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一年级作文>春酒导学案及答案

春酒导学案及答案

详细内容

【篇一】春酒导学案及答案《春酒》导学案(完整版)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课题:《春酒》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主备人:李春华编写时间:2014年5月20日

1

3

4

5

【篇二】春酒导学案及答案春酒导学案【篇三】春酒导学案及答案《春酒》导学案

八(下)第19课《春酒》导学案

主备人:秦灿审核:八年级语文组时间:2015-3-18班组号姓名:

1、品味文章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品味文中所表现的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品味文章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1949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是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其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以她家乡浙江温州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一副中国农村社会的朴素生活图景。琦君的作品,有与人不同的独特风格。特别是散文,作品中那股真挚的情意,感人至深。再加上笔致婉约,使文章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春酒的含义:正月所酿的酒,春节时走家串户用来待客的酒,八宝酒是其中的一种。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日里想,梦里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春酒导学案及答案

”。(琦君《乡思》)

1、生字。

气氛(fēn)两颊(jiá)煨炖(wēidùn)枸杞子(qǐ)

薏草(yì)挑剔(ti)斟酒(zhēn)家醅(pēi)

2、重点成语。

家醅:自家酿的酒。

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

顾名思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1、作者在文中写了儿时在故乡的哪些事?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2.文中的人物是通过许多很有情趣的描写来体现的,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词语,并谈谈理由。

示例: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一马当先,不请自到:写出了我当时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热情;蜜蜂似的: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

还:吃饱了还不满足,小孩子真可爱。

3.作者为什么能在几十年之后对家乡的过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楚,描写得那么细致呢?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气氛(fēn)灶(dù)孔拘束(sù)稀罕(han)

B、枸杞(jí)薏(yì)仁橄榄(lǎn)门槛(kǎn)

C、过瘾(yǐn)煨(wēi)炖挑剔(tī)家醅(bēi)

D、斟酒(zhēn)酿酒(niàng)两颊(jiá)炮制(páo)

5、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酬谢面颊笑咪咪道地

B、荔枝衣襟元宵落幕

C、份量碗盏蒸糕舔指甲

D、健脾斟酒别致酿酒

6、思乡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请你写出2句古诗当中思乡的诗句。

琦君《故乡的桂花雨》琼瑶《剪不断的乡愁》萧乾《枣核》

【篇四】春酒导学案及答案春酒导学案

《春酒》导学案2011年4月14日

【篇五】春酒导学案及答案春酒导学案

第19课《春酒》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通观全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乡的风土人情。

2、品析文中生动传神的语句(重点)。

3、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情(难点)。

二、课前预习,掌握基础

(1)自学课文,掌握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

撒()开煨炖()挑剔()家醅()如法炮()制......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家醅:

顾名思义:

如法炮制:

三、教师补充:琦君其人

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原名潘希真。她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岁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

四、自主学习,以读促悟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心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

1、围绕“春酒”,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记叙了儿时的哪些人和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研讨探究,品析语句(方法:小组合作)

细读课文对于“我”、母亲以及乡邻们的描写,读出情趣;勾画出你最喜欢....

的句子,并把生动传神的词语圈出来;同时标注出理由。.....

提示: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以及修辞方法来分析。同时抓住表现这些特点的词语来赏析。

1、你觉得文章当中,尤其是写“我”童年生活的哪一处描写让你感觉特别有趣,...

特别有意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你是否注意到了呢?从母亲的身上,我们..

可以感受到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如此,我的乡邻呢?从乡邻身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练笔、拓展提升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在你的家乡是否有让你难以忘怀的童年趣事呢?请同学们写一写,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提示:可以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如语言、神态、心理、动作、外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六】春酒导学案及答案《春酒》导学案

标题:《春酒》导学案

作者单位:濮阳县庆祖镇第一中学

姓名:张国平

电话:13639686861

科目:中学语文

单位推荐意见:

单位公章

标题:《春酒》导学案

单位:濮阳县庆祖镇第一中学

姓名:张国平电话:13639686861

科目:中学语文

内容提要:通过对《春酒》教材的研究,对学情的分析,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对课文认识,资料助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

总结,巩固提升等,稳扎稳打的积累,触类旁通的拓展,使导学案成

为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思维,突破疑难,

成就满分梦想!

正文:

《春酒》导学案

濮阳县庆祖镇第一中学张国平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春酒的酿制过程及相关风俗知识。品味文中蕴含的温厚的人

情。

2.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春酒导学案及答案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培养爱国思家之情,丰富自己的情感世

界。

过程与方法:春酒导学案及答案

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体会对儿童生活的怀念,对母亲的思念,游子殷殷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蕴含的温厚的人情美。

教学难点:

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色。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

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琴心》《七月的哀伤》《琦君自选集》等。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一、掌握文中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门槛()过瘾()凑()齐

酬()谢煨炖()两颊()家醅()

2.解释下列词语。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落幕:闭幕。

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3、感知课文内容,划出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4段)喝春酒的风俗。

(1)·过年时禁忌多。

(2)·初六后喝春酒。

(3)·八宝酒最好喝。

第二部分(5—8段)喝会酒的风俗。

第三部分(9—10段)酿春酒思家乡。

主题归纳:这篇课文通过对“春酒”“会酒”等风俗的深情叙述,表达

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对母亲的思念,也表达了游子殷殷的思乡之情。

■多边互动·合作探究

1、熟读第1段,概括新年对孩子来说不热闹的原因是什么?答:玩的地方受限制;说话要小心。

2、品味语言,理解它们的作用。

(1)“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有什么作用?

答:从侧面写出了八宝酒的香甜、好喝,醇香,醉人。

(2)“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句,都写出了什么内容?

答:既写出了我的顽皮、可爱,又写出了大家特别喜欢我,以及邻里之间的亲密随和,和谐温馨。

(3)“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地点燃了”句,写出了什么?

答:写出了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4)“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的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句,写出了什么?

答: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思乡的惆怅。

■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小组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

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