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会睡觉的植物教案
详细内容
课时编号: 14.会睡觉的植物 第1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4个生字分别是:习、 作、休、你。认识绿线格里的9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能正确美观的书写:习、作、休、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长句。 教学难点: 1.正确美观的书写“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长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英国有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名叫达尔文。100多年前,他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叶子的睡眠对植物生长极有好处。今天,我门一起去探究夜间植物活动的世界,出示词卡“植物”朗读。 2.什么样的植物?读读课题。 3.课文中介绍了那些会睡觉的植物?读课题。它们分别是怎样 睡觉的呢?它们为什么睡觉?翻开书,听课文录音。4.学生自由朗读。 5.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及时正音。 二、读中学文,识读结合。 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知植物也会睡觉。 ⑴初步感知 ①数一数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正确读准这三句话。 ②自由朗读,个别朗读,正音。 ⑵教学第一句话,结合字理识字学词。 ①随文识字(学习),出示“习”的图片,“习”是“羽”的 半边,本意是小鸟反复地飞行,现指练习的过程,“学习”也是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朗读词语。 ①随文识字“工作”,出示“作”的图片,图上画的是一个人突然站起来做事情,想着意思读读“工作”。 ②随文识字“休息”,出示“休”的图片,观察字行。哪位同学来分享你对“休”的理解? ③男生齐读第一句话。 ⑵教学第二、三句话。 ①个别朗读,指导疑问句朗读时语气上扬。 ②在一天的学习工作后,不仅人需要睡觉休息,植物也需要睡觉休息。哪些植物会睡觉?它们又是怎么睡的呢?它们为什么睡觉呢?自由朗读课文。 ③学生;课文写了三叶草(叶子)、蒲公英和胡萝卜(花)会睡觉。那么我们下节课就一起去探究植物的叶子和花都是怎么睡觉的。 三、指导书写描红:习、作、休、你的写法。 1.教学“习”的写法。 ①观察字形,独体字。 ②书写要点:横折钩向左收,笔顺刚劲有力,2.教学“作”的写法。 ①观察字形,左窄右宽。 ②书写要点:左小右大,右竖略低。 3.教学“休”的写法。 ①观察字形,左窄右宽。 ②书写要点:单人旁,窄窄的,木字旁胖胖的。 4.教学“你”的写法。 ①观察字形,左窄右宽。 ②书写要点:“尔”,第二笔横钩要短。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课时编号: 14.会睡觉的植物 第2课时 主备教师: 复备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4个生字分别是:每、闭、合、明。认识绿线格里的9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整理解长句所表达的意思,读好长句。3.了解植物的睡眠,乐于关注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 1.“每”字的写法。 2.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整理解长句所表达的意思,读好长句。3.了解植物的睡眠,乐于关注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整理解长句所表达的意思,读好长句。2.了解植物的睡眠,乐于关注大自然的奥秘。 3.初步感悟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复习导入。 植物叶柄需要闭眼 折叠展开合拢低垂 1.指名读上面的词语。 2.读第二行词语,用手做动作。 二、读中学文,识读结合。 1.学习第2自然段,探究三叶草的睡觉方式。 ⑴初步感知。 我们在学习课文时遇到长的自然段,可以数一数有几句话,实在书上标一标。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会睡觉的植物教案 ⑵感受三叶草天一黑就睡的睡觉方式。 ①出示插图,三叶草,三片叶子,感知三叶草的形态。 ②个别朗读,感知只要满足天黑的条件,三叶草就睡觉。(在朗读中抓住“一„„就„„”感悟。) ⑶感受三叶草白天的样子。 ①朗读,正音(叶柄、展开) ②出示插图,结合图和朗读理解“每个叶柄”和“展开”③学生朗读,感知“什么时候,什么都怎么样” ④男女生配图朗读,突出“每个、都” ⑷感受三叶草晚上睡觉的样子。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会睡觉的植物教案 ①朗读,正音。(折叠) ②出示两幅图“展开”和“折叠”,结合图和“展开”来理解“折叠”。 ③动态演示“展开”到“折叠”的过程,理解“好像人闭上了眼睛。” 出示“闭”的图片,外面是“门”,里面的“才”是用来拴门的东西“闭”的意思是合上。 ④全班配图朗读,突出“闭上” ⑸句型对比感知相似之处,积累句子。 在阳光下,它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展开在空中。 到了晚上,三片小叶就会折叠起来,好像人闭上了眼睛。特点:什么时间,什么怎么样。 ②看图,全班积累优美词语。 过度:三叶草白天展开叶子,晚上折叠叶子后睡觉,那么植物的花是怎么睡觉的呢?咱们一起去看看。 3.学习第三自然段,探究花的睡觉方式和植物睡眠的时间。⑴感受蒲公英和胡萝卜的花儿的睡觉方式。 ①朗读,正音(夜晚、向上合拢、向下低垂),出示插图,蒲公英和胡萝卜花的样子。 ②出示插图:结合图和朗读理解“向上合拢”和“向下低垂”③明:“日”和“月”发光表示明亮,文中意思是“清楚”,“表明”的意思是“清楚表示”的意思。 配图知道理解:夜晚蒲公英的花儿向上合拢,清楚表示它已经进入梦乡。 夜晚,胡萝卜的花儿向下低垂,清楚表示它已经进入梦乡。①句型对比,感受句型特点: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夜晚,蒲公英的花儿向上合拢,表明它已经进入梦乡。 夜晚,胡萝卜的花儿向下低垂,表明它已经进入梦乡。 夜晚,蒲公英的花儿向上合拢,胡萝卜的花儿向下低垂,都表明它们已经进入梦乡。 ⑵配图积累优美句子。 过渡:夜晚,植物的叶子折叠起来睡觉,花儿有的向上合拢睡觉,有的向下低垂睡觉,那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谁能用朗读告诉我们。 ⑶学生以读代讲朗读第四自然段,师补白加深理解。 补白:植物的睡眠是一种自我保护,(配图),在睡眠的过程中避免寒冷霜冻的灾害(配图)用折叠、合拢、低垂等收缩闭合的方式减少水分的流失,可以保持植物身体的水分;另外,还可以防止昆虫捣乱,简而言之,植物的睡眠与人和动物的睡眠一样,都是一种自我保护本领。都是为了自身更好的成长。 ⑷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也会睡觉?它们又是怎么睡觉的呢? ①合欢树②睡莲③学生自由补充。 三、学写描红生字:每、闭、合、明,习得规律。 1.教学“每”的写法。 书写要点:折画斜,主横长而平,点画居中竖对齐。 2.教学“闭”的写法。 书写要点:门站稳,才靠上。 3.教学“合”的写法。 书写要点:撇捺伸展,口子写扁。 4.教学“明”的写法。 书写要点:日靠上,月窄长。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会睡觉的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 运用已有的识字能力,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的书写生字及所组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了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睡眠现象。 对植物界的神奇充满好奇,有探求大自然奥秘的愿望。 教学重点 生字教学 教学难点 阅读了解几种植物分别是怎么睡觉的。 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课前准备 生字卡、课件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本课生字词的认读。 2、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我们人每天都要睡觉,休息大脑使我们精力充沛;身边的小动物要睡觉;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的植物药要睡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自然看看我们身边的植物是怎样睡觉的。 二、出示导纲 (一)知识性问题 1、自读课文,标出每段序号。 2、找出文中写了那几种植物的睡眠。 (1)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2)汇报,师板书 (二)探究性问题 我最喜欢----------------,我知道他的睡眠特征是---------------------------------。 1、在文中找出,小组内交流。 2、代表展示。 3、师出示图片,生根据图片说说。 (三)合作解疑 文中写了植物的什么和什么的睡觉?作者用什么将它们连起来的?(体会过渡句的用处。) 1、找出来读读。 2、交流解疑 三、导学归纳 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谜呢?自然界真的是太神奇了,希望大家学好知识去自然界探索更多的奥秘。 四、反馈训练 1、造句 只要------就------ 不仅------而且------ 2、把自己当作植物介绍自己是怎样睡觉的。 五、拓展 观察身边的植物,它们有什么奇特的现象?观察后记录自己的发现。 14、《会睡觉的植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睡眠,激发认识大自然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一些植物图片,学生叫出它们的名字。 2、板书课题。 3、指名都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植物为什么要睡觉?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会睡觉的植物教案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词。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读长句子,注意停顿。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2、想一想,再填空。 (1)第()自然段写植物也与人一样,会睡觉。 (2)第()自然段介绍了三种植物睡觉时的变化形态。 (3)第()自然段写植物的睡眠是为了更好的生长。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组词,理解字义。 2、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二、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会睡觉的植物教案 2、抄写生字词。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植物的睡眠,激发认识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在课题的睡觉一词下方加点,指导学生练系语境理解词义,本文中的意思 是指休息。 (3)有感情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三叶草睡觉的句子。 有一种草,只要天一黑,他就睡了。 指名读,读好关联词“只要„„就„„,”突出三叶草睡觉的时间。练习用“只要„„就„„”造句。 到了晚上,三片小叶就会叠起来,好像人闭上了眼睛。 出示图片,仔细观察三叶草的叶子睡觉时“折叠”的姿态。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折叠”一词。 齐读第二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 a自由读,思考:这一段分别介绍了什么植物的睡眠? B交流,相机出示: 夜晚,蒲公英„„理解“合龙”和“低垂”的意思。 C表演朗读。 2、学习第三段(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交流:植物为什么要睡觉? (3)理解词语:自我保护? (4)齐读第三段。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演一演:我是小小园艺师,介绍一下文中的几种植物分别是怎样睡觉。 2、说一说:你们还见过哪些植物睡觉的样子?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理解字义。 2、指导书写,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课外搜集小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 教后记: 2017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4、会睡觉的植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新偏旁“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完整理解长句所表达的意思,读好长句。 3.了解植物的睡眠,乐于关注大自然的奥秘。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完整理解长句所表达的意思,读好长句。 教学难点: 完整理解长句所表达的意思,读好长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睡觉”。问:同学们,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睡觉呢? 2、你们知道,我们人为什么要睡觉吗?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也与“睡觉”有关。看老师写题目。 4、老师归纳学生问题,并板书于黑板上。 5、带着学生朗读所归纳的问题。 二、读一读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按要求读一读课文。 ①大声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拼音,再多读几遍;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也要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读顺嘴为止。②给课文标上小节号,每小节有几句话。 3、检查朗读,随文识字。 请学生逐节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4、出示“积累运用”中的词语,学生认读——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 5、出示长句 ①在阳光下,它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展开在空中。②夜晚,蒲公英的花儿向上合拢,胡萝卜的花儿向下低垂, 都表明它们已经进入梦乡。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理解,体会“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什么怎么样”。 三、想一想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植物会睡觉? 2.它们是怎么睡觉的? 3.它们为什么睡觉呢? 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文中寻找信息。 4.如果能把这三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那就更好了。大家试试看。 5.拓展,还有哪些植物会睡眠呢? 四、做一做 1.出示词语 折叠展开合拢低垂 2.朗读词语。 3.你能用手做做动作吗? 4.你能用手做一做“闭”的动作吗?“合”你会做吗? 五、写一写 1.习。 习在甲骨文中是由羽和日组成,表示鸟儿在日光下飞翔。本义指小鸟反复练习飞翔,引申为学习、复习、练习。现在的“习”取的是“羽”的一部分,指反复地学。 书写要点:横折钩向左收,笔笔刚劲有力,提画起笔向外伸。 2.作、休、你。提示:作,平舌音。 ①观察字形,发现共同点:都有亻,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②示范。 ③生描红、临帖。 3.每。 ①认识“母”部。 ②按笔顺正确书写。 4.合。 书写要点:撇捺舒展,口字写扁。 5.明。 ①字理解析。 ②书写要点:日靠上,月窄长,上下错落,才美观。