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洒洒拈文章
详细内容
篇一:《七年级语文月考分析李秀珍》
八年级语文9月份月考检测质量分析
李秀珍
一、试卷结构
本套试卷分为三大部分,积累与运用(分值约占全卷总分的25%),阅读(分值约占全卷总分的45%),写作(分值约占全卷总分的50%)。
题型结构:客观性试题,分值约占全卷总分的10%;主观性试题,分值约占全卷总分的90%。
试题按容易、稍难、较难分配比例为7:2:1.
二、成绩统计:
八年二班,平均分:68.1及格率:48.3%,优秀率:6%
七年三班,平均分:76.29及格率:71%,优秀率:9%。
三、得失分情况反馈:
第一大题:积累与运用(16分)
1、古诗文默写:几乎空白,失分比较多。
2、给加点字注音声调标不准。
第二大题:阅读(44分)
整体感觉: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
三个阅读短文都是课外的,第一个有关新闻题材的阅读,学生得分情况还可以,能回答到主题上,第二个现代文阅读是记叙文的缘故,学生得分一般,第三个阅读短文也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得分,回答问题答非所问,很不理想。
第三大题:作文(50分):
优点:
1、能将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
2、部分文章内容丰富,语言形象,有文彩。
不足之处:
1、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材不够典型,扣题不紧。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里,竟没有“精彩”二字!
2、部分学生审题不够认真。
3、题目无新意。
4、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把握好时间的关系,作文没有写完,也失分严重。
三、问题及对策:
纵观这次考试的情况可见问题有:
1、课内知识落实不够。如,对本学期所学的生字、古诗词等知识掌握不牢固。2、学生审题欠认真。如,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等都出现审题错误,学生缺乏认真读题、审题的功夫。3、学生课外积累欠缺。如在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现代文阅读,包括作文等处都可见。4、学生缺乏创新意识。5、基础知识不全面。如,“照应”这个知识点,在语文教学中其实很常见,但很多学生对此似乎很陌生。还有诸如答题技巧问题、答题不全面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做的事情是:
1、抓落实(落实基础的知识)。对生字新词、古诗词、文言文等的理解和把握,还有课外古诗词、文学名著的积累、综合性学习等,一定要落到实处;2、
抓提升(提升基本的能力)。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提升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除此之外,还得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组织能力等。每节课上,老师都应该想方设法为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铺就平台、提供机会。3、抓训练(有针对性的训练)。现在学生手头上的训练题很多,但与教学不相适应的也很多,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让学生做题时要有所选择。要善于选题、组题,甚至根据教学实际自己命题、制题。
语文每节课上,如果能真正把三个“抓”落到实处,应该能较好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
四、教与学的反思:
1.语文学科要厚积薄发,实施新课程改革,仍要抓基础知识,要继续重视知识的构建与积累,语音、字、词、句的相关知识教学要落实,教学要回归教材。
2.在有一定知识积淀的前提下,运用要灵活。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是能力立意,要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迁移能力。
3.要立足于课本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练习。
4.关注生活素材,增强感悟体验,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培养学生对阅读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的独特。
篇二:《易错成语总结一》易错成语总结一
豆蔻年华是少女。美轮美奂建筑物。相敬如宾好夫妻。破镜重圆夫妻圆。严阵以待待敌人。青梅竹马幼男女。休戚相关人相关。空谷足音非足音。筚路蓝缕创业艰。汗牛充栋藏书多。耳提面命长对晚。三令五申上对下。鱼龙混杂有好人。挥洒自如言举止大方之家学问深。老气横秋非老人。人老珠黄老妇女。巧夺天工言人工。生吞活剥搬成果。疏而不漏指法律。不翼而飞东西丢。洗心革面重做人。楚楚动人女娇美。穿云裂石音乐亮。琵琶别抱女改嫁。举案齐眉夫妻敬。如坐春风指听者。浩如烟海文献多。不同凡响指作品。别出机杼指写作。崭露头角青少年。功高不赏评他人。栩栩如生形象真。呼之欲出形象真。怨声载道怨人多。入室操戈驳论点。炙手可热权势大。邂逅相遇偶相见。十室九空指灾祸。信手拈来文思敏。洋洋洒洒文章长。酣畅淋漓言作品。休养生息战争后。李代桃僵代受过。倚马可待文思敏。含英咀华品诗文。风姿绰约女姿美。狗尾续貂指作品。名山事业著书说。草长莺飞江南春。秀色可餐指貌美、信笔涂鸦书法劣。守株待兔思侥幸。阳春白雪作品雅。瓜田李下招嫌疑。鼎力相助人助我。毁家纾难救国难。不绝如缕形势危珠圆玉润歌声美绘声绘色作品妙。感同身受代人言。鬼斧神工指建筑擢发难数罪恶多。星罗棋布空间大。望其项背用否定。如火如荼言气势。日暮途穷指团体。莫衷一是指众人。不知所云指说者。乳臭未干人幼稚。鲍鱼之肆环境差。河东狮吼妻太强。手眼通天交权贵。甚嚣尘上议传闻。体无完肤论点倒。江河日下言集体。高山流水喻知音。津津有味读或吃。反戈一击人背叛。叹为观止事物美。琳琅满目物品美。付之梨枣印书籍。宵衣旰食忙政务。去天尺五到宫廷。期期艾艾人口吃。对床夜雨亲友逢。莘莘学子人数多。改弦更张变制度。
颐指气使权贵傲。苦心孤诣言学问。方外之士僧道人。如蚁附膻人卑劣。
牝pìn鸡司晨女掌权。美女簪花诗文丽。罄竹难书罪行多。评头品足说长短。半青半黄非脸色。祸起萧墙内乱生。脍炙人口喻诗文。励精图治治国家。蓬筚生辉言自己。一言九鼎称他人。石破天惊文章惊。抛砖引玉称自己。不瘟不火指表演。相濡以沫言夫妻。萍水相逢素不识。鼎足之势指三方。
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顺口溜总结】豆蔻年华是少女。
2、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顺口溜总结】美轮美奂建筑物。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顺口溜总结】相敬如宾好夫妻。
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顺口溜总结】破镜重圆夫妻圆。
5、严阵以待:指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之敌。【顺口溜总结】严阵以待待敌人。
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顺口溜总结】青梅竹马幼男女。
7、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是褒义,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对象只能是指有祸福可言的人或以人为主体的集团、国家等,不能是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顺口溜总结】休戚相关人相关。
8、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事物、音信或言论。【顺口溜总结】空谷足音非足音。
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顺口溜总结】筚路蓝缕创业艰。
1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顺口溜总结】汗牛充栋藏书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顺口溜总结】耳提面命长对晚。
12、三令五申:多次命令和告诫,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顺口溜】三令五申上对下。
13、鱼龙混杂: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对象不能只是坏人。【顺口溜总结】鱼龙混杂有好人。
14、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运笔不拘束。【顺口溜总结】言举止或书画或写作。
15、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指见多识广,学问深的人。【顺口溜】大方之家学问深。
16、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对象不是老年人。【顺口溜总结】老气横秋非老人。
17、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一样。【顺口溜总结】人老珠黄老妇女。
18、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顺口溜总结】。巧夺天工言人工。
19、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顺口溜总结】生吞活剥搬成果。
20、疏而不漏:天道看起来很稀疏,但决不放走一个坏人。后指坏人终于受到惩罚。对象是法律方面。【顺口溜总结】疏而不漏指法律。
21、不翼而飞:多用于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顺口溜】不翼而飞东西丢。
22、洗心革面: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只能用于人。【顺口溜总结】洗心革面重做人。
23、楚楚动人: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顺口溜总结】楚楚动人女娇美。
24、穿云裂石:(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25、琵琶别抱:原文是“琵琶别抱归南浦,负却当年鸾锦书”寓意为女子变心,改嫁他人。【顺口溜总结】琵琶别抱女改嫁。
26、举案齐眉:举案齐眉是赞美夫妻美满婚姻的专用词,原是汉时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每当丈夫梁鸿回家时,妻子孟光就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妻子不敢仰视丈夫的脸,总是把盘子托的跟眉毛齐平,丈夫也总是彬彬有礼地用双手接过盘子。【顺口溜总结】举案齐眉夫妻敬。
27、如坐春风: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能是听者的感受。【顺口溜总结】如坐春风指听者。
28、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顺口溜总结】浩如烟海文献多。{洋洋洒洒拈文章}.
29、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常,十分出色,多指文艺作品。【顺口溜总结】不同凡响指作品。
30、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顺口溜总结】别出机杼指写作。
31、崭露头角: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顺口溜总结】崭露头角青少年。
32、功高不赏:功劳太高,无法赏赐。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顺口溜】功高不赏评他人。
33、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顺口溜总结】栩栩如生形象真。
34、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仿佛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顺口溜总结】呼之欲出画像活形象真。
35、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们的强烈不满,一般用于形容很多人怨恨的声音。【顺口溜总结】怨声载道怨人多。
36、入室操戈:原指进入他人的屋子、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现在比喻就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顺口溜总结】入室操戈驳论点。
37、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贬义。【顺口溜总结】炙手可热气焰盛权势大。
38、邂逅相遇:多用于久别亲友之间的偶然相见。【顺口溜总结】邂逅相遇久别亲友偶相见。
39、十室九空:只能用来形容天灾人祸造成的悲惨场面,不能用于形容售楼等情况。【顺口溜总结】十室九空指灾祸。
40、信手拈来:用来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顺口溜总结】信手拈来文思敏。
41、洋洋洒洒:形容写作时挥洒自如或文章篇幅很长。【顺口溜】洋洋洒洒指写作或文章长。
42、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痛快。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顺口溜总结】酣畅淋漓言作品。
43、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顺口溜总结】休养生息战争动荡后。
44、李代桃僵:原指李桃共患难。喻兄弟相爱相助。后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45、倚马可待:意思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特指人的文思敏捷。【顺口溜总结】倚马可待文思敏。
46、含英咀华:嘴里含着花朵,品味花的芬芳。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精华。
47、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顺口溜总结】风姿绰约女姿美。
48、狗尾续貂:喻拿不好的东西续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多用于文艺作品,也用于自谦词。【顺口溜总结】狗尾续貂指作品。
49、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指著书立说。【顺口溜】名山事业著书说。
50、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顺口溜总结】草长莺飞江南春。
51、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形容山林花木优美。【顺口溜总结】秀色可餐女貌美、山木秀。
52、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不能指画画。【顺口溜】信笔涂鸦书法劣作文草。
53、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顺口溜总结】守株待兔思侥幸。
54、阳春白雪:喻高雅的、不通俗的文艺作品。【顺口溜总结】阳春白雪作品雅。
55、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顺口溜总结】瓜田李下招嫌疑。
56、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顺口溜总结】鼎力相助人助我。
57、毁家纾难:纾,缓解、消除。指拿出家产以救国难。【顺口溜总结】毁家纾难救国难。
58、不绝如缕:绝,断。缕,丝线。本意是比喻形势危机像即将断绝的线一样。不同于“络绎不绝”。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59、珠圆玉润:形容的对象是歌声优美或文字的流畅。【顺口溜】珠圆玉润歌声美、文流畅。
篇三:《2015年吉林省中考作文名家解读及范文、点评(Word版)》2015吉林省中考作文名家解读及范文、点评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春嫩不惧寒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及其团队,心存高远,脚踏实地,沉浸于量子世界十余载,追求小量子里的大“梦想”。他们坚持不懈,追求极致,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继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1980年发现反常霍尔效应130多年后,人类首次实现其量子化。
认识薛其坤的人几乎都知道他近乎苦行的生活轨迹。早上7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这样的作息时间,他已经坚持了整整20年。在薛其坤看来,“全世界从事物理研究并取得重要成就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刻苦的。”刻苦是他们团队攻坚克难的第一秘诀。
科学研究的刻苦不是常人所能坚持的。薛其坤认为进入了这个科学世界,应该以苦为乐,这样的坚持是一种享受。他在紧张的工作中体会到的是快乐,而非痛苦。凭借对科学的好奇心,对工作的热爱,对科研的责任心与担当,对信心的坚守,薛其坤及其团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终于向国际科学界“亮剑”。
“把科研工作一步一步做上去,把学生一个一个培养出来,唯有如此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这位科学家追梦人如今最朴素的愿望。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春嫩不惧寒》中的关键词即是“春嫩”和“寒”,“春嫩”即“初春”、“早春”,可以引申理解为一个人的少年时代,而正在读书的青少年也正是“春嫩”时节;“寒”即“寒冷”,引申为人生路上的苦难、挫折、磨砺等。可以从语句的本义写自然界的某种事物,是怎样不畏惧冬末的严寒的;可以从引申义(比喻义)的角度,写某个少年是怎样不畏惧人生路上的艰难执着前行的。
写作时,“春嫩”或“不惧寒”在文章中应该有一个特写的镜头:写早春寒意料峭的景象或初春某种花草伴雪成长的景象,以此来烘托文中的人物,使人物的感情自然地抒发出来。纵然不是真实的“春嫩”或“不惧寒”,但我们为了突出文章中心的需要,不妨可以在文中描摹带有“春嫩”、“不惧寒”的诗意环境,把人物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既增强了文章的诗意氛围,又照应了题目,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
第二篇文章是材料作文。试题给出了摘选自《人民日报》的449字的材料,材料展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带领团队从事物理研究并取得辉煌成绩的事迹,并通过他的言论表现了薛其坤及其团队为追求梦想,刻苦钻研,以苦为乐的品质,赞美了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对工作的热爱,对科研的责任心与担当,对信心的坚守以及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写作时,可以从记叙的角度入手,写自己身边的某个值得敬佩的人献身事业、以苦为乐的真实事件,也可以发挥合理的想像,记叙薛其坤院士早晨7点到晚上11点在实验室里工作的过程,也可以模拟写作薛其坤院士的日记,形成一篇展示薛其坤院士为研究物理学、精心教育学生而无私奉献精神的自述文章。还可以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释“刻苦是攻坚克难的第一秘诀”、“梦想点燃精彩人生”、“坚持成就梦想”等观点„„行文中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即可,不必面面俱到。这篇文章,也可以在写作的形式上下功夫,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人物访谈等都应该是一种创新的表达。
误区一:思维僵化。“春嫩不惧寒”一题富于诗意,必须在较好地完成现代文阅读《雪地“吃春”》的基础上,准确理解题目,才能把文章写得充实具体。有很多考生受现代文阅读的影响,不敢发散思维,在自己的文章中也大肆地写“雪”,写在雪中发生的事情,然后生硬地往题目上扣,根本没有体现出“不惧寒”的主题。
误区二:内容浅易。在具体的写作中,“春嫩不惧寒”最好体现出引申义或比喻义,体现出自己或他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挫折的精神。不能对“春嫩”理解过于浅易,简单地认为是“春天的各种事物太鲜嫩,因为春天来了,根本不用惧怕冬天的寒冷”,这样理解,就与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完全相反了。也不能理解为“春嫩不应该惧怕寒冷”,这也绝不是命题者的初衷。
误区三:主题泛滥。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往往会出现多个感悟最深的写作角度,不能因为自己占有的素材少而在一篇文章中涉及多个角度。在“薛其坤带领团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材料中,出现了“坚持”、“刻苦”、“梦想“等多个角度,如果面面俱到地去写,会顾此失彼,哪个方面都不会写的太充分,主题自然不会得到凸显。
误区四:审题偏颇。材料作文最怕审题出现偏颇。写作前,一定要反复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不能太过于强调材料中无足轻重的语句。如针对材料中“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等词句去设定写作角度、确定写作主题,就很难写出切合题意的考场佳作。
春嫩不惧寒
嫩柳轻摇,飞絮竞逐,游丝相赛。行走在旖旎的春天,虽然刚经历寒冬的洗礼,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大自然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
我喜欢春天,不仅因为她有鸟语花香,春光融融的美景,更是因为她是希望和活力的象征。春天中的万物都只有经历严寒后才能复苏,她所蕴含的不畏挫折,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励着我奋力前行。
半树青葱,半树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俊采星驰。古往今来,年少而有为者比比皆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少有奇才,六岁属文,二十岁作《滕王阁序》,名扬四海,“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名句。苏轼,生十年,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也一样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激情,有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著,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傲骨,我们当然要勤字当头,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惧艰险,努力前行!
半米阳光,半米香。
人生如四季,我们正处在最美的春天。年少的我们,自信却不自负,张扬却不张狂。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撑起自己的蓝天。放眼今朝,90后的创业青年奋发有为,最近,一款能帮你淘到时下潮流礼物的APP应用“礼物说”在网上火了起来,短短四个月,用户就达到200万,而成功开发这款软件的人,竟是年仅21岁的温成辉。他也曾因资金问题面临困境,但他笃定的说;“你不放手,失败才会撒手”。有志不在年高,追梦的路,迷雾茫茫,但我们依然要信心满满地走向前方,所有的磕磕绊绊都只是暂时的考验,对梦想“不放手”的温成辉成功后笑得清清爽爽,在路上的我们,对追求不言弃,也定能赢得痛痛快快,让我们的春天绚丽多彩,繁花似锦。
半院桃李,半院花。
身在考场的我们,正在用笔尖与试卷的窸窣声谱写着最动听的音符。我们从升入初中时开始编织自己的梦想,在父母老师的支持与鼓励中踏上追梦之旅。我们知道,有梦在,这个春天必会留下难忘的记忆,这个春天里,校园里的半院桃树和李树和我们一起共逐高中梦,
一路欢歌,一路精彩。桃李用满树鲜花换一个春天的倩影,我们会用努力换一个无怨无悔的结局。
碧草如酥处,繁华锦上时。左岸梦想,右岸幸福,将青春的道途,点缀得满径花香。而我将在这漫漫长途中,收获自己的风景。春嫩不惧寒,于蝶舞蹁跹处,我自铿锵!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结构清新的满分作文。考生灵活地驾驭语言,把“春嫩不惧寒”的精神在文章中全面地展现出来。从结构上说,全文洋洋洒洒,充满散文的味道,“半树青葱,半树春”、“半米阳光,半米香”、“半院桃李,半院花”巧妙穿插于段落间,把文章主体部分自然划分为三个层次,先由古代少年才俊写到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再由90后软件开发者写到信心满满的“我们”;最后结合“我们”身临考场的实际抒写“不惧寒”的心声。结构设计非常巧妙,读者一目了然。捧读这篇考场佳作,你会忍不住反复品味。考生的语言优美流畅,很能打动人心:开篇对春景的描绘,轻轻几笔,信手拈来,而春景毕现;三个“半„„半„„”的精巧设计,把优美的意境创设出来;结尾再用优美而精炼的语句把春景与青春、人生巧妙结合,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篇四:《浅论庄子的散文的风格》学年、学期: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先秦诗文研读
任课教师:韩霄
班级:108511
学号:105080540029{洋洋洒洒拈文章}.
姓名:张雅峥
浅论庄子的散文的风格
摘要:庄子的散文具有独特非凡的魅力,是先秦文学的瑰宝。庄子的散文洋洋洒洒,清净脱俗,是道家文化的经典体现。其风格的突出,思想内涵的深刻,让我们始终难以忘记。
关键词:庄子散文寓言辩论气韵清净无为
庄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辩论家。当然,这些名号都是后人给的,而庄子定然不会刻意追求这些。庄子之所以为后人铭记也是因为他精妙绝伦的文章。在我们现代看来,庄子的文章简而言之,就是多寓言。但是在当时应该也是极其独特而有个性的。
从总体上说,庄子以散文见长,而散文的方式,又以寓言为主。文章的语言洋溢恣肆,挥洒自由而不受约束。思想上又超脱自然,清静无为。这也正是后人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的原因,二人都有着现代所谓的道家的“风骨”。
要说文章的风格,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庄子文章的风格首推其气韵。
庄子的散文洋洋洒洒,收放自如,灵动而不受拘束。我们读过《逍遥游》,这是庄子的名篇。但凡读过,都能得到这种感觉。尤其是第一段,“北冥有鱼„„”
气韵之中,庄子的夸张的手法运用的出神入化。在字句上,庄子
用“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也”等。这些文字,相当的舒放,用我们现代白话翻译的话,便是一种极其夸张的写法,而这种过分夸张,白话之下便毫无味道可言。而古语之中,便充满着神秘而诱人的神话色彩,令人有一种心驰神往想去一窥究竟之感。庄子把这种夸张,富有神话色彩的夸张铺的非常的开,他在这一段中就用了很多的数字,而这些数字又是极大地数字“几千里”“三千里”“九万里”等。这种感觉其实和李白的诗有类似“飞流直下三千尺”等,读后都会有着一种空灵之感和静穆之感,是一种仙人化的意境。而这种意境,也是由于我们对于“仙人”这种神秘的存在而寄寓着很高的和非同寻常的希冀,所以在“仙境”的过分夸张,反而是充满意味和神韵的。庄子正好把握了这一点。
气韵由心而生,由意而成。庄子的散文之所以有独特的意韵,也是由他的思想而促成。庄子的思想核心是“天人合一”与”清静无为”对此只做一个大致的解释:(许多人都有不同的解释,而且说法不一,解释的深度又很大,不再细节化的解释)庄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万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这些,便是贯
穿在庄子文章的思想的核心。也是庄子的文章的气韵的催动力。
“逍遥”的思想是庄子散文的基本思想。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大鹏,它的活动范围非常之大,”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上能达到九万里的高空,远能自北海飞至南海,行为及其豪迈壮观,貌似逍遥,实际上,它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进需凭飓风之力来托付,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必须上至高空才能不受山峦之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的嘲笑,认为它过于费力了。小鸟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其实这正反应了它无能为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生暮死的小生物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中发生的事情;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这是生命短的局限。生命长的亦是如此,能活到2000年的灵龟和三万两千年的大椿,它们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
庄子的散文善于论辩,而他的论辩又是极富个性的论辩。
首先要说的是他的论辩和寓言故事的巧妙结合。《秋水》中的一
个故事,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使者请其出山,庄子表示拒绝,而后便用了一个故事巧妙而切实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用活了三千年的神龟作比,神龟是愿意被,竹箱装着,用巾饰覆盖着,珍藏在宗庙里,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这两个选择来给使者选择。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委婉的拒绝了使者,同时又明确地表明了自己对于当时的从政的看法,即从政便身不由己,富贵和自由甚至生命都存在相悖的。一旦从政,就会被君主制约,“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神龟虽然被装饰华丽,但是却失去了自由甚至生命。还不如在水中继续活着,自由自在。而这也便是庄子自己,宁愿在平凡的世界中自由,也不愿受人制约。短小的故事,生动,鲜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同时又有着延伸和蕴含,而故事所选材料上,用龟做内容,可谓是信手拈来却又合适不过。所以在这一点上,庄子在塑造寓言故事的辩论中,应该是极为出色和与众不同的。庄子的辩论举例详实,富有说服力,并且逻辑严密。这一点在他的《秋水》中可以看到。河伯和北海诺的对话,河伯的每一次问,北海诺的每一次答,就在这个答中,所列举的事物和对象都很详实,有理有据,而且分析原因,必然得出结果,在逻辑上准确明了。内容上鲜明生动。同时,在辩论中,庄子语句有急有缓,如:“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
篇五:《读书报告会——之江新语》{洋洋洒洒拈文章}.寒假读书报告会
《之江新语》
小组成员:吴琼
李文伟
史见汝
目录
一、图书由来...........................................................................3
二、图书内容简介...................................................................3
三、图书评析...........................................................................4
四、感悟思考...........................................................................6
(一)紧密结合浙江实际谈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6(二)谈干部的党性修养特别是正确对待权力和利益,坚持
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8(三)谈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方法,突出强调了群众
路线,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9
一、图书由来2003年2月25日,浙江日报头版多了一个特色栏目——《之江新语》专栏,当期的专栏文章内容为《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全文不足300字,署名“哲欣”。凤凰网特派员了解到,“哲欣”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所用的笔名,取“浙江创新”之意。《之江新语》专栏一直持续到2007年3月25日,累计232篇短评。
2007年5月,应读者要求,浙江日报社在再三征求习近平的意见后,以《之江新语》为书名,将习近平所写的这些文章集结出版。
二、图书内容简介《之江新语》一书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上写的专栏文章集。读来使人兴奋,更让人深思,最大感受是一个“新”字。
有新的思想。232篇文章的内容大体分三类:一是紧密结合浙江实际谈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二是谈领导干部的的工作作风和思想方法,突出强调了群众路线,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三是谈干部的党性修养特别是正确对待权力和利益,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文章都不是空泛议论,而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从实际出发又非就事论事,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只有真正吃透“理论”和“实际”两头,站在时代高度,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才能对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谈出一些真知灼见。
有新的语言。语言问题实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