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童话作文>关于星空童话的作文

关于星空童话的作文

详细内容

关于星空童话的作文(一)

星空遐想

优胜路小学五二班张嘉鑫

这是一个充满银色童话的星空,多么迷人啊!

起初,四周静悄悄的,天空就像刚刚洗过的蓝缎子,又高又远。渐渐地,月亮姐姐露出恬静的脸,笑成一个大玉盘后,高高地挂在深蓝的夜空之中。这时,顽而又可爱的小星星们,也都像变魔术一样,忽然一下子都冒出来。小星星们都粘在月亮姐姐身旁,让她给大家讲故事。月亮姐姐微微的笑了,她用那甜美的嗓音为小星星们深情地讲着故事。讲到激动时,月亮姐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讲到气愤时,气得月亮姐姐黑了半边脸。而小星星们都乖乖听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静静地听月亮姐姐讲故事。这时,迷人的夜空中,就出现了许多美玉的星座,有遥遥相望的牛郎星、织女星,有美丽温柔的仙女星,有搭弓射箭的射手星„„它们交相辉映,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美丽无比的星空图,让我们产生无限遐想„„可是,总有那么一两颗淘气的“星弟弟”,不喜欢安安分分地听月亮姐姐讲故事,总喜欢搞出一些事情来。这不,一颗星弟弟这么快便坐不住了。它趁月亮姐姐不住意的时候,在云伯伯的身上滑下去,爬上来,像是在坐滑梯,把大家都逗乐了。“哈哈,呵呵„„”笑声久久回荡在天际。右这颗星弟弟也太顽皮了,顽皮到顽着顽着,把自己的给弄丢了。星弟弟大声呼唤着哥哥,姐姐们。焦急之中,还是那颗最亮的星姐姐,为迷路的星弟弟指明了回家的路„„

我爱这美丽而迷人的星空。

关于星空童话的作文(二)

北海银滩——心中的童话

田家炳中学初二五班钟晓菲

银滩,好美的一个地方,至今我也无法忘记她的美,她就像是一个童话,永久存在我的心中,无法删除。

银滩位于北海南部海滨,上等的石英砂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隐隐泛出银光,故称银滩。她以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无污染的特点称奇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滩”。

北海银滩,她存在着不同境界的美。不论哪种境界,你都会为她惊叹,挑不出一丝瑕疵。

清晨的她,温柔美丽,巧笑嫣然。太阳还未升起,天边已经被太阳的红晕染红了一片,——哟!碧蓝的天也会害羞吗?晨雾笼罩在天边,体贴地给害羞的蓝天披上一层薄纱。涨潮了。所谓后浪推前浪。海浪一浪接一浪地向银滩的边缘奔跑而去;海浪不再似昨晚那样温柔,少了些温柔,多了些暴躁。但是尽管如此,海浪的声音仍然有可以使人归于平静的魔力,轻轻的、柔柔的。你会情不自禁地细细聆听海浪和沙滩的窃窃私语。此时,浅海呈青蓝色,和天边的红霞相融合,天地间似乎更加温和柔美。那是一种唯美之态。

白天的她,毫无女子扭捏之态,坦坦荡荡,勇往直前。瞧!蔚蓝的海洋,碧蓝的天空,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际,海和天似乎紧密的衔接在了一起,天衣无缝,让人分不清哪片是蔚蓝的海,哪片是碧蓝的天;人们不禁怀疑他们是一对天作之合的亲密恋人。海浪滚滚而来,撞到山石上便化为洁白的泡沫,随即被接踵而来的海浪所吞没;他们毫无倦意,不停歇地撞击着山石,有种视死如归之态。

傍晚的她,少了份激情,多了份柔情。日落西山,紫霞满天,晚风习习,别有一方风味。天色昏暗,满天四散的紫霞为天空平增了色彩,海鸥成群结队地在大海上回旋,不时发出“欧——欧——”的叫

声,清脆悠扬。海浪多了些许温柔,懂得怜惜那银白色的沙滩。有一种慵懒之态。

夜晚的她,安静温柔,全然没了白天的爽朗,像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看!太阳掉下了深邃的海洋,月亮不知道躲到哪里哭泣了,只有调皮的小星星不肯睡去。潮退了。海边只有为数不多的昏黄路灯照明,三三两两的游人互相说着悄悄话,谈谈天天说说地,零零散散地步于银滩上。这是一种难以用文字表述的宁静。银滩上细软的沙子在脚下发出微不可闻的呼吸,银白色的沙滩因海浪的奔跑而形成一条条波浪似的线条。晚来的海风,轻轻吻醒昏昏欲睡的海,海缓缓的拍打着洁白如月的沙滩,听!海浪的声音犹如一首永不间断的摇篮曲,使世间万物归于宁静。多情的海风轻轻拂过银滩的脸颊,可惜银滩不为所动,依旧静静的躺着,听着那摇篮曲,沉醉于满天闪烁的星星,酣睡于星空之下。此时的北海银滩宛如童话世界般美好,让人不忍心去破坏这份清丽脱俗的美好,那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这是一种神圣之态。

青蓝色的浅海,银白色的沙滩,粉蓝色的天边,摇篮曲般的海浪声,碧蓝的高空,蔚蓝的深海……这是多么美的一个童话世界啊!真希望她永远都这么美丽,这么清丽动人。银滩,她永远存在我心底最宁静最神圣的地方,她是我心中的童话。

指导老师刘晓莉

关于星空童话的作文(三)

满分作文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致墨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墨子:

这是两千年后的一个学生写给你的信。我不知缘何想要写信给你,只知道我因你而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书架的最底层摸到一本古朴的线装书,这便是我与你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大美妙,因为从你那黝黑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情感,只有“守不竟,即赴死”的严苛与冷酷。

那时我觉得,你一定不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定不是个会仰望星空的人。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吸引。“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散发着一股奇特的稻香。于是每每书页翻动,我便仿佛回到那个人人“交相亏贼”的纷繁乱世。

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见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我看到了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终于,我一眼望到了你。你并未选择归隐,也不愿去与诸子整日无谓地论战。你只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是如此脚踏实地,你的脚步是如此坚实、不屈。

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的其余诸子,你宁愿脚踏实地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这片星空划出更绚烂的光芒。所以,你总在不停地奔忙。你曾不远千里游说楚王,并“九拒鲁班攻城之机变”,拯救宋国一方百姓;你又四处奔波,“非攻”“非乐”“非命”“非儒”,为的就是切实地为这乱世提出真正的“济世良方”。你仰望星空,又总是不忘脚踏实地。因而你的脚步从不停息,你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而在这浮夸虚假仍存于世的两千年后,你的脚步也越发显得坚实、有力。

原来,你的双眼永远仰望着星空;原来,你的双脚从未离开过大地!黑衣黑发、黑眼黑面,眼望星空,脚踏大地,奔走于大地上的你,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天际,穿透重霄,为这九州五岳点燃永不熄灭的火焰!

人类需要仰望星空,因为没有星空的照耀,我们的路不会有前方。但是,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脚踏实地,为他人为社会切实地做点什么。毕竟,星空的美丽永远不属于大地,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才可以用自己的每一个脚印折射出星空的绚丽。

墨子,感谢你,让我明白了这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也感谢你让我的生命拥有了最恒久的动力。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有人说,人应该懂得仰望星空,否则便会目光短浅;有人说,人必须要脚踏实地,否则就一无所成。而我认为,我们既不能忘记仰望星空,也不能忘记脚踏实地,否则我们要么缺少梦想,要么缺少把梦想付诸实践的力量。

温总理曾说过:一个民族只有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未来„„的确,我们需要懂得

仰望星空,像梭罗那样,把对俗世名利的追逐化为对星空的幻想,当其他人为了锱铢之利斤斤计较,习惯于用数字衡量人生的价值,梭罗却在广阔的自然中找到了方向,在浩瀚的星空里找到了最纯真的梦想。试想,若我们不懂得仰望星空的真谛,又如何能超越世俗的羁绊寻到那一个最真最美的理想?

在钱钟书先生去世后不久,曾有人撰文纪念他“寂静”、“勤于钻研”的一生,的确,钱钟书先生可谓是脚踏实地的典范,终生专注于学术研究,从不以口舌争名求利,从不为交游虚掷光阴,览古籍,做学问,写专著,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将他对于学问的苛求付诸实践,刻苦、勤奋,造就了这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试想,若没有脚踏实地的孜孜以求,钱钟书先生又如何能成为玩转中西文化的大师?

我们可以羡慕梭罗仰望星空的自由自在,亦可以钦佩钱钟书脚踏实地的刻苦求实,可是,请不要忘记,没有哪一个伟人是仅靠仰望星空或脚踏实地就能获得这样世人敬仰的成就的。若在仰望星空之后,梭罗没有亲自动手在远离都市的地方开辟一片天地,缺乏用一生去固守一个纯净平和的梦想的决心,更无法脚踏实地将梦想变为现实,如何能有《瓦尔登湖》这样经久不衰的心灵启迪,如何能成就这一段精神世界的不朽传奇?若在脚踏实地之前,钱钟书先生不懂得仰望人类历史浩瀚星空,未曾确立那样高远的志向,又如何能成就《管锥篇》折服世界的旁征博引,如何能写出《写在人生边上》那些睿智无伦的人生哲思?

因此,仰望星空是我们捕捉梦想的开始,脚踏实地则是我们让梦想成真的途径。我们需要用一颗孩童般的心灵去找寻梦的光芒,更需要用成熟和坚忍完成我们实现梦想的征程。仰望星空,超越现实的束缚找寻梦想。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使梦想照进现实。既然目标在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向着天际最亮的星座,出发,一步一步,才能摘取梦想。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黑格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

记得我在年少时喜欢做梦。喜欢在漆黑的夜里仰望星空,望着皎洁的月光,梦想着自己有一个精彩的未来。但是,走夜路是件很危险的事情,总会担心被脚下的障碍所牵绊,以至于摔得面目全非,浑然不知未来与现实有几多差距。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实际上是一个“寻找梦想”与“追求梦想”的问题,它们之间并不矛盾。你可以说“仰望天空”是为了树立自己的目标,找到前进的方向。而“脚踏实地”则是朝着那个方向一步一步地稳健前行。仰望星空固然必不可少,脚踏实地也不可或缺。有目标不行动则会好高骛远,有行动没方向将是浑浑噩噩。

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在很多家长和老师眼中,学生们就是拥有了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太喜欢仰望天空了,却忘记了脚踏实地,忘记了真真切切地去付出,去践行,去体会。他们说的没错,老师和家长之所以形成这种观点,也是从切身经验教训中总结而来的。他们同样经历过憧憬、冲动的青葱岁月。他们深刻认识到,在人成长过程中,最难的不是拥有自己的梦想,而是如何找到实现梦想的途径,并坚持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下去,不停地追求和进取。所以说,如何追逐自己的梦想,并朝着梦想前行,成为了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如果你能这样,你就能超越平凡,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成功者。

我永远记得那“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陈蕃,“卧薪尝胆,十年雪耻”的勾践,以及那“子子孙孙无穷尽,誓要铲平群山”的愚公。历史一次次证明了我中华民族自古便有的艰苦奋斗终成大业的精神。当然,一切总要结合于现实。针对于现今社会特殊的90后群体,并不是简单解决了“脚踏实地”问题后,就能一帆风顺、高枕无忧了。不可忽视,针对这个

年代孩子们的理想教育正在严重缺失。与社会人群交流的障碍越来越多,外界世界的陆离纷繁,使得很多孩子并不会“时常去仰望星空”。在每个静谧的夜晚,我们可能躲在房间里打游戏,也可能在逼迫下完成老师家长布置的各种作业。

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我们这代人身上被寄予着太多的希望和梦想。公务员、白领职员、医生、律师、老师等这些生活殷实的优质职业,往往都是父母们的选择。当很多孩子还没有来得及去识别天空中的星宿,去选择自己的最爱时,就早早地被装入了被准备好的“黄金甲”中。当然,父母的期望是有道理,在这个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时代,保证自己的子女衣食无忧无疑是上上之策,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考虑到社会与个人的长远发展,这并不是最恰当的选择。

2008年的奥运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2010年的世博会让世界重新了解了中国,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社会仍然需要更大更全面的发展,我们需要优秀的运动员去冲击世界杯,需要出色的科学家去荣膺诺贝尔奖,也需要各方各面的人才去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提高我们个人乃至国家的品质,这才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目的,这是简简单单的每个人生活安逸所达成不了的。同样,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少年人才需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以及乘风破浪的意志。

我们仰望星空,是因为星空很美,梦想很美。脚踏实地,是因为道路坎坷,圆梦艰辛。我们一定要有远大的目标,踏实前行,在进取的过程中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在憧憬的季节里找到青春的梦想。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从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那一刻起,人类与星空的距离便开始缩短了。发现号登陆火星的那一刻,人类与星空的距离再次缩短。这一切都是从抬头仰望星空开始的。然而,如果没有一代代科学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计算和探索,如果没有每一个精细数据的累积,人们终究也只能是仰望而已。

一切,从仰望星空开始,由脚踏实地实现。

排除外部条件,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者,方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在我看来,“志”即仰望星空,是树立梦想的开始;“力”和“不随以怠”便是脚踏实地,是实现梦想的过程。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被人称作“黑珍珠”,是出色的政治家。然而她成功的开始,却是她童年和父亲从白宫门前经过时的一句话,“我以后一定要进到里面去!”从此,梦想向她敞开了大门。

到丹麦旅行的人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就算我们失去了一切,我们还有一个安徒生。”而这样一个童话大师的诞生,最初源自一个鞋匠学徒的艺术家之梦。安徒生就是揣着他的艺术家之梦和仅有的十个铜板踏上成功旅途的。

一切,由仰望星空开始。

然而,如果赖斯没有在树立理想之后认真并且有规划有方向地努力,她的那句话也只能随风飘散。如果安徒生没有在遇到困难时不懈努力,如果没有在遭人白眼时执著坚持,也无法成就属于他的童话,最终也只是一个鞋匠而已。

一切,从脚踏实地实现。

巴尔扎克的成功,开始于他为梦想毅然放弃高人一等的律师工作,开始于他走向民间,饥寒交迫时的那句“我将粉碎一切困难”;巴尔扎克的成功,由他见到的每一个身影累积,由他听闻的每一个故事累积,由他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内心的反思累积,最终成就《人间喜剧》。

牛顿的成功,也不仅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是因为他对科学的执著,因为他每一遍不曾疏忽的观测和演算。正如多年之后,开启电气时代的爱迪生总结的真理:天

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

一切由仰望星空开始,从脚踏实地实现。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即树立梦想的开始与实现梦想的过程,二者有先后,却很难说谁更重要。毕竟撒切尔夫人、周恩来总理、马克思„„几乎所有的成功者和伟大的人都完整地经历了这两个过程。

一切的一切,从仰望星空开始,由脚踏实地实现。拥有一双梦想的翅膀,还要切实地一下一下扇动,才能最终到达梦想的彼岸。

(原创杂文)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温家宝《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创作的一首诗歌,于2007年9月4日发表于《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上。全诗平白质朴而又意味深长。诗中所蕴涵着我们的总理对真理、正义、自由、博爱的思考,对国家、民族和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令人动容,发人深省。由此,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一句名言—视野决定高度。作为一位大国的总理,他胸怀天下:中国13亿百姓苍生的衣食住行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他的脑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每时每刻都铭记在他的心头;世界各国的风云变幻和实力较量日日夜夜都思虑在他的脑海。突然间,2003年春夏非典时期,总理亲临各地疫情严重地区指导工作时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眼前;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总理赶赴重灾地区慰问灾民、指导抗灾时的身影又呈现在我的面前;每当我们全国各地的同胞遭受灾难困苦的时候,总理亲临各地慰问同胞时的音容笑貌和慈祥容颜再次出现在我的眼前。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正因为我们的温家宝总理,他的心里怀着的是百姓和苍生;胸中想着的是国家和民族;脑里思虑着的是发展和繁荣。他以一颗对国家和民族虔诚的赤子之心,一种居高临下俯瞰一切的视角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思维来观察、思考、筹划着一切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总理才可能具有仰望星空的眼界与气魄。

当然,一个人仅仅具有仰望星空的眼界与气魄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最伟大的思想、最远大的志向、最美好的愿望都惟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才可能成为现实,否则也只能是好高骛远的空想、虚幻飘渺的海市蜃楼和不可捉摸的乌托邦。

为了深入地体察民情,真正地了解民意,真实地知晓民心,我们的温家宝总理首先,深入基层、进入工厂、来到工地、到达田头,仔细地看、倾心地听、细心地问。他所看到的是最真实的民情;他所听到的是最真实的民意;他所了解到的是最真实的民心。

其次,他通过新闻媒体及其他渠道进一步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和知晓民心。2009年02月28日15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并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

一位名为“春秋战国”网友问总理:“您曾说人们有权了解政府重大决策过程,但是对于政府重大决策过程如何确保老百姓、参与的渠道畅通呢?”

温家宝总理回答道:“我们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说制定重要法规和涉及民生的法规要公开征求意见,有些不止一次征求意见,修改以后还要继续征求意见。我们提倡干部要到群众中去,不是走样子的,而是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要求,关心群众的疾苦。我们还要建立各种渠道,比如信访,对于群众大量的来信,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几乎每天都在看,很多都在批。当然,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需要从上到下建立一套完整的联系群众的制度,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叫做真正发扬民主,让人民当家作主,才不会陷入“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

一位名为“独树一帜”的网友问道:“这么多网友向您提问,您不可能一一回答的。请问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呢?”

温家宝总理回答道:“这位网友的意见一针见血。他是说在线的网友的意见有数十万,没有在网上的群众的意见那就会更多了,总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吗?我想告诉这位网友,我和我的政府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并且我们的政策也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来证明是否正确。

我曾经多次引用过这样一句话,“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最能了解政府的是群众,最有资格评价政府的是也是群众。群众信任你,你才能坐在这里,你坐在这里就要为群众服务,我将本着这个信念为群众服务到底。谢谢。”

„„

最后,温家宝总理说:“我再想跟大家说一句话,我只是带着心来的,带着诚意来的,我并不以为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好。但是我讲的话是诚实的,我希望我许诺的事情能够真正做到。谢谢大家。”

我们从总理回答网友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对人民百姓情真意切的感情、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