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童话作文>伊索寓言全集

伊索寓言全集

详细内容

篇一:《伊索寓言道理全集》

1.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东西,最终还是要失去的。

2.对于一些陌生的事情,可能会产生畏惧,一旦熟悉了,这种畏惧就会减轻。

3.有些爱自吹自擂的人,往往用谎言欺骗别人,特别是当没有人反驳人他时,就说得更起劲儿了。

4.有的人决心要干坏事,当他找不到借口的时候,就会明目张胆地去作恶。

5.有的人劝告别人,并不是出于善心,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6.如果有人向从来就不干好事的人求救,他肯定是个大傻瓜。

7.有些撒谎的人往往把事情说得天花乱坠,但事实却能把他反驳得无地自容。

8.有些人长了一高大的身驱和漂亮的仪表,但心灵却很肮脏,戴上伪善的面具也掩盖不了本质。

9.对于强盗和恶棍,只能用强硬的态度对付他。

10.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干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11.世界上事情是复杂多变的,看上去是祸,可能是福;看上去是福,说不定是祸。

12.人们应当做好自己的分内的事情,见异思迁,往往会失败。

13.有些人本来就没有什么本事,但却狂妄自大,结果只能遭到失败。

14.有些人只会在一起吃吃喝喝,除此之外,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帮助。

15.当危险涉及到人的钱财时,人们不好接受,而危险威胁到人的生命时,就更难以接受了。

16.有些好斗的人不仅伤害了别人,最终也会伤害自己。

17.有些制定法律的人,常常自己不遵守所制定的法律。

18.贪得无厌的人是永远满足不了的,在眼红别人的同时,自己往往会失去更多。

19.人吃一次亏后,就会总结教训,不再吃第二亏了。

20.有的人背后贬低别人,一旦见了面,就原形毕露了。

21.经历过一次危险,就不应再重复它。

22.有些人为了追求不切实际的利益,胡干蛮干,结果目的还没有达到,就已经累死了。

23.有的人态度暧昧不清,让别人难以捉摸。

24.有的人骄傲自大,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了。

25.有些人只会说大话,其实什么真本事也没有。

27.从别人的不幸中吸取教训,才能避免自身的灾难。

28.自由比安乐更重要。

29.出卖同伴甚至领袖的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

30.在凶恶的敌人面前,祈求是没有用的,说真话却显得更有力量了。

31.对难免一死的人而言,选择体面的死更可取。

32.不恰当的装饰不但无益,而且会带来灾祸。

33.有些浅薄庸俗的人,外表神气十足,只要一开口,就原形毕露了。

3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喜欢什么样的朋友,自己就是什么样的人。

35.一个人如果有了坏名声,即使没干坏事,人们也会防备它。

36.高明的演说家能把对方的指责转化为赞扬,从而处于有利的位臵。

37.不要相信它人的甜言蜜语,小心上当。

38.有些游手好闲的人自以为得意,可灾难正在向它走来。

39.不要羡慕一些人的权力和财富,因为它们随时都可能遭到妒忌和危险。

40.各人都有各人的烦恼,不要为一点小事就失去生活的勇气。

41.穷苦人齐心协力,才有可能找到生路。

42.不动脑筋,只知道简单模仿不适合自己的行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43.各人有各人的兴趣,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别人。

44.过分的关心、宠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

45.有些人宁愿相信献媚的假话,也不爱听说出实质的真话。

46.那些恩将仇报的人,最终会得到惩罚。

47.想出一个好主意也许不难,实现它就不那么容易了。

48.遇事善于动脑,随机应变,才能避免灾难。

49.本性恶劣的人,即使外形变了,本性还是很难改变的。{伊索寓言全集}.

50.整天只知道瞎忙活的人,是劳而无功的。

51.不要与别人斤斤计较,谁付出的力量大、贡献多,谁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

52.人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对他人宽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想去报复他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53.那些叫唤得特别响的人,往往干活少,而那些不作声的人,往往承担着全部责任,完成着最重要的任务。

54.渺小无论如何也与伟大相比。

55.在逃避一种危险时,不要忽视另一种危险。

56.财宝并不值得夸耀,倒是要小心它会带来灾难。

57.坏人总是用花言巧语掩盖它的恶行,人们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骗。

58.如果听信挑拨离间,放弃了团结,下场一定是悲惨的。

59.有时候,傻瓜的帮助,会比敌人的破坏更可怕。

60.敌友分不清,是非辨不明,遭受损失那就难免了。

61.坏人即使装出十分善良的样子,聪明的人也会知道它们是口蜜腹剑的恶人。

62.不知天高地厚,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冒险,是注定要失败的。

63.对于敌人不要抱有任何美好的希望,而且还要善于识破它们的阴谋诡计,否则,将会遭到不幸。

64.聪明人吃一堑,长一智,不会再受伪装的欺骗了。

65.对于生性懒惰的人,用再多的口舌教训他也是白费,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把事情交给他去办。

66.一心只想出风头的人,是会被人们瞧不起的。

67.不要责怪孩子的懒惰,因为是父母把它们惯成这样的。

68.贪心不足,本想多得,不但没有多得,反而失去了已经拥有的东西。

69.尽管生活清贫一些,却不可失去理智,铤而走险,步入歧途。

70.那些目空一切,为所欲为的人,是不会关照他人利益的。

71.真正的友谊要经受生活实践的考验,假朋友最终是要原形毕露的。

72.聪明的人临危不乱,巧妙而轻易地击败敌人。

73.生活中遇到再大的不幸,也不应当自杀。

74.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柜的自然规律,人们不应当嫌弃老者。

75.有些人什么本事也没有,只会夸夸其谈,千万不要相信他。

76.对那些妄狂自大的人来说,虚荣的性格往往显露出他们隐藏的罪恶。

77.有的人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78.对坏人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其行善,企图得到回报,那是愚蠢可笑的。

79.那些本性恶劣的人,尽管向人报告美好的消息,也是别有用心的,千万不要相信它。

80.对恶人作任何正当的辩解都是无效的,想干坏事,总可以找个借口。

81.尽管坏人老奸巨滑,花言巧语,但在聪明人面前,他们的诡计仍是枉费心机。

82.自由散漫,脱离集体,不喜欢用纪律约束自己,那是很危险的。

83.把财物托付给不应托付的人,肯定会上当。

84.人们必须团结一致,一心一意,方能战胜敌人。

85.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好,却并不了解别人的生活同样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86.那些出卖朋友,背叛友谊的人,到头来自己也得不到好下场。

87.人们宁愿过简单平稳的生活,也不愿享受那充满恐怖的欢乐生活。

88.人们往往为了一点点小事争执不体,从而失去了重要的东西。

89.有的人爱耍小聪明,结果反而陷入灾难之中。

90.自由固然可贵,但有时也会造成生命、生活毫

篇二:《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寓言的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6.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二.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寓言》等

三.《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教学目的:

1.学会生词;

2.理解故事中的关键词“白费劲”“成熟”“惊慌失措”“一贯”“圈套”“戒心”;3.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意思叙述出来

教学过程:

师:现在有把握认识这课的生字新词吗?{伊索寓言全集}.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一则小故事,读时把这几个“拦路虎”给消灭掉:“白费劲”、“无望”、“成熟”,开始吧。

师:指名读《狐狸和葡萄》第一节,这一段哪句话是具体写“白费劲”的?范咏钰:“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这句话是具体写“白费劲的。

师:想想看,狐狸会想出哪些办法够葡萄呢?

生:„„

师:刚才你们说的这些都是狐狸在干什么?

生:绞尽脑汁想办法。

师:但结果怎样?

生:没有够着。

师:这就叫?{伊索寓言全集}.

生:白费劲!

师:狐狸绞尽脑汁想办法结果却白费劲。此时此刻,狐狸心里是怎么想呢!师:这就叫什么?

生:无望!

师:你们真聪明!再动动你们的聪明脑,默读这则故事的一、三小节,思考这两小节中“成熟”一词的不同含义。

一个“成熟”指的是食物生长到一定的时候长熟了,第二个意思„„不知道了师:你们现在不敢举手,原因是你们现在思考的还不够?

生:成熟!

师:是的,这就是第二个成熟的意思,它是“成熟”这个词的引申义。还可以举例说明?

师:请用心读第二则故事,理解“惊慌失措”和“一贯”的意思。{伊索寓言全集}.

师:课文里不仅写到村民们的“惊慌失措”,还写到了谁的“惊慌失措”?周兴路:还写到了放羊孩子的惊慌失措。

师:想象一下,放羊孩子是怎样惊慌失措的呢?

一贯”就是“经常”。

联系《狐狸和乌鸦》一课,默读《蝉和狐狸》,思考“圈套”、“戒心”的意思,并思考蝉和乌鸦的结局为什么会不一样?

刘怡然:“圈套”在这里就是“计谋”的意思。

董术艺:“戒心”是防备中计的心思。

孙渝雯:“戒心”就是防备的意思。

刘凌峰:蝉和乌鸦的结局不同是因为乌鸦爱听甜言蜜语,而蝉却善于观察发现,所以蝉能识破狐狸的计谋,蝉救了自己。

师:蝉是如何识破狐狸的计谋的呢?请从文中找出根据。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三则故事,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意思叙述出来,说明你们很了不起!课后希望你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能很有感情地把这三则故事读好,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三则寓言的理解。继续读一读《伊索寓言》这本书,把你的心得体会,抄写下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来。

《伊索寓言》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故事的寓意。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伊索寓言》里的三则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其中一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生叙述故事)

这三个故事有趣好玩,你们看,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出来说话了。

“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狼来了,狼来了!”

“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

指名读这三句话,评价。

比较一下,三句话的意思不一样,但是有相通的地方。

不着急,比较是思考的一个办法,比较会产生问题。

这三句话都是骗人的

板书:说谎。

那两只狐狸和那个放羊的孩子,为什么要撒谎呢?

狐狸为什么要撒谎?

板书:安慰自己。

师: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生:上次我违反了纪律组长训我,我非常不服气,心想:“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个组长吗?”其实我心里一直想当个组长,甚至还有当班长的野心呢!

吃不到葡萄,就说是酸的。

狐狸先生的这句话,已经是世界性的俗语了。

假如葡萄架上的一只麻雀,知道葡萄是甜的,她会告诉狐狸,狐狸会怎样酸溜溜的说呢?

生:我才不吃呢,我家多的是,干嘛要吃树上的呢。

生:那些葡萄肯定被麻雀和虫子弄坏了。

生:不吃也罢,我反正已经吃饱喝足了,要吃这些干嘛呢?

我们换一个故事来交流。

狼来了,狼来了,是为了骗村民,寻开心的。

板书:寻开心。

为什么要寻开心,要撒谎呢?

板书:恶作剧

从那个词语看出来是恶作剧?

哈哈大笑。

师:牧童第二次叫喊呢?

引读:狼真来了„„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这两段?尤其要读出牧童喊两次“狼来了”前后不同的心态。牧童第二次喊“狼来了”,„„同学把牧童的紧张求救的语气读得非常到位。

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生:„„

师:是呀!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如果一贯使用欺骗的手段对待别人,人们就会对你缺失了诚信。即使你说的是真话也没人能相信你的。

换个故事交流。《狐狸和蝉》

读书就是要一遍一遍的把自己的感觉调细,让自己的感觉和课文相同。

谎言的背后有一个圈套。

谎言的背后是一个美丽的陷阱,有一个可怕的阴谋。

齐读这三个词语:圈套,陷阱、阴谋。

思考“圈套”在这一课中是什么意思。

生:“圈套”是在这则故事里指的是狐狸想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它所用的计谋。

这次狐狸算遇到对手了,看看蝉上当没有?„„

生:这只蝉太聪明了,他用一片树叶便识破了狐狸的嘴脸。

师:“蝉察觉其中有诈”,他是怎么察觉到的呢?

生:蝉可能从狐狸说“你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这句话中察觉到的。

师:狐狸的这句话说的有何破绽?

生:蝉一直在树上唱歌,而且歌声很响亮。狐狸在树下可以非常清楚地听到蝉的歌声,不必要让蝉飞到树下来唱给他听呀!

师:蝉还会从哪里察觉有诈呢?

生:狐狸说:“你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这句话里察觉的。因为在动物王国里,大家都知道狐狸心术不正。对于心术不正的人说这么好听的话一定是有他的目的的。所以蝉察觉这其中必定有诈。

文中还有这么一句话:“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此时此刻,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喜出望外。

生:惊喜万分。

生:非常激动。

师:请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三小节。

我们了解了谎言背后的心理,有的谎言是为了安慰自己,有的谎言是因为无聊,是为了恶作剧,有的谎言背后隐藏着阴谋和圈套。

我们默读课文,比较这三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