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事作文>张灵普,杀妻事件

张灵普,杀妻事件

详细内容

篇一:《抗日战争十大谣言之“名将”张灵甫》

抗日战争十大谣言之“名将”张灵甫

《环球时报》则发表徐焰将军的评论,指出将张灵甫拔高为“名将”是项庄舞剑。

观察者网在去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纪念日之际,发表系列文章澄清“抗战十大谣言”,其中就有《“名将”张灵甫》一文。今特重刊此文,以正视听。

“抗战十大谣言”其他文章,请点击专题链接。】说到抗战,不得不提最近几年越炒越火的“张灵甫热”。对于稍微年长一点的人来说,张灵甫这个名字往往与《红日》等红色经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狡诈、泼辣的反派角色。但张灵甫这几年的大众形象却突然变得“伟光正”起来。为抗战“丢了一条腿”?妻子“通共”所以才“大义灭妻”?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你逗我玩呢吧!

张灵甫

不是说“打老婆的男人是人渣”吗?那杀老婆的呢?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灵甫是他的字,后来才变成他的名。这一改名源于一件杀人案——1935年,他一枪毙了自己的漂亮媳妇吴海兰。

张灵甫为何会杀害最亲爱的人,江湖上说法很多。有说张灵甫怀疑吴海兰给自己戴了绿帽子,一怒之下杀了自己的老婆。最近几年又有了新的说法:因为妻子涉嫌“通共”,“忠胜关羽”的张灵甫只能大义灭亲。但谁家老婆“通共”会闹得人尽皆知?如果吴海兰确系“通共”,张灵甫杀妻案何必要如此兴师动众?

如今,“打老婆的男人是人渣”几乎已经成为了网民——特别是女性网民的共识。至于杀老婆,那更是必须得予以“天诛”。据说张灵甫杀妻案案发之后,蒋介石一度暴跳如雷,下令严肃处理此案。但最后“蒋校长”还是看在张灵甫是黄埔毕业生的面子上决定干预司法运作,张灵甫最终被判10年徒刑。两年后抗战

爆发,正当用人之际,张灵甫被予以释放,命其“戴罪立功”。为体现自己已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张灵甫决定把自己的名和字换了个个儿。

出狱后,张灵甫投奔刚刚建立不久的新军:第74军。该军以俞济时任师长的第58师,以及由王耀武任师长的第51师为骨干班底。74军成立时,正好赶上了“8·13”淞沪抗战的高峰,该部随后也被急调至上海前线,张灵甫以第51师上校高参的身份随师部一同赶往上海战场。

这年头,基层军官也能当国军抗日十大名将?!曾有一位学弟问我:“学长,知道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么?”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只能询问万能的百度——张灵甫的名字与他的上级王耀武并列,但不少战功更加卓著的国军将领未列入名单,当时我就震惊了。

随后我翻了翻各大论坛,想看看广大网民群众的意见,又被吓了一跳:“武超岳飞忠胜关羽”“泱泱五千年中华之第二完人”„„张灵甫若泉下有知,不知是何表情。

王耀武任师长的第51师在淞沪抗战中确实发挥出色。这支部队非但在上海北郊的罗店等地屡屡击退日军的海陆空协同进攻,还多次主动出击。上海《申报》也在1937年9月29日报道了51师的战绩,并配发了师长

王耀武的照片。王耀武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

在今天一些张灵甫“脑残粉”所提供的“资料”中,张灵甫以第305团团长的身份亲自参加了51师在罗店的战斗,其风头甚至盖过师长王耀武。但据当时任51师第151旅旅长周志道的回忆,张灵甫是在1937年10月才由高参调任第305团团长,并未参加罗店战斗;在历史上,当时的张灵甫也只能以参谋的身份在师部通过报纸来了解前方的战况,焦燥地等待亲自率兵与日寇搏杀的机会。

终于到了1937年10月底,张灵甫等来了这个机会——他被任命为国民党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上校团长(关键词:团长),当时51师在罗店的战斗已

经基本结束,部队后撤到了离罗店以西大约7公里处的施相公庙、曹王庙地区。

305团这支新组建的部队表现极为出色,多次击退日寇的进攻,甚至还在某些时段敢于对日军发起反攻,张灵甫也一度跳出战壕亲自率兵冲锋。尽管如此,305团的力量无法与侵华日军相抗衡,张灵甫也终究只是一个基层军官,根本无法挽救上海失陷的命运。

随后,张灵甫和他的305团随51师参加南京保卫战。担任殿后任务的305团士气高涨,一度让日军感到非常头疼,但张灵甫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弥补整个战役中方决策仓促、部署紊乱、指挥错误的弱点,最终南京失陷,南京大屠杀成为中国历史上永久的伤疤。

此时,张灵甫在国民党军中的地位依旧无法与他的上级王耀武相提并论,哪怕在1938年10月,张灵甫在毙伤日军近万人的万家岭战役中发挥极为出色,那——也、不、行!因为他当时的职位是:51师153旅的副旅长。

1939年6月,蒋介石在重庆召见了51师师长王耀武,对他任师长期间的战绩大加赞许。此后,他接过了俞济时留下的74军军长的位置。74军随后顺风顺水,在三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中表现得极为出色。作为74军的指挥官,王耀武成为当时国内媒体的关注焦点,

篇二:《有关“张灵甫是抗日名将”的种种谬误》

有关“张灵甫是抗日名将”的种种谬误

第一,张灵甫是抗日名将吗?

现在某些人把张灵甫吹得神乎其神,甚至说成抗日十大名将的第九名,比他的上级名将王耀武还靠前。

其实,张灵甫根本不是抗日名将,其抗日战功有人为拔高的地方。

八年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有对抗日有较大战功的将领,会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并提请美国政府授予自由勋章。而张灵甫从未获得这两种勋章。有人说他获得美国金质自由勋章,这早已被网友考证是假的。

在张灵甫的生前死后,蒋介石政权虽然对他极力旌扬,却从未说过张灵甫是抗日名将。国民党军队里的将领们,也不认为张灵甫有多大的抗日战功。

1974年香港《春秋》杂志部第406期,发表了国民党方面人员写的《汤恩伯与苏北之战》,文中说:“苏北之战的最高峰,是淮阴地区被国军攻克„„就因为这一战,原先无籍籍名的张灵甫一变而为国军中的英雄人物。”可见,在国民党军政人员们的眼里,张灵甫在抗战后仍籍籍无名,是靠打内战而成为“英雄”的。

目前许多关于张灵甫的抗日神话,都是虚浮夸张甚至编造的东西。这里略举一两例来加以说明:

按照某些国民党粉丝的说法,张灵甫作为51师153旅305团团长,参加了“八一三”凇沪保卫战,在嘉定作战时“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但历史事实是:国军几个师在嘉定狙击日军,双方进行了40多天的拉锯战,整个战役期间击毙的日军共1200名,何来张灵甫的毙敌800余名之功?

对于国民党粉丝更大的噩耗是,事实上张灵甫并没有参加这次战斗,51师扩编为2旅4团的甲种师,直到1937年10月才算完成,张灵甫这时才当上305团团长,之前一直在武汉负责部队的编成工作。也就是说在淞沪的嘉定作战时,压根不存在张灵甫这个团。

莫名其妙:万家岭大捷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攻占张古山

根据吴逸志编述的民国二十九年十一月出版的《薛伯陵将军指挥之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一书记载的张古山战斗部分经过,简述如下:

十月七日晚8点,153旅作为主攻,151旅作为预备队,以主力向张古山进攻,并占领张古山主阵地。当

夜日军反攻,战斗至烈,“305团预备队用尽,营长王之干阵亡,连长以下,伤亡亦众”(“”部分为原文,以下同)。

到八日早晨,在日军二十多架飞机轰炸下,“亦继58师守此制高点之官兵全数殉国”,日军占领征地—这个时候守在张古山主阵地的我官兵也同先前守此阵地的58师官兵一样全部殉国。

八日午后,日军发动反击攻势,双双激战,“305团团长唐生海、营长胡雄均负重伤”。黄昏,国军再次攻占张古山主阵地,305团代团长于清祥殉国,官兵伤亡惨重,不得以退回。

9日,从51师挑选400名突击队,晚上8点进攻,再次占领张古山主阵地,并配合援军乘胜向哔叽街进攻,至10日上午全歼哔叽街日军。

从《薛伯陵将军指挥之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一书可以看出,主攻张古山主阵地的的确是有153旅305团,10日组织400人的突击队则是从整个51师挑选的,在伤亡极其惨重的情况下,从整个51师挑选出400名突击队员才是合理的。

要强调的是,此时的张灵甫为153旅副旅长,要说指挥有方还说得过去。

可张粉们为了神化张灵甫,果断大笔一挥,将30

5团团长唐生海、代团长于清祥从历史上抹去,给了张灵甫一个153旅旅长兼305团团长的职务,于是张灵甫就成为了血战张古山、亲率突击队攻占张古山的英雄。

疑窦丛生:田汉编写《德安大捷》,张灵甫真名名扬天下

张粉们说,万家岭大捷后,大约1939年1月份,田汉在长沙采访张灵甫,亲自撰写了话剧《德安大捷》,剧中主人公就叫张灵甫,演出后从此张灵甫名扬天下。

俺查了下田汉所有的作品,找不到《德安大捷》。查看《田汉年谱》,也没有这个的丝毫踪迹可寻。

不过,田汉倒真的是编剧过后来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所谓的“长沙大捷”的片子。第一次长沙会战后,当时陈诚为了宣扬,派中国制片厂的导演史东山找到田汉,要田汉编剧以“长沙大捷”为题材的电影《胜利进行曲》。田汉同史东山遍访战地,搜寻了很多军民抗战的英勇事迹。片子最终在重庆被改来改去,成为各位参战将领争功的平台,连每个人的出场时间都一一安排好,片子开头就是常公讲话,接着就是陈诚、薛岳等等各位参战将领依次出场,完全不按原来的场景,实际上跟田汉编的《胜利进行曲》没有多大关系。

而田汉编剧的《胜利进行曲》话剧,由当时的演剧九队演出,尽用了军民抗战的英勇事迹素材,保留

了原貌。

致命漏洞:田汉作词任光作曲的74军军歌

同时,网上流传着一首据说是万家岭大捷后由田汉作词任光作曲的74军军歌(网上还流传另一首74军军歌—哈哈),从据说是完整版中抄录部分如下: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

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

我们死守过罗店,保卫过首都,驰援过徐州,大战过兰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

俺同样查了下田汉所有的作品,没有找到这个田汉作词任光作曲的74军军歌。

而这个说法的最大漏洞就是任光作曲。

可能说任光是谁很多人不知道,但一说到《渔光曲》大家都知道—-任光就是《渔光曲》的作曲者。

1936年,任光发表歌曲《打回老家去》,号召全国同胞不做亡国奴,没想到却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国民政府觉得他有悖“攘外先安内”的维稳政策,日本人要暗杀他。在这种情况下,任光被迫流亡海外。直到40年春天才回国,在重庆教书。7月份遇到叶挺,于是参加了新四军,后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篇三:《抗日战争十大谣言之名将张灵甫》

2015-01-27言兼有言如玉

近日,张灵甫再次在网络上“走红”。1月22日,有媒体报道称“张灵甫被埋羊圈名将尸骨被践踏还被村民勒索20万”。23日,临沂市沂南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对此作出回应,称各方面正规史料并未明确记载张灵甫的遗骸葬于董家庄村,董家庄村村民刘存林也不能确定自家院子的遗骸为张灵甫。

《环球时报》则发表徐焰将军的评论,指出将张灵甫拔高为“名将”是项庄舞剑。观察者网在去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纪念日之际,发表系列文章澄清“抗战十大谣言”,其中就有《“名将”张灵甫》一文。今特重刊此文,以正视听。“抗战十大谣言”其他文章,请点击观察者网查看专题。

作者:言兼

说到抗战,不得不提最近几年越炒越火的“张灵甫热”。对于稍微年长一点的人来说,张灵甫这个名字往往与《红日》等红色经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狡诈、泼辣的反派角色。但张灵甫这几年的大众形象却突然变得“伟光正”起来。为抗战“丢了一条腿”?妻子“通共”所以才“大义灭妻”?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你逗我玩呢吧!

张灵甫

不是说“打老婆的男人是人渣”吗?那杀老婆的呢?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灵甫是他的字,后来才变成他的名。这一改名源于一件杀人案——1935年,他一枪毙了自己的漂亮媳妇吴海兰。

张灵甫为何会杀害最亲爱的人,江湖上说法很多。有说张灵甫怀疑吴海兰给自己戴了绿帽子,一怒之下杀了自己的老婆。最近几年又有了新的说法:因为妻子涉嫌“通共”,“忠胜关羽”的张灵甫只能大义灭亲。但谁家老婆“通共”会闹得人尽皆知?如果吴海兰确系“通共”,张灵甫杀妻案何必要如此兴师动众?

如今,“打老婆的男人是人渣”几乎已经成为了网民——特别是女性网民的共识。至于杀老婆,那更是必须得予以“天诛”。据说张灵甫杀妻案案发之后,蒋介石一度暴跳如雷,下令严肃处理此案。但最后“蒋校长”还是看在张灵甫是黄埔毕业生的面子上决定干预司法运作,张灵甫最终被判10年徒刑。两年后抗战爆发,正当用人之际,张灵甫被予以释放,命其“戴罪立功”。为体现自己已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张灵甫决定把自己的名和字换了个个儿。

出狱后,张灵甫投奔刚刚建立不久的新军:第74军。该军以俞济时任师长的第58师,以及由王耀武任师长的第51师为骨干班底。74军成立时,正好赶上了“8·13”淞沪抗战的高峰,该部随后也被急调至上海前线,张灵甫以第51师上校高参的身份随师部一同赶往上海战场。

这年头,基层军官也能当国军抗日十大名将?!

曾有一位学弟问我:“学长,知道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么?”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只能询问万能的百度——张灵甫的名字与他的上级王耀武并列,但不少战功更加卓著的国军将领未列入名单,当时我就震惊了。

随后我翻了翻各大论坛,想看看广大网民群众的意见,又被吓了一跳:“武超岳飞忠胜关羽”“泱泱五千年中华之第二完人”……张灵甫若泉下有知,不知是何表情。

王耀武任师长的第51师在淞沪抗战中确实发挥出色。这支部队非但在上海北郊的罗店等地屡屡击退日军的海陆空协同进攻,还多次主动出击。上海《申报》也在1937年9月29日报道了51师的战绩,并配发了师长王耀武的照片。王耀武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

在今天一些张灵甫“脑残粉”所提供的“资料”中,张灵甫以第305团团长的身份亲自参加了51师在罗店的战斗,其风头甚至盖过师长王耀武。但据当时任51师第151旅旅长周志道的回忆,张灵甫是在1937年10月才由高参调任第305团团长,并未参加罗店战斗;在历史上,当时的张灵甫也只能以参谋的身份在师部通过报纸来了解前方的战况,焦燥地等待亲自率兵与日寇搏杀的机会。

终于到了1937年10月底,张灵甫等来了这个机会——他被任命为国民党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上校团长(关键词:团长),当时51师在罗店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部队后撤到了离罗店以西大约7公里处的施相公庙、曹王庙地区。

305团这支新组建的部队表现极为出色,多次击退日寇的进攻,甚至还在某些时段敢于对日军发起反攻,张灵甫也一度跳出战壕亲自率兵冲锋。尽管如此,305团的力量无法与侵华日军相抗衡,张灵甫也终究只是一个基层军官,根本无法挽救上海失陷的命运。

随后,张灵甫和他的305团随51师参加南京保卫战。担任殿后任务的305团士气高涨,一度让日军感到非常头疼,但张灵甫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弥补整个战役中方决策仓促、部署紊乱、指挥错误的弱点,最终南京失陷,南京大屠杀成为中国历史上永久的伤疤。{张灵普,杀妻事件}.

此时,张灵甫在国民党军中的地位依旧无法与他的上级王耀武相提并论,哪怕在1938年10月,张灵甫在毙伤日军近万人的万家岭战役中发挥极为出色,那——也、不、行!因为他当时的职位是:51师153旅的副旅长。

1939年6月,蒋介石在重庆召见了51师师长王耀武,对他任师长期间的战绩大加赞许。此后,他接过了俞济时留下的74军军长的位置。74军随后顺风顺水,在三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中表现得极为出色。作为74军的指挥官,王耀武成为当时国内媒体的关注焦点,张灵甫也随之平步青云。1940年,张灵甫被任命为74军第58师副师长;1941年10月24日,他被任命为第74军第58师代师长;1941年冬,升任第74军第58师少将师长。(我们不要看王耀武!这不重要!)

王耀武

在此期间,张灵甫其部依旧表现出色。如在1941年上高会战中,58师就作为74军的“拳头”部队的身份出现。但张灵甫依然没有指挥战役的权力。1945年2月,张灵甫经老上级、第24集团军总司令王耀武和74军老军长俞济时的保荐,进入重庆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二期学习,直到6月18日毕业才返回湘西正在战后休整的74军,随后以第74军副军长的身份参加了湘西会战。此时的张灵甫才能在会战层面算得上关键角色。

总而言之,张灵甫在抗战的绝大多数时间段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军官,无论如何都不能算进“国军抗日十大名将”的行列中,或许在10后边加一个0才能上榜。抗战中,中国军队有无数这样普通的基层军官,但却很少人能享有和张灵甫一样的待遇。

张灵甫为抗战丢了一条腿?

一个在网上流传多年且广为人知的帖子这样写道:“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影视作品中恶贯满盈的张灵甫是抗战英雄。在长沙会战中,他率领敢死队

包抄小道,夜夺张古峰,为国军成功阻击日军立下汗马功劳。张灵甫还为抗战丢了一条腿。”

该帖流传范围极广,但无法掩盖它极为严重的史实错误。

首先,当时已经升任51师153旅副旅长的张灵甫确实奉74军51师师长王耀武之命参加了张古峰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