年,这家厂改名为娃哈哈食品厂。
也正是在这一年,被视为美国文化象征的可口可乐经过长达7年的谈判,在中国首次建厂。
这个庞然大物后来成为宗庆后的对手,但这已是后话。当时的宗庆后对此毫无准备。他刚刚结束长达8年的一家校办厂的销售人员的工作,这份工作的全部内容是每天拉着黄鱼车推销课本、卖雪糕。而更早的时候,他在农村劳动了十几年。
宗庆后决定尽快弥补曾经失去的时间。1988年,他推出了娃哈哈食品厂的第一个产品娃哈哈口服液。接下来,他显示出自己在销售上的天分,娃哈哈在全国第一个推出了实证广告的方式让自己的产品拥有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而面对电视台20万广告费用的开价,只有10万流动资金的宗庆后面不改色地签下广告合同。结果是广告尚未播完,订单剧增,提货的车造成交通堵塞。宗庆后把销售人员派向全国实行广告攻势,当年娃哈哈销售收入488万元。宗庆后很快在保健品行业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