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童话作文>龙猫电影观后感

龙猫电影观后感

详细内容

第一篇、龙猫观后感

龙猫电影观后感

《龙猫》

“现实的残酷,童话的美好”这话往往在时间的推敲中得以验证,但在虚拟的影像中,却让我们亲身体验了童话的美好。《龙猫》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整部影片讲述的是还在读小学的姐妹花小月与小梅,一起跟随父亲,到农村生活,并搬到一个有些破旧、有些阴森的房子里居住。刚开始两人对那里的生活充满了畏惧感和好奇心,但随着不断地了解与适应,她们的生活有了许多惊奇的发现,小梅也在无意间发现了传说中的龙猫,有一天,小月与小梅吵架之后,小梅因想念母亲而迷路。幽静而安逸的田野中,出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小家伙,蹦蹦跳跳地穿插在草丛中,小梅因为好奇而尾随于它,这是小梅第一次见到龙猫,也是我与龙猫的初次相见。在《龙猫》里,宫崎骏融入了很多自己的个人情怀和童年感受,只要是有龙猫出场的情景,就格外精彩奇妙,比如妹妹坠入树洞,龙猫第一次露面时,顽劣好动的妹妹趴在龙猫肚皮上逗弄龙猫一节,宫崎骏将小女孩的童趣描绘得活灵活现。还有下雨天姐妹俩和龙猫一起等公车那段,略显阴郁清冷的画面中,龙猫令人意想不到得现身,站在姐妹俩旁边像模像样地等候那只“猫车”,一脸憨态,令人忍俊不禁,尤其当龙猫震落枝头的雨珠就为听大珠小珠砸雨伞的响声时,让人绝倒。宫崎骏赋予动画人物的幽默总在细节处取胜,就如同他表现人们纯挚的情感一样,都是自然而然,若微风拂面,无处不在,却又一气呵成,无迹可寻。

影片高潮部分是姐妹俩接到母亲病重的电报后,两个孩子产生口

角结果导致妹妹走失,姐姐不得不求助龙猫找寻妹妹。最后的结局是一个满怀希望的结局,母亲只是感冒,虚惊一场,她即将出院,迎接她的是一个崭新的家,以及这个家里蕴藏的无微不至的爱。

很少有电影可以像《龙猫》一样给人一种清新、淡雅、谦和的感觉,在这部电影中,宫崎骏充分的释放着他的童真童趣、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绿色的挚爱。绿意盎然的夏,朴实真彻的人,暖风悠然,花气缭绕,童话般的霓梦幻彩,城郊村野中的自然风光,绿树成荫下的田庄屋舍,这些淡出我们记忆之外的景致被宫崎骏细腻入微的画笔完美再现,他将一段奇妙的想象融入了大众的童年时光。随着那对天真活泼的姐妹在乡野草地之间的嬉戏打闹;随着影片中父女三人的欢声笑语和彼此间的关爱呵护;随着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生活画卷缓缓展开„„相信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深深被打动了,那颗经过钢筋混凝土浇筑之后早已变得麻木不仁的心灵也拉开了记忆的闸门,被唤醒的魂灵不由自主地追随着两个小女孩的脚步,去重新体验生命和生活里最简单洁净的情感,最终获得的感慨既来自于对美的赞叹,也来自于对曾几何时的追怀。

如果说田野的美景和童年的气息勾起的是我们心中的无限怅然,那么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和邻里之情,却极大地讽刺了后工业时代的人情冷漠。电影中,姐妹情、父女情、母女情、夫妻情、同学情、邻里之情,甚至陌不相识的路人之间也彼此打招呼问好,这一切无不充溢着关爱和宽容,他们互助互爱,同甘共苦,形成一个其乐融融的乡村大家庭,转头看看我们如今生存的社会,在信任危机下,

关爱早已不复存在,支离破碎的情感信念中只剩下利益的角逐。我们失去的越多,感慨的也越多,为什么感慨?因为那些东西本不应该失去。宫崎骏惯于表现人物的神情和动作,这些传神细致的神情捕捉和动作描绘将人物全方位立体化,即便只是几岁的小女孩,也在宫崎骏的画笔下变得饱满真切。电影中有很多姐妹俩儿跳跃奔跑的场面,这不仅表现出了孩子们的活力充沛,也让乡村静谧的景色与人物产生强烈互动,增加画面的弹性。宫崎骏的动画片在驰骋想象的同时都具备艺术气质,《龙猫》的艺术氛围也很浓厚。影片开场,父女三人打扫旧屋,那些避让阳光的“灰尘精灵”不禁让人想起两首非常有名的佛偈,一个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个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影片里两个“阳光少女”的身上来看,似乎更像后者,于是那些“灰尘精灵”不用姐妹俩拂拭,自动排队离开,飞向天空。影片明快鲜绿的色调在呼唤人们内心深处的清澈一面,在擦拭我们心中的尘埃,让我们感觉到那种透亮的心境。而半夜龙猫和姐妹俩一同种橡树的情节,则反映出宫崎骏强烈的抒情意识,其象征性异常明显,对生命的礼赞和对明天的美好祝福尽在不言中。

我相信我们都会被电影中这个胖乎乎、肉乎乎、圆乎乎的懒虫所吸引,龙猫憨态可掬、可爱圆滑的造型确实足够吸引人们的目光,这个外表可爱的神奇生物还有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宫崎骏在这部电影中将龙猫的形象塑造的太完美,可爱的外表、善良的内心、热爱大自然,喜欢体验童真、对生活充满乐观,龙猫才是片中真正的主角,而主角的这些特质也决定了这部动画的特质,《龙猫》是一部理想主义

的作品,在这部动画中没有反派、没有坏人,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善良和淳朴,这部电影中也没有工业文明带来的污染和喧嚣,一派农家田园的静谧和祥和,我觉得《龙猫》是宫崎骏最具个人风格的一部作品,把他的环保主义和童真童趣体现的淋漓尽致,电影没有深奥的主题,没有复杂的故事,但却足以让每个看过《龙猫》的观众难以忘怀。龙猫的确是一个梦,这是属于宫崎骏的梦,我庆幸的是这位大师可以把它的这个梦搬到大银幕上,让每个人都和他一起分享梦中的快乐、喜悦、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梦中的清新、自然、让每个人都在轻快向上的氛围中体会到一丝丝的感动,这种感动来源于动画中留露出的亲情和友情,也来源于影片美好向上的主题,《龙猫》是一部可以让儿童快乐,让成人放松的电影,儿童在这里找到属于他们的童趣,成人在这里可以暂时告别生活的压力,享受心灵的小憩,这就是龙猫,一种对自然的执着热爱,一份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

第二篇、龙猫观后感

龙猫电影观后感

范文一:

《龙猫》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童话。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主人公小月和妹妹小米跟着爸爸搬到了乡下。在老橡树的洞中遇到了龙猫,龙猫胖胖的,非常可爱。不久,姐妹俩就和龙猫成了朋友。龙猫带她们飞翔、吹笛子、赤脚打着雨伞在雨中听雨&&

电影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妹妹小米迷路后,小月为了找她坐上了龙猫的车,车在田间飞快地奔驰着,从大人身边驶过时,大人们都看不见,只是感到一阵风吹过。也许是他们已经没有童心了吧?

看完《龙猫》,我就被龙猫的形象萌住了!这部电影让我身临其境。很多人都看过《龙猫》,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龙猫》这部电影很梦幻,当然,我也一样。

《龙猫》是一部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从一个刚刚懵懂的幼年孩子的视角叙述的。不管是剧中的音乐,还是孩子们的表情、语言、肢体动作、心理活动,都让人感到这是一部童话故事。

范文二:

看完这部电影,很难想象它来自一个遥远的年代,1988,那时我还没有出生。

简单的故事,一位父亲带着两个孩子搬家,母亲住院治病,两个孩子盼着母亲回来。搬到新家后,两个孩子遇见了自己画册上的龙猫,和龙猫度过了几个愉快的时刻,最后在龙猫的帮助下,姐姐找到了妹妹,而且确认母亲很快就要回家了。以上就是大致的故事情节,所以这部电影也只有短短的86分钟,完全没有《千与千寻》中的那么复杂,给人一种简单的满足。

但这部电影评分很高,应该完全不像情节这么简单。宫崎骏在其中表达了太多的东西,按照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的思维,我可以从中看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动物的和谐,邻里之间的和谐,孩子对母亲的爱,姐姐对妹妹的爱,父亲对孩子的爱,还有小男孩对小女孩的那种害羞和腼腆。其中包含了太多的美好的东西,但却是用如此简单的方式反映出来,简单的让人震撼而又觉得无比真实。在那个年代拍出的这么一部电影,隔了这么多年依然能一次又一次的给人感动,而且会一直流传下去。

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小时候呢?想起了家乡那广阔的田野,想起了那淳朴的乡亲,想起了午后和小伙伴一起去钓龙虾,想起了和外婆一起挖猪草......这是田野,是农村留给我的记忆。那时的生活如影片中看到的那样是简单的,但却很幸福。

除了大主题以外,宫崎骏对电影的细节处理很到位,从人物的表情,穿着,甚至反光镜中都能看到最符合实际的情景。不知道这部电影花了多少时间构思,多长时间制作,多长时间处理每一个细微之处。

其实这部电影中关于龙猫场景的并不是很多,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见这个电影题目会觉得有困

惑。在我看来,龙猫只是一种象征,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也许就是小时候那些最好最好的记忆。

范文三:

一部《龙猫》,一段童年的回忆。

朴素的画风,简单的故事情节;单纯可爱的孩子,和蔼可亲的老太;高耸的大樟树,神秘的龙猫&&宫崎骏又一次给我们讲述了一部充满幻想,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不禁让我们回忆起孩提时代在乡村淳朴的童年生活。

可以说宫崎骏的《龙猫》是一部充满神话色彩的梦幻剧,但我觉得它更是一部很单纯,很朴实的童话剧。与宫崎骏其他作品不同的是《龙猫》的画风简单纯朴,写出了乡村生活的朴实祥和,没有太多的渲染,也没有过于夸张的奇幻。电影讲述了和爸爸一起搬到乡下的两姐妹,在家附近的一棵大樟树下发现了传说中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见的龙猫。其间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而有趣的故事。一天,妹妹小米和姐姐吵了架之后,便独自出走去找自己生病住院的妈妈,途中却迷了路。姐姐在四处寻找无果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于龙猫。善良而温和的龙猫唤来龙猫电车,载着姐姐找到了迷路的妹妹,乘着龙猫电车,妹妹把亲手摘的玉米送给了妈妈,希望她早日康复。

之所以觉得《龙猫》是一部单纯的童话故事,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去看待的这部电影。剧中的很多细节以及对话都是以一个刚刚对这个世界有懵懂念想的孩子描写的,这里的孩子则可以看成是剧中的小梅,小梅在剧中大约三四岁的样子,对自己周围的一切都会感到好奇,为了看到灰尘精灵她能一直盯着墙上的缝隙&而姐姐小月已经上学,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认知已经初步成熟和了解,妈妈因病住院她就担当起了照顾妹妹的任务。

龙猫在剧中可以是一个虚幻的角色,它是根本不存在于小梅小月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小妹小月对大龙猫的印象和邂逅可以看成是姐妹俩因对附近的新环境以及大樟树林存在的神秘感而产生的幻想。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大龙猫是姐妹俩在听到爸爸和婆婆讲的神话故事后于梦中形成的虚幻角色。在这部电影中,龙猫第一次出场是在小梅在院子中玩耍时无意中通过一个幽深的灌木丛掉入了大樟树的树洞里,她在这里发现了大龙猫,然后调皮的趴在大龙猫的肚皮上美美的睡了一觉,而后当小妹醒来之后却被姐姐和爸爸发现躺在了一篇灌木丛中。龙猫第二次出场是小梅和姐姐小月在公交站点等待爸爸下班回家的时候,不过这次是姐姐小月首先看到了龙猫,而小梅此时却趴在了姐姐的背上睡着了。龙猫的第三次出场是在姐妹俩半夜醒来的时候,这次三个龙猫围着姐妹俩种下的樟树籽跳来跳去,最后通过咒语将她们刚刚种下的樟树籽变成了一片足以遮天蔽日的樟树林。而龙猫的最后一次出场则是姐姐小月为了寻找迷路的妹妹跑到樟树林中寻求龙猫帮助的时候。在我看来,龙猫只是妹妹小梅梦中的幻想所形成的一个角色,而童心未泯的姐姐小月在妹妹的描述下也或多或少的形成了龙猫的形象。所以,《龙猫》带给我们的是一部围绕姊妹俩的梦境展开的一部亦真亦假的童话故事。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般,童年的天真烂漫早已离我们远去,剧中的小梅小月正是每个人童年时的写照,单纯,可爱,好奇,执著。童年的我们曾做过许许多多奇幻的梦,有过数不清的天真幻想,而童年的这一切在剧中便幻化成了可爱而又神奇的龙猫,它无所不能,它有神奇的法术,它出现在每个孩子的梦里,它是每个孩子的多啦a梦。每个人的童年亦曾有过一个属于自己秘密花园,它存在于每个孩子心底的最深处,里面充满了孩子们的幻想和好奇,我们总是将自己想象成童话故事里的某个主人公,可以是精灵,可以是冒险王;可以是王子,可以是公主,总之,他(她)是每个人都羡慕的故事里的英雄或主角,而那座秘密花园理应

属于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里面装满了孩子心里所看到的,想象到的东西。它是一座只有孩子才能发现的秘密花园。

很多人看过《龙猫》之后的第一感觉是很奇幻,很灵异。更有甚者说《龙猫》其实是一部鬼片,描写了一个关于龙猫的鬼故事,并且拿出大量证据以说明鬼在何处。在我看来,这些评论未免言之过重,亦或是掺杂了些许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主观因素,成人之所以说这部电影让人觉得灵异奇幻是因为他们是站在一个成人的视角上去看的,这个视角不免掺杂了太多成人世界里的世俗因素。立场不同,出发点也就不一样,世界观价值观也会因此有不少差异。而《龙猫》本身却是一部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从一个刚刚懵懂的幼年孩子的视角叙述的。不管是剧中的音乐,人物的肢体动作,还是孩子们的神态,心理活动以及无忌的童言,无不让人感到这是一部从头到尾彻彻底底的童话故事。也可以说,宫崎骏的电影作品,像《天空之城》、《幽灵公主》、《千与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以及我们这部《龙猫》都可以看做是童话故事,就像小时候看过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都属于彻头彻尾的童话。而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宫崎骏的作品将童话、动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人文高度,融入了不少现代社会中人们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元素,触及了人们心中最隐秘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部位,从而让我们不断的去反思去自省。他的作品就像是喧嚣城市里一片仍未被污染践踏的草地,久旱之后从天而降的细雨,滋润了观众们心底的秘密花园,让我们发现在忙忙碌碌而又些许浮躁的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丢失已久的童心。

所以,《龙猫》既是一部单纯写给孩子们的童话故事,也是一部写给成人们的寻找童心,返璞归真的童话伦理剧。

第三篇、《龙猫》观后感800字作文

龙猫电影观后感

小编导语:这是一篇龙猫观后感作文,龙猫仿佛就是在叙述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身边的故事小梅遇见了毛茸茸的巨大龙猫,但是姐姐不相信,只有父亲安慰地说相信她。更多龙猫观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蔚蓝的天空下,几朵向日葵正朝着太阳茂盛地生长着,一阵轻风吹过,树叶“哗啦啦”地响着,一辆老旧的小汽车缓缓驶过,小女孩小月和妹妹小梅跟随爸爸一起搬入了乡下的新居。乡下的天空是那么蓝,就像是透明的水晶,空气是那么好,沁人心脾。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高高厚厚的水泥墙。两个女孩在美丽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到了以前从未感受过的欣喜。小梅遇见了毛茸茸的巨大龙猫,但是姐姐不相信,只有父亲安慰地说相信她;下雨了,小凯把自己的伞借给了小月和小梅,自己却冒雨跑回了家;得知妈妈的病情加重了,小梅准备把自己摘的玉米给妈妈,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借了小凯的伞,小月和小梅穿着雨披把伞还给了他;龙猫给了姐妹俩树种子,但是种下去一直没开,直到一天晚上,龙猫一家围着种有种子的那块地蹦跳、参拜,种子很快的发芽、长大,长成了参天大树,之后,它便带着姐妹俩坐着陀螺飞翔在夜空……这美丽的童话故事里,也许没有什么明显的主题。但是就是没有主题,它仿佛就是在叙述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身边的故事:平淡的开始,平淡的结局,总是让人觉得亲切,也总是有些期待。坐在猫巴士上飞奔,飞过田野、奔过山岗。在这一刻,孩子们感受到了树的呼吸,听到了风的歌声。童真,永远是那么地美好。就像是蓝天里的白云,就像是和龙猫初次相遇,就像是纯净透明的水中有鱼儿畅游,就像是阳光下有花朵盛放,就像是那几粒小小的、载着希望的种子,这点点滴滴,这一切的一切,也许只是我们儿时的美丽梦境,但它纯真,倒映出了我们美好的心声,充满了期待、希望和惊喜。我们的永无乡,也许就是这么普通,但是却很美丽;也许就是这么幼稚,但是却充满了我们儿时的全部梦想。那清澈的小河、美丽的森林、宽广的田地、朴素单纯的人们,那么简单,那么美好。有机会的话,我想亲自去乡下感受一下,看一看麦穗的舞蹈、蝴蝶的婀娜,听一听风的歌声、树的低吟,找回我那丢失已久的永无乡……

第四篇、龙猫观后有感

龙猫电影观后感

动画电影《龙猫》浅析

------孩子眼睛里不可思议的世界

姓名:陈恩燃班级:10会计三班学号:2010931191

1.故事梗概:

和爸爸一起搬到乡下的两姐妹梽月和小米,跟着他们的爸爸一起住进了他们的新家。她们的妈妈在七国山病院养病。家里阴森恐怖,刚开始她们称自己家为鬼屋。在鬼屋里他们看到了被称为黑虫的不明生物,在家旁的一棵参天大树下发现了只有幸运的,心灵纯洁的孩子才能看见的多多洛。认识了善良的婆婆和腼腆害羞却又倔强顽皮的有勘太。一天小米独自在院子玩耍的时候,意外的看到了憨憨的白色小龙猫,小米想捉住小龙猫,小龙猫慌忙的想甩掉小米。却把小米引到了正在睡觉的大龙猫身边,这个秘密让小米兴奋不已,可是爸爸和小月却找不到龙猫的踪迹。有一天下雨的傍晚,小月姊妹等在爸爸下班回来的车站旁时,大龙猫出现了,小月借给它一把伞挡雨却被它当作非常有趣的玩具,大龙猫有了这把伞开心极了。过了一会儿它乘着有12只脚,额头上会显示目的地的龙猫公共汽车离开了车站。夏天快过去的时候,小月姊妹收到医院的电报,妈妈身体不舒服,拖延了回家的时间。姊妹俩非常的担心妈妈的情况,小米非常难过,硬要妈妈回家和她一起睡。又抱怨姐姐不管自己。姐姐怪小米不懂事,不为妈妈着想,是个笨蛋。小米难过极了,大哭着喊着姐姐是个笨蛋跑远了。那一天,小米失踪了,原来她想拿着自己摘下的玉米自己走到医院看望妈妈,小月四处寻找小米的时候,想到了龙猫。就这样,龙猫唤来了猫巴士车,终于找到了迷路的小米,后来,猫巴士车又带着姊妹俩来到了妈妈的病房窗前,远远的看到一切平安的妈妈和看望妈妈的爸爸,姊妹俩不知道有多么快乐。

2.主题思想:

“在我们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他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

这是宫崎骏幼年时在家乡听到的传说,年少的他也曾经认真地在小径上等待,在草丛间寻找吧。长大后,他投身于动画制作,心中始终念念不忘乡下渡过的那段美好的时光,始终念念不忘这个为小孩子们编织的精巧的梦。在这种情绪的感召下“龙猫”问世了。

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眼睛,因为他们眼睛里有我们看不到的美好。是我们所遗失的美好。你要真正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能感受到孩子的心是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的。

3.叙事结构:

龙猫这部电影是影片的叙事结构是常规的顺叙,相同的单线叙事结构。没有穿插着倒叙、插叙,这样的结构放在现在大部分人是很容易理解剧情的,所以我们觉得看得很顺畅。

4.情节和细节处理:

参天大树的细节处理,树的意象随处可见。而本片大树虽着墨不多。但是却雄伟壮观,安详宁静。伫立在那里。仿佛整个村子的守护神一般。给人最理想的家园,让人憧憬,让人向往。

龙猫公共汽车的处理,宫崎骏对龙猫公共汽车进行了细致刻画,达到了一种梦幻般的现实。又是现实感的梦幻的艺术效果。巨大无比而又毛茸茸的龙猫是宫崎骏的惯用风格。《千与千寻》中又软有白的宝宝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温暖感人的情节,小月和小米两姐妹冒雨来到车站迎接上班晚归的爸爸这一情节尤为感人。当妹妹困得支持不住时,姐姐关切的将他背在身后。时不时抖抖身子,以防妹妹掉下去。考究的细节描写,使影片增色不少。

第五篇、《龙猫》观后感1000字作文

龙猫电影观后感

小编导语:这是一篇龙猫观后感作文,神奇的多多洛爱护着这个勇敢的小女孩,它不会让她受到伤害,遇到危险。为此,我忽然想到,那些也曾说我是孩子,说我需要被保护的人们。更多龙猫观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缓缓流淌在画面上的田园,淡彩的世界,小月和小梅的世界,小月、小梅和多多洛的世界。乡下的阳光总是透晶亮的。布满灰尘的阁楼因为有了小月和小梅的尖叫声而颤抖起来。那些“黑家伙”成群的从小梅胖嘟嘟的小脚边窜过,把她白白的小脚染得黑乎乎的。但是,小梅并不觉得害怕。她只是好奇、顽皮又兴奋的一把抓住一个,然后兴奋的从楼梯上狂奔而下,满屋的找着姐姐,要与她分享。看着小梅因为兴奋而红起来的脸,真是让人欢喜,止不住的喜欢。她倔强,她懂事,她勇敢,她纯真,她快乐。她在乡间的草地上开心的玩耍,充满了好奇心。她发现了多多洛,她欣喜的趴在它柔软又有弹性的肚子上,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她眼下的那个庞然大物,学起它的叫声。红裙子随着她不安分的身体,不停的摆动着,率性又纯真。依恋着爸爸妈妈和姐姐,但是并不给他们添麻烦。只是因为担心妈妈,牵挂妈妈,所以才会迷路在去往妈妈所住医院的路上。但是,神奇的多多洛爱护着这个勇敢的小女孩,它不会让她受到伤害,遇到危险。为此,我忽然想到,那些也曾说我是孩子,说我需要被保护的人们。他们在我的生命里有过那么热烈的温度,可是却短暂的很。所以,当我再次惦记起那些温柔和关怀的时候,16岁时没有懂得的小淑女的心情,我现在算是体会了。随身带到学校的记事本里,压着一片小淑女当年送我的云大的银杏树叶。树叶是稻谷的金黄色,纹路很清晰。树叶上面有我逼她写下的字,那么多年过去,圆珠笔蓝色的字迹已经嵌到条条脉络里,和银杏融为了一体。可是不幸的是,我不小心把它弄坏了,干脆的叶子被我撇成了小碎片。如今翻开本子,只看到用透明的胶带黏住的那片已经残缺不全的银杏。是啊,为什么还要留着呢?为什么还要更加珍惜的保管着这些已经不再完整,已经不能再挽回的东西呢?还包括那些信件,那些字条,那些短信,那些被写过字的纸巾、烟盒。我想我是必须要用它们来不断的提醒自己,提醒自己拥有过,而且拥有的那么完整,那么彻底,那么美好过。只有这样,我才能在已没有了他们的真实之中,再攫取那么些许的温情和安慰。并告诉自己,你也曾被人放在心上,珍惜过一段时间。

第六篇、《龙猫》观后感

龙猫电影观后感

《龙猫》观后感

四(4)班学生张家赫父亲张国军现在的孩子都成熟得较早,可我那将要上五年级的儿子,可以说是“童心未泯”,每做完作业,搞完运动,就沉浸在动画的世界里。《熊出没》、《大耳朵图图》、《猪猪侠》都是他的最爱,总免不了我们的唠叨或训斥,说这是在浪费时间。然而,在这个暑假,我和儿子一起观看了一部动画片,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这是一部根据日本漫画家宫崎骏的漫画改编来的动画电影,名为《龙猫》,它让我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童话。甚至让我走进了童话的世界里,勾起了对小时候生活乐趣、天马行空遐想的回忆。

影片讲述了一个简单而又温馨、天真的故事,念小学的小月和四岁的妹妹小梅,在妈妈住院期间,跟着爸爸搬到郊外的一间旧屋住,在那个被人戏称为“鬼屋”的新家里,她们的生活有了许多有趣的新发现,包括传说中的龙猫。有一天,思念妈妈的小梅决定去医院探望她,却在途中迷路了,大龙猫出现帮助了小月找到了妹妹,并带小月和小妹去看望了妈妈。《龙猫》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和谐的自然环境,绿色的稻田,清澈的流水,高大的橡子树,勤劳耕作的村民,崎岖的泥泞小路,无不提醒我们曾经逝去的美好的生活空间。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小时候呢?想起了家乡那广阔的田野,想起了那淳朴的乡亲,想起了午后和小伙伴一起去戏水、抓鱼虾,想起了和大人们一起割猪草,想起了老房子墙洞里掏鸟蛋、挖胡蜂„„这是田野、是农村留给我的记忆。那时的生活如影片中看到的那样是简单的,但却是很快乐的。

《龙猫》给人的另一感受,是淳朴的民风,到处充满了爱。邻里之间的互相关爱,孩子对母亲的爱,姐姐对妹妹的爱,父亲对孩子的爱,还有小男孩对小女孩的那种害羞和腼腆。其中包含了太多的美好的东西,影片用简单的方式反映出来,简单得让人震撼而又觉得无比真实。

《龙猫》给儿子的疑惑是龙猫在现实中是否存在?表达了怎么样含义?其实这部电影中关于龙猫场景的并不是很多,而且龙猫在现实中是不可能有的,影片中首先描写龙猫的样子肥硕又憨态,容易让人亲近。更重要的是人遇到困境需要帮助时它会出现。在我看来,龙猫只是一种象征,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也许那就是小时候那些最好最好的记忆。

影片落下帷幕,我们还沉浸在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享受中。是感人?温暖?还是„„我无法把那种感觉用一个词形容出来,用心去体会,就可以收获很多的东西。亲情,友情都可在里面体会到。龙猫虽然看似虚幻,但是他其实就生活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带我们去想要到的地方。

《龙猫》是我和儿子第一部一起完整看完的动画片,儿子问我是否也童心未泯,我笑而不语,知道他跟我打趣。儿子又提议,我们去大自然中找找龙猫吧。这或许是小孩子心底纯真的梦,虽亦真亦幻,却倒映出他美好的心声。

趁着假期,带着儿子的心愿,奔赴内蒙古大草原。在那里,自然环境尚未被人类肆意破坏。在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地,一个个蒙古包像一朵朵白色的鲜花点缀着草地。人们骑着马儿,带着牧羊犬,赶着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放牧。像一幅美丽的写意画,清清的小河,花草树木,洁净的草地,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爱护环境。纯朴的民风,不计较得失的淡然心得,才是健康的生存之路。走进茂密又幽静的原始白桦林,听着风的歌声,看着参天大树,说不定真的可以听到身旁龙猫的呼叫声!

第七篇、《龙猫》影评

龙猫电影观后感

在宫崎骏的作品中,《龙猫》可以称为宫崎骏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最具宫崎骏风格的一部作品。也许有人会选《风之谷》,但我还是支持《龙猫》,《风之谷》是宫崎骏的成名作毋庸置疑,而且作品里所透出的深邃的思想雄浑大气的场面也是其他作品不能比的,但它总给人一种板着脸在那里讲故事的感觉,且不说《红猪》《魔女宅急便》,就连同样描写沉重话题的《千与千寻》《天空之城》,在基调上也和《风之谷》不一样(当然,《幽灵公主》除外)„„代表作关键在“代表”二字,是要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于是„„所以„„我得出了这个结论。这纯属个人意见,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喜欢宫崎骏的作品,你就一定喜欢《龙猫》。《龙猫》有一个不是缺点的缺点——整篇故事没有任何情节,它只是一幅乡村生活的画卷。所以把它说成是宫崎骏作品中的最具观赏性的一部作品,是十分牵强的,无论你再怎么喜欢,也不能这么说,否则别人会怀疑你是不是只看过这一部宫老的作品。

《龙猫》的主人公是住在乡村的两姐妹,姐姐皋月和妹妹小米(暂时不先说龙猫),稍微大一点的姐姐,也不过是上小学的年龄。对于他们来说,既没有什么可回忆的,甚至也没有梦想过将来,他们只是生活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用他们幼小的心灵去面对眼前的世界。这样一来,故事就变得单薄了,影片也失去了张力,一切都似乎是静止的,静得可以听到雨滴落的声音,还有风吹过田野的声响——这也是真正吸引我们的地方——这些画面勾起了我们对于过去的回忆。这样的生活,谁不曾经历过呢?

一:过去的童年时光

暂且不引入龙猫这个角色,影片也有许多让我们印象深刻的镜头,也许宫崎骏也是这么想的,于是让龙猫一直到影片演到一半时才出现。

每天早晨离开家去上学,路边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和自己的亲人住在一起——对于小时候美好的记忆,我只有这么多。《龙猫》则把这些画面一一呈现了出来,而每个镜头只是点到为止。其实这才是我们记忆中的童年,过多地渲染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亲情

《龙猫》中的亲情是不动声色的,没有生离死别,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姐妹俩有时也会闹一些小别扭,但过不了多长时间,两人又缠在了一起,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姐妹俩与父母之间更是一点别扭都没闹过。

这种相依为命、心灵相通的生活是我们永远都想回去的,虽然一遇到刮风天气,房子就吱吱作响,但至少,我们能和亲人生活在一起。龙猫电影观后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是最亲的亲人,也会变得疏远起来,我们再也不能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起了,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少,甚至会产生一些不快,接着就是好久互不联系。当然,亲情一定是亲情、爱情和友情三者之间最牢固的一个,“求求你给我个机会”“希望你回心转意”,这些话在亲人之间是不会出现的,因为亲情不是乞求得来的,它是十几年共同生活的积累,是平凡岁月的沉淀,是血浓于水的最好注解。

但亲情的这种牢固是相对的,它依然需要我们细心的维护好,因为至爱的人之间一不留神往往会造成最大的伤害,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亲情可能是童年留给我们的唯一的财富。三:生来孤独

“最爱《龙猫》”,“《龙猫》太温馨了”“看完《龙猫》后我的心暖暖的”“龙猫好可爱偶”,这是网上大家交流宫崎骏作品时,我看见的使用最频繁的几句话。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应该把这几个书名号去掉——龙猫是可爱的,温馨的,但对于《龙猫》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并不仅仅如此。看完这部电影,我沮丧的发现,人生果真不是美好的。

也许你会认为我是说“回忆”这件事,为此你可能驳斥我说:“看《龙猫》时我也很感慨,我们只剩下回忆了,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但要记住,回忆的只是我们自己,对于影片本身来说,一切都是温暖的”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你真的是误解我了,呵呵

先说说这个标题,本来我打算在“生来孤独”后面加上一个问号的,但想了一下最后还是把问号去掉了。因为看过《龙猫》后,我发现人生并不美好,即使是在天真的童年。童年是天真的,这个我赞成,但我认为童年不可能是快乐的。

1:等待

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吧?就像《龙猫》里描写的那样,在车站等着爸爸回家,也许你没去车站接,而是在家里等,也许不是爸爸,而是妈妈,但本质是一样的,我是说,那种焦急地等待是一样的。雨从小变大,从大变小,一辆辆公交车经过,却始终见不到爸爸的身影。

不要说小孩子的情绪都是瞬间即逝、不值一提的,他们和我们没什么本质区别,况且真要比起来,我们这些大人其实更虚弱,十几年来我们一无所获,却丢掉了我们的天真。不是吗?这就是为什么只有他们才能看见TOTORO,而我们不能的原因。

2:孤独

妹妹小米因为想见姐姐而跑到姐姐的学校,放学后姐妹俩结伴回家,却遇见了不期而至的大雨,被迫受困在半路上。小米因为避雨奔跑的时候摔了一跤,“小米没哭,勇敢吧?”其实我倒是希望她哭的,因为之前在学校门口,她分明是哭了,哭出来心里会好些的。此时父母不在身边,这是他在学校门口无声哭泣的原因,是否也是他这次选择不哭的原因呢?

另外还有小米孤身一人抱着玉米去找妈妈这件事,我们时常说自己像个迷路的小孩,其实此时的小米就是一个绝对迷路的小孩。

3:恐惧

妈妈的病情一直贯穿于影片的始终,记得老弟有一次给我打电话还专门问过我故事的结尾,因为那时他只看了前一半,后半段还没看到。当我告诉他,结果是妈妈最后出院了时,老弟在电话那头“噢”了一声,大概是一颗石头落地的意思。我接着解释道,其实妈妈出院只是用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显得不够详细。但之后一想,后面说的这句解释简直就是句大废话,只要结果不是妈妈依然住在医院里或者,剩下的都是无所谓的。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姐妹俩对妈妈病情一直有种隐隐的担忧,这种深深的不安贯穿影片的始终。

除了对妈妈身体的担忧,姐姐为妹妹的失踪差点吓得半死,这样的经历我想你也不愿经历吧?

四:TOTORO

如果龙猫并不存在,哪怕是存在却一直不出现,这部电影就会变得过于沉重了。这部电影也不能叫《龙猫》了,于是,龙猫恰到好处的出现了„„龙猫电影观后感

童年不可能是快乐的,但童年却是天真的。于是,龙猫出现了„„龙猫电影观后感

暂且不说龙猫的第一次出现,龙猫第二次出现,是在姐妹俩在车站候车那一段——这应该是整部电影乃至宫崎骏所有作品中最经典的一段场景。

以下是其他人对此的评价:“顶着一片荷叶的龙猫、破旧路灯下昏黄的光晕、水滴滴落的细腻逼真,以及龙猫的一系列细微的表情变化,从绘画到影片的镜头调度都独显功力。尤其在小女孩等待父亲的焦虑中,那种幻境般童真的陪伴感,尤为温馨。”龙猫电影观后感

虽然龙猫很快就走了,但同时雨也停了,爸爸也回来了。龙猫其实没有帮什么忙,雨停和爸爸的回来和它无关,但至少,他的出现让等待不再那么焦急。

龙猫真正帮上忙是在最后,大黄猫车先带着姐姐找到了妹妹,随后又直奔医院,当然,妈妈的病也不是龙猫治好的,但至少小米把玉米送给了妈妈,姐妹俩也做了一回软和的大黄猫车。

影片中还有一个经典片段:橡树长大片段

“当姐妹俩在梦境中见到栽种的橡树籽,在月光下长成大树,随着龙猫飞向天空。那种极尽能事的浪漫与欢娱感,绝对只有梦境中才能获得。”

五:森林的主人——TOTORO

宫崎骏的作品中除了飞行外,另一个用的最多的意向大概就是森林了,比如《幽灵公主》《风之谷》《龙猫》,三部动画中,森林的主人分别是麒麟兽、荷母、TOTORO。个人最喜欢的一个就是TOTORO,不仅仅是外形的问题,也是因为他所在的这片森林。与另外的两个相比,TOTORO生活的森林没有遭受灭顶之灾,显得其乐融融,而TOTORO住的地方也很安全,入口绝大部分人是找不到的。如果说《幽灵公主》《风之谷》对森林的描写是把破坏自然的恶果展现给人们看的话,那么《龙猫》对森林的描写则是给大家展现一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TOTORO是这三个森林之主中最笨的一位,他所掌握的魔法其实并不多,而且还傻乎乎的,他不能决定万物的生死,没有什么负担和责任,人们对他也没有要求,于是整天躺在窝里睡大觉,也许这就是人与之然的和谐共处吧。人们对TOTORO敬仰,仅仅只是出于对神灵的尊敬。最后要说的是这部电影的片名,《龙猫》应该是一种简单的说法,全称叫做《我的邻居龙猫》。

和家人住在一起,与龙猫为邻,这就是我们天真的童年生活。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人,也永远也看不见龙猫了。但我们还是要向好的方向努力的——努力维护好亲情,并且相信龙猫的存在。

每当你独自一人站在站台时,请相信龙猫就在就在你身旁,他是让我们仰望的神灵,更是我们的朋友,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他一直都在陪伴着你。

最后的最后,祝家人身体健康,一切顺利,你们是我一生中唯一的财富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推荐《龙猫》的插曲——《风之甬道》

第八篇、龙猫影评

龙猫电影观后感

童年梦的延续——《龙猫》

“现实的残酷,童话的美好”这话往往在时间的推敲中得以验证,但在虚拟的影像中,却让我们亲身体验了童话的美好,虽说虚拟,却胜似真实。因为影像能储存在观众的脑海中,成为自慰的最佳良药,而我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如同有一束温暖而熟悉的阳光依附在脸上,仿佛整个人已挣脱现实束缚,飞入梦境般美好,这部电影就是人见人爱的《龙猫》。

整部影片的构造都很清晰,也很简单,讲述的是还在读小学的姐妹花小月与小梅,一起跟随父亲,到农村生活,并搬到一个有些破旧、有些阴森的房子里居住。刚开始两人对那里的生活充满了畏惧感和好奇心,但随着不断地了解与适应,她们的生活有了许多惊奇的发现,小梅也在无意间发现了传说中的龙猫,有一天,小月与小梅吵架之后,小梅因想念母亲而迷路。幽静而安逸的田野中,出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小家伙,蹦蹦跳跳地穿插在草丛中,小梅因为好奇而尾随于它,这是小梅第一次见到龙猫,也是我与龙猫的初次相见。在《龙猫》里,宫崎骏融入了很多自己的个人情怀和童年感受,只要是有龙猫出场的情景,就格外精彩奇妙,比如妹妹坠入树洞,龙猫第一次露面时,顽劣好动的妹妹趴在龙猫肚皮上逗弄龙猫一节,宫崎骏将小女孩的童趣描绘得活灵活现。还有下雨天姐妹俩和龙猫一起等公车那段,略显阴郁清冷的画面中,龙猫令人意想不到得现身,站在姐妹俩旁边像模像样地等候那只“猫车”,一脸憨态,令人忍俊不禁,尤其当龙猫震落枝头的雨珠就为听大珠小珠砸雨伞的响声时,让人绝倒。宫崎骏赋予动画人物的幽默总在细节处取胜,就如同他表现人们纯挚的情感一样,都是自然而然,若微风拂面,无处不在,却又一气呵成,无迹可寻。

影片高潮部分是姐妹俩接到母亲病重的电报后,两个孩子产生口角结果导致妹妹走失,姐姐不得不求助龙猫找寻妹妹。最后的结局是一个满怀希望的结局,母亲只是感冒,虚惊一场,她即将出院,迎接她的是一个崭新的家,以及这个家里蕴藏的无微不至的爱。

很少有电影可以像《龙猫》一样给人一种清新、淡雅、谦和的感觉,在这部电影中,宫崎骏充分的释放着他的童真童趣、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绿色的挚爱。作为一部动画片,《龙猫》首先立足于儿童,电影中我们看不到成人世界中的烦恼和忧愁,小月和小梅姐妹二人都是对生活充满向往的乐天派,影片整体始终散发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除了乐观向上的主题,电影的气质中透露出一种清新感,二维动画的画面风格更能将这种清新的风格自然的传达出来,给人一种透人心脾的感觉。《龙猫》中故事的发生地点在日本的农村,这里没有

城市的喧嚣、没有工厂的烟气、没有交通的噪音。这里拥有的是别致的乡间景色、传统的日本房屋、淳朴的民风民俗…电影中的乡村世界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虽然我没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但电影中描绘的这种人与自然完全融合的生活深深的吸引着我,这仿佛是宫崎骏营造的一个梦境,在这个梦境中我看到了水村山郭、飞桥野溪、在这个梦境中我感受到了隐隐炊烟、小桥流水,这是一副尽显乡村美景的画卷,更是一曲彰显亲和力的自然乐章。这个梦境仿佛带着我回溯到那个农耕文明的时代,忘记了工业文明带来的烦乱和喧嚣,一切都是那么的朴实无华,这是一个返璞归真的梦境,当然我也不会忽略这个梦中的主角——龙猫。

绿意盎然的夏,朴实真彻的人,暖风悠然,花气缭绕,童话般的霓梦幻彩,城郊村野中的自然风光,绿树成荫下的田庄屋舍,这些淡出我们记忆之外的景致被宫崎骏细腻入微的画笔完美再现,他将一段奇妙的想象融入了大众的童年时光。随着那对天真活泼的姐妹在乡野草地之间的嬉戏打闹;随着影片中父女三人的欢声笑语和彼此间的关爱呵护;随着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生活画卷缓缓展开……相信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深深被打动了,那颗经过钢筋混凝土浇筑之后早已变得麻木不仁的心灵也拉开了记忆的闸门,被唤醒的魂灵不由自主地追随着两个小女孩的脚步,去重新体验生命和生活里最简单洁净的情感,最终获得的感慨既来自于对美的赞叹,也来自于对曾几何时的追怀。

如果说田野的美景和童年的气息勾起的是我们心中的无限怅然,那么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和邻里之情,却极大地讽刺了后工业时代的人情冷漠。电影中,姐妹情、父女情、母女情、夫妻情、同学情、邻里之情,甚至陌不相识的路人之间也彼此打招呼问好,这一切无不充溢着关爱和宽容,他们互助互爱,同甘共苦,形成一个其乐融融的乡村大家庭,转头看看我们如今生存的社会,在信任危机下,关爱早已不复存在,支离破碎的情感信念中只剩下利益的角逐。我们失去的越多,感慨的也越多,为什么感慨?因为那些东西本不应该失去。

宫崎骏惯于表现人物的神情和动作,这些传神细致的神情捕捉和动作描绘将人物全方位立体化,即便只是几岁的小女孩,也在宫崎骏的画笔下变得饱满真切。电影中有很多姐妹俩儿跳跃奔跑的场面,这不仅表现出了孩子们的活力充沛,也让乡村静谧的景色与人物产生强烈互动,增加画面的弹性。宫崎骏的动画片在驰骋想象的同时都具备艺术气质,《龙猫》的艺术氛围也很浓厚。影片开场,父女三人打扫旧屋,那些避让阳光的“灰尘精灵”不禁让人想起两首非常有名的佛偈,一个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个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影片里两个“阳光少女”的身上来看,似乎更像后者,于是那些“灰尘精灵”不用姐妹俩拂拭,自动排队离开,飞向天空。影片明快鲜绿的色调在呼唤人们内心深处的清

澈一面,在擦拭我们心中的尘埃,让我们感觉到那种透亮的心境。而半夜龙猫和姐妹俩一同种橡树的情节,则反映出宫崎骏强烈的抒情意识,其象征性异常明显,对生命的礼赞和对明天的美好祝福尽在不言中。

在我眼里宫崎骏是将童年梦玩弄于骨掌之中的魔术师,他可以很巧妙的将观众从现实而冰冷的世界中,拉回到温暖而幸福的童年乐园中,他的电影不仅对小孩有足够的吸引力,就连所有人都如同失去免疫力般,对他影象中的万物迷恋不已,毫无招架之力。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有隐藏着一个美好而极其脆弱的乐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从美梦中清醒过来,心中无暇的乐园也就保护得越来越严实,毫无触及的余地,内心也就变得越来越敏感。

宫崎骏也是一位很善于把握观众心理的电影大师,为了与观众取得共鸣。宫几乎将所有美好因素都倾注到影片中。美丽、安详、舒适的田园、憨厚可爱的龙猫、活泼好动的小梅、乐于助人的龙猫巴士……万物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姿态,而这些微妙的因素却可以轻松自如的与观众的心达成共识,一个致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场景、人物无法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所以人们才会常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龙猫之所以能吸引全球如此多的观众,除了场景与主角的设置以外,久石让的配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音乐悠扬而动听,散发出一种清馨、温暖、美妙的气息,让人迷恋而沉醉。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是作为延续童年梦的一种产物,是一份每个人都想得到的童年礼物。

在宫崎骏的大部分作品中,几乎都存在正义与邪恶的对抗,两者的形象在影片中也体现得非常鲜明,并且最后往往都是邪不胜正,正义永远处于胜利的一方。在小孩那个单纯而美好的幻想世界中,一直都保留着一个很传统的观念:“世上只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好人最终会排除种种困难而取得胜利。”正义与邪恶、快乐与悲伤、生存与死亡……世界的两极化,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在《龙猫》中却找不到任何邪恶力量,一切都逼近完美。留下的只有淡淡的温情,虽然看似平淡,却强烈抨击着每个人的心。

没有正邪对抗、扣人心弦的剧情,也没有美丽俊秀、演技一流的演员,只有一股能激发遗留在人类心底最为纯真梦的动力。无论世俗多么的腐朽、多么的险恶,都无法磨灭埋藏在人类思绪中最为美好的童年时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却淡化了每个人的纯真,模糊了每个人的记忆,慢慢地,过往的点点滴滴只能变为遗留在脑海中不断闪现的定格。当我们沦陷于现实的旋涡中时,一个又肥又可爱生物的出现,挽救了我们逐渐麻痹的心,这无疑是个奇迹。

看过龙猫的观众都会被电影中这个胖乎乎、肉乎乎、圆乎乎的懒虫所吸引,龙猫憨态可掬、可爱圆滑的造型确实足够吸引人们的目光,这个外表可爱的神奇生物还有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宫崎骏在这部电影中将龙猫的形象塑造的太完美,可爱的外表、善良的内心、热爱大自然,喜欢体验童真、对生活充满乐观,龙猫才是片中真正的主角,而主角的这些特质也决定了这部动画的特质,《龙猫》是一部理想主义的作品,在这部动画中没有反派、没有坏人,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善良和淳朴,这部电影中也没有工业文明带来的污染和喧嚣,一派农家田园的静谧和祥和,我觉得《龙猫》是宫崎骏最具个人风格的一部作品,把他的环保主义和童真童趣体现的淋漓尽致,电影没有深奥的主题,没有复杂的故事,但却足以让每个看过《龙猫》的观众难以忘怀。

龙猫的确是一个梦,这是属于宫崎骏的梦,我庆幸的是这位大师可以把它的这个梦搬到大银幕上,让每个人都和他一起分享梦中的快乐、喜悦、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梦中的清新、自然、让每个人都在轻快向上的氛围中体会到一丝丝的感动,这种感动来源于动画中留露出的亲情和友情,也来源于影片美好向上的主题,《龙猫》是一部可以让儿童快乐,让成人放松的电影,儿童在这里找到属于他们的童趣,成人在这里可以暂时告别生活的压力,享受心灵的小憩,这就是龙猫,一种对自然的执着热爱,一份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